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岗位心得体会及收获 爱心工作心得体会(3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爱心岗位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请接受**学院团委、学生会对您和您的捐助行为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我院20xx级张**同学代表学校参加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比赛中不幸受伤,经医生诊断其左膝半月板完全粉碎、韧带断裂,伤势严重。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得知张**同学的消息后,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非常关心,并在第一时间向张**同学和其家人伸出援助之手!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询问伤情,并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自 20xx年4月21日至4月28日,我们在**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设立了捐款箱,截止到4月28日,捐款总额已达到12,207.00元。我们已将捐款用于张**同学的治疗,希望她早日康复。
在这里,我们十分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和援助张**同学的老师和同学。是你们热情的问候、无私的援助,让她感受到情谊的高贵和大家庭的温暖;是你们点燃了她生活的希望和曙光;同样是你们给了她战胜伤情的决心和意志。她是出色的篮球运动员,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她意志坚强,我们坚信,有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心、有大家美好的祝福和期盼,她一定能战胜伤情,早日康复!
在此,请允许我们和您一起祝福张**,祝福她早日康复!
在此,请允许我们和她一起感谢您和您的捐助,并祝福每一位有爱心的人好人一生平安。
此致
敬礼!
xxx
xxxx年xx月xx日
对于爱心岗位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校园献爱心捐款倡议书
各位老师:
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扶危救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向善、为善、扬善是人类最美丽、最动人的品质之一。
拥有健康和快乐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当我们和朋友高歌、放声欢笑的时候;当我们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时候;当我们努力工作,畅想人生理想的时候,您可知道,就在我们身边,有一群柔弱的孤儿正遭受着病魔和命运的折磨,用他们微薄的力量与死亡和命运抗争,他们虽然拥有同样的天空,但无法享受同样的灿烂阳光
亲爱的老师们,其实我们只需少喝几瓶饮料,少买一件新衣服,将零花钱节省下来,捐助给最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以解燃眉之急,就能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正常的成长和学习。即使是1分、1角、1元„„也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你的一份爱心,一份关怀,足以点燃一个孩子的希望!在此,博尔思文化特向全体老师发出倡议:伸出你温暖的双手,献出你的爱心,帮助那些热切希望得到援助的孩子们。你的点滴付出也许能使他们暗淡的生活重新迸发出灿烂的光辉,让希望的光芒照亮他们的前程。
在这里,你给予别人的是幸福,自己收获的是快乐。一滴水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汇成一股清泉,就足以滋润干渴的心田。爱心是一股清流,荡涤着世间的尘埃;爱心是一片阳光,扫除了心底的阴郁;爱心是一股暖流,暖遍了人们的心怀;亲爱的老师,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奉献一点,爱洒一片”。
老师们,“勿以善小而不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众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贵在有份爱心。“滴水汇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岛”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献出我们的爱心,把爱心传递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请献出一份爱心,成全一份勇敢的坚持,传递一份生命的热度,让我们大家伸起双臂,用我们的爱、我们的心,点亮一盏希望的灯,帮他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
请捐款人今天直接将款项直接交至前台xx老师处
20xx-5-12
对于爱心岗位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读完李镇西所著的《爱心与教育》,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的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为什么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写的一本书出版十多年来依然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强烈的影响?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形式上看这本书不是纯理论的说教,而是用心所写。
理论性的书籍要么让人难以理解,要么枯燥乏味,让很多读者望而却步。而这本《爱心与教育》,除了有很少的文字是出于解释说明有点理论的嫌疑之外,其余几乎全是实例的叙述和真情的流露。从本书的副标题《—素质教育探索手记》可以看得出来。它的内容源于实践,而他的表述和总结又高于实践,感觉是娓娓道来,又让读者领悟到其中深刻的道理。由此可见,这本书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从感觉上来说它是与教育教学的零距离的接触。
内容几乎都是源于第一手的材料,有李老师自己的亲身体会,有学生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为,所思所想,还有李老师同远方一群中学生的通信,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情,以至于很多地方让人感动甚至落泪,让读者被那种浓浓的情包围着。
第三,从内容上看,这本书几乎包含了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爱心和童心”是关于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故事;“与顽童打交道”介绍了李老师在后进生转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绩;“锻造卓越人格”是关于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回答心灵的呼唤”是他对青春期教育的尝试;“沉重的思考”介绍了他由一位女生自杀引发的德育剖析;“生死两地书”,生动地叙述了他和远方一群中学生多年来的通信;“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则是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人。内容全面而详实,让读者通过阅读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从李老师的爱心和真情里学到了教育的智慧,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点了迷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能够读到这样的一本好书确实不容易,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它,那样也不枉李老师的呕心沥血之作了。在我看来,每个读者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
第一,要用心读透这本书。
李老师为什么能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为什么会取得了那么多的成绩?就是因为它对教育的用心和真情的投入。当然,爱和尊重是教育前提。在此基础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他坚持以教育手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加上自己的反思和总结,长期以来,才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真经。
第二,带着思考和感悟见行动。
学然后知不足,我们读名人大家的故事,一定要仔细研读,认真体会,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把其中的一些“真经”采取适当的方式不同程度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就可能少走不少弯路,一定会促进和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
第三,边学习、边反思、边提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即使再好的方法,适合这个学生但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只有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勤思考,多总结和反思,才会让自己的所学、所悟恰当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才会让自己的工作如虎添翼,教学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从李老师身上,我读到了大写的爱,他对每个孩子都像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有无限的爱心和耐心;对于教育,他投入了无限的深情,只要我们也像他那样,我们周围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学困生了,学生们也会因我们而骄傲和幸