干部作风启动会心得体会简短 关于干部工作作风的心得体会(2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干部作风启动会心得体会简短一
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按照中央、省市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特别是今年以来,按照市委转变作风的工作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突出作风建设,守纪律、懂规矩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这方面,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实干家、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干部作风有了新转变、机关效能有了新提升,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形成了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的强大动力。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学习不够到位。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身要求不够严格,与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存在差距。对精髓要义掌握的不准确,存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一是有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格,有的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缺乏主动性。有的把大量精力花在处理事务上,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有的党组织没有严格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领导责任不到位,主体意识不强。没有按要求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没有分析研判过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引导不够。对意识形态工作“一岗双责”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党委(党组)在述职述廉报告中和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中没有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有的单位没有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有的单位上半年没有专题研究过意识形态工作,没有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向全体党员干部报告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是有的理论中心组学习没计划,有的就是制定计划了,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比如,在学习内容上,大多按上级布置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过来,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来安排,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三是有的单位把理论学习当作被动性任务。泛泛学习多、精研细读少,常规学习多、深入研讨少,学习效果有待提升;有的理论联系实际不紧密,没有做到融会贯通,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领学的往往照本宣科,参学的被动应付,大家学习一场,没有收获,存在为完成任务而应付学习的心态,把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个别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不认真,发言材料问题导向不明显,结合文章做得不够好,有的发言材料存在照搬照抄网络、报刊文章的情况。四是在业务工作与理论学习关系上,存有“业务工作是硬任务,理论学习是软任务”思想,时间安排上,理论学习要与业务工作让路,把理论学习当成副业、陪衬。还有的对理论学习笔记不注意保存,上级检查时就找不到。
(二)怕担责任风险。面对驰而不息的作风建设、清风劲吹的政治生态,少数党员干部怕担责任、怕担风险。有的认为现在的干部不好当了,纪委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唯恐在工作中多干多错,稍不注意说错了话、办错了事,就被人抓住小辫子,受到组织处理或处分,甚者丢了“铁饭碗”,就当起太平官,宁可不干事,或者少干事,也不能出事。因此,接受工作任务推诿扯皮,推进工作习惯于慢牵牛,领导推一推动一动。比如,有的本属于某些部门、某些科室职责之内的事情,但找他们签字盖章,却非要县委、县政府出个会议纪要,甚至要求局长、分管县长签字承诺,否则不敢签字盖章。有的干部遇到难事就推给领导,把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再想法设法推给压给乡镇和街道。有的对上级政策、资金、项目争取不积极,也是怕检查验收、怕担风险。有的单位在确定班子分工时,个别班子成员对分管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对那些责任大、推动难、标准高的工作,不愿抓、不愿管。有的处理矛盾和问题,凡事都找政策、找依据,即使有政策、有依据,还要看其他县有没有实行,没有政策和依据,绝对不办理。不可否认,有的工作事项之所以办事流程复杂、提供材料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部门为了规避责任或图省事,一级压一级,最后把责任和麻烦都推给了基层,推给了群众,说到底也是害怕承担责任风险。还有干部的拿群众当“挡箭牌”,有些工作,只要个别群众提出不同意见,这些干部就以此为借口搁置起来,拖着不办,根本不去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
(三)服务意识淡薄。有的党员干部不讲初心,服务意识差。有的干部工作不求上进,甚至个别年轻干部“未老先衰”,上班图清闲、图自在。服务意识淡薄也导致部门之间衔接不畅,对一些责任边界上的事,部门之间相互踢皮球,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让服务对象拿着材料来回跑,浪费时间和精力。有些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非要县级分管领导开个协调会,工作才能有序推进,部门之间的主动性、联动性很差。有的县直部门“科长现象”严重,有的中层干部,自以为业务熟、资历深,很多事情局长、分管局长都同意,到了他手里就是拖着不办。有的单位在县里召开的调度会上表态干脆,但会后却一拖再拖,不按要求时限落实。有的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将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有的干部工作沉稳有余,服务创新不足,对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每次开会,提出的问题一大堆,但却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的工作上甘当二传手,对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工作,开个会、讲个话、发个文,分解一下任务,就束之高阁。在服务态度上,有的以亲疏远近确定办事标准,一般群众就“公事公办”,到窗口办不了的事,找找熟人就能办成。有的对办事群众碰到的问题不能给予有效指导,甚至“一次性告知事项”不全面、不彻底,导致群众多跑冤枉路,落实“一次办好”的要求差距非常大。有的单位对选派第一书记、结对帮扶贫困户等工作不够重视,缺少指导、支持、关心和监督,派出的干部工作不得力,工作成效不明显,等等。
(四)纪律和规矩意识差。有的党员干部纪律和规矩意识差,党的观念淡漠、纪律松弛,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是主要领导,只是普通人员,在违规违纪问题上只要想办法、搞变通,手段高明,偶尔违纪几次没有什么了不起,应该不会那么倒霉,查到自己头上。在“四风”方面,特别是在公款吃喝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各级严查饭店和企业餐厅之后,有的党员干部将公款吃喝转移或潜水到社区民居,甚至以朋友之间聚餐的名义,在熟人家里摆“家宴”,规避单位监管和公众监督,甚至有的利用工作检查机会顶风而上。比如,近日,省纪委监委严肃查处并通报了有关单位违规公款吃喝、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
在工作纪律方面,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的迟到早退,甚至无故缺勤;有的占用工作时间办私事,还认为理所当然;有的外出不按规定请假
干部作风启动会心得体会简短 关于干部工作作风的心得体会(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