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领域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煤化工发展现状与前景的心得体会(3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能源化工领域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2、制定下发各乡镇(场、区)20l5年节能目标责任书,将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场、区)--县直有关单位。
3、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民用领域和公共机构等行业的节能监管。开展单位gdp能耗监测工作,对8家省市重点用能企业的能耗情况实施一季一报制度。
4、组织对联盛纸业等3家“万家节能低碳行动”重点企业开展评价考核。
5、组织5家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等节能技改和循环经济财政奖励项目。
6、推广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1个。
7、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淘汰工业燃煤锅炉30吨。
8、积极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完成2家企业节水改造。
有关能源化工领域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关于大规模利用工业厂房屋顶发展清洁能源的议案
虽然我国风电与太阳能发电均已完成“”规划装机目标,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提高到35%,但火力发电装机仍占绝对比重。与此同时,20xx年全国工业用电量达到了3.9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9%。工业用电的“清洁化”对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规模利用工业厂房屋顶特别是轻钢结构工业厂房屋顶(以下简称轻钢屋顶)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快速提升我国清洁能源发电比重的一个可行方案和有效途径。
一、我国工业厂房屋顶特别是轻钢屋顶资源量巨大,是分布式光伏应用的一个广阔领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工业厂房建筑规模增长迅速。过去20xx年间,工业厂房及建筑物累计竣工面积达到了近40亿平方米,仅20xx至20xx年5年间的新增竣工面积就达到了23.6亿平方米,主要分布于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其中,绝大部分工业厂房及仓库均属于轻钢结构建筑。如将现有具备开发条件的存量轻钢屋顶全部开发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其潜在装机规模可达100gw,相当于全国现有分布式装机规模(约7gw)的14倍。
二、制约当前轻钢屋顶分布式应用的主要因素
一是轻钢屋顶载荷有限。根据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经验,屋顶承载能力直接影响光伏项目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常规玻璃基光伏组件的重量约为12 kg/m2,采用支架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总重量约为15-20kg/m2,超出了我国大多数存量轻钢屋顶的载荷余量范围。
二是轻钢屋顶加固成本较高。由于轻钢屋顶的载荷限制问题,如开发分布式光伏则需要对屋顶进行加固,而屋顶加固费用目前成本也相对较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占轻钢屋顶80%以上的屋顶资源难以建设常规光伏发电项目。
此外,屋顶产权不清晰、用电主体的经营持续性、项目融资困难等共性问题,也直接影响着轻钢屋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这一点从全国30个分布式光伏示范区的完成情况可见一斑。
三、轻质光伏组件的不断成熟使得开发利用轻钢屋顶具备了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轻质光伏组件是指光伏组件的重量较传统的玻璃基组件更轻的组件。当前,我国光伏组件生产厂家已开发了多种轻质光伏组件,可以满足轻钢厂房屋顶的载荷限制。其中,柔性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为轻钢屋顶的载荷余量不足问题提供了成熟的解决方案。我国企业开发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重量仅为5 kg/m2左右,并且可采用直接黏贴等多种安装方式,使得大规模利用轻钢屋顶进行分布式发电具备了可行性。
虽然现阶段柔性薄膜组件成本略高于与传统光伏产品,但随着今后大规模的市场应用、转换效率和工艺的提升将逐渐下降,其大规模推广应用将具有经济可行性。预计到20xx年,伴随着相关激励政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柔性薄膜光伏发电系统成本及转换率水平将获得长足的进步。届时,按现行的零售电价增长趋势及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水平即可满足市场化投资收益要求。
从企业角度看,利用厂房屋顶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可获得发电、削峰、减碳“光伏三效益”。发电效益,主要是电价收益和国家、省市的电价补贴;削峰效益,因为光伏系统工作时段基本上就是工业用电峰时,光伏发电可提供工厂在峰时的一部分用电需求,降低企业峰时用电成本,缓解用电压力;减碳效益,光伏发电作为绿色电力,替代燃煤发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通过参与碳排放交易而获得收益。
四、主要建议
1、建议国家在年度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内,单独划出100mw以上规模,选择大型工业企业轻钢屋顶进行示范建设,以通过规模效益降低轻质光伏发电系统的初始投资,并在“十三五”期间逐步扩大应用规模。
2、建议国家制定差异化度电补贴,对轻钢屋顶分布式发电项目提供高于现行0.42元/千瓦时发电补贴的额外度电补贴。轻钢屋顶分布式发电补贴政策仅适用于“十三五”期间,是为“十三五”量身定做的分布式清洁能源推广、温室气体减排与防治大气污染专项方案。如在20xx年-20xx年间,分别为当年安装的轻钢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提供额外度电补贴0.4-0.2元/度(逐年递减),补贴期限至20xx年底,则可将项目投资回报率提高至发电项目基准水平。
3、建议地方政府或开发区管委会牵头,作为独立第三方,统一与园区屋顶业主、投资方签订协议,制订规划,统一屋顶租赁、合同能源管理政策标准。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及各开发区管委会因地制宜,创新开发模式,扩大分布式光伏应用。
有关能源化工领域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摘要: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的发展是人类作为世界上促进人类生存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上人类对绿色环保的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地扩大和增加,地球上的各种不可再生能源已经快要完全枯竭,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并且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和提高能源使用的质量和效率的绿色环保新能源。目前,新型绿色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其生产规模和利用的问题已经进一步的得到了来自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和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采取了积极的鼓励和实施支持新能源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绿色环保的政策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规模和生产使用的覆盖范围都正在进一步的增加和扩大。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前景;趋势
我国的能源结构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以下主要的特征:
(1)我国的天然气和利用石油以及电力水电等清洁再开发利用再生能源所消费占的国民消费总值比重由1990年的19%、2%和4.8%分别迅速增长上升为2000年的20.94%、3.3%和9.64%。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在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其他能源可持续消费资源生产中的石油开采量所占比例长期都保持占百分之70以上。据当前的有关机构以及国家和能源部门的统计数据預测,到2005年,全国的石油和一次能源生产量大约为12.3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其中煤炭大约生产量为7.8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大约等于折合11亿吨的石油原煤),仍大约等于占63.8%。在21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当前的我国石油和一次能源的生产量结构中仍将可以继续地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
(2)以天然煤炭和水资源利用为主的新型替代能源结构,从其总量和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国的天然水能资源、煤炭资源、天然气和水资源分别为世界第2位、第12位和第24位。目前我国的天然煤炭资源中所蕴藏的天然气总量大约为5.6万亿吨,其中已公开的天然气储量大约为1万亿吨,占当前已公开和世界总自然资源可采储量的11%(其中已公开的石油和天气资源可采储量占2.4%,天然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占1.2%)。从人均的煤炭和天然可采储量的水平情况看,仅相当于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可采储量水平的1/2。据国务院能源部专家机构有关人士的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石油天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相对的短缺,人均的煤炭和天然水资源相对的储量不足。
新能源按照其直接利用形成和综合利用的电能来源不同可以被按其划分类别为多个清洁能源利用类别,我国的新能源一代清洁能源源在大体上的情况下是可以按其划分类别为:新型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规模水电、核能等。
2.1核电
核能主要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预计中国的核电在建的装机规模将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在中国新建的核电机组30台,总在运核电的装机容量3281万千瓦,占全球装机容量仅次于全球的45.7;2020年中国在运大型核电的在建装机规模将在全球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三,达到5800万千瓦,在世界新建3000万千瓦,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目前关于我国新一届政府的核电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每年的核发电装机能力,从目前的8700兆瓦,增加到4万兆瓦,意味着2006-2020年的14年里,中国将继续增建30座大型核电厂。
2.2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新型清洁能源,目前已在我国各地区得到较大程度和范围的推广使用,主要是体现在人为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研发和普及推广使用。在河北山东等全国各地,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正逐步得到快速的发展,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如太阳能动力电池等也日臻成熟。
2.3水能
水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早已充分开始使用并得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主要用途之一最重要的就是水力发电。较早期的风力水电站主要有小浪底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现在还有规模较大的如三峡水电站等。这些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和发展为促进了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和人民的社会发展建设了事业并且为人民提供了清洁能源的安全保障,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
2.4风能
据世界和中国的近十年风电建设和综合利用发展研究的报告分别指出,如果充分的研究和深入开发,中国到2020年将已经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大规模风电的并网和装机容量,风电将远远的超过日本和美国的核电成为目前世界和中国第三大以利用风能为主力发电的风能综合电源。在目前我国四川和甘肃等西北盆地风能的综合利用发电和资源丰富的发达省份和边远地区有较大实力和规模的投资进行风电建设和应用。
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绿色的新能源,不管当前无论是从大力的节能和低碳减排,还是从大力发展了我国的节能和低碳绿色新能源实体市场经济,都被认为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基础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一代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持续快速的发展对于各个新一代能源行业来说无疑都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机遇也甚至可以说本身就是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由于近年来利用新能源的广泛利用工业技术以及应用日益广泛,所以对于如何促进新一代能源的广泛使用安全性、制取与传输以及数据与存储等工业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水平提高事在必行,我们能源企业应该为此提前做好必要的规划和准备,希望在未来的利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中有所作为。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没有哪一种新的现代科学型能源技术或者是其他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案,能够独立的研究和应用来解决整个的全球节约能源和碳排放的基础性问题,而是必须与全球的各个行业相互结合的先进技术,才能有效的使之可行。控制全球的能源消耗与推动全球实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相辅相成,因此积极的探索开拓、发展并加速对下一代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王仲颖,任东明,高虎.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报告2010[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03,01:53-58
[2]李瑞忠.2010年世界能源供需分析_bp世界能源统计2011[j].当代石油化工.2011,07:17-19
[3]王革华,艾德生.新能源概论(第2版)[m].上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01,01:15-17
[4]国网能源研究院.世界能源与电力发展状况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06:46-51
能源化工领域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煤化工发展现状与前景的心得体会(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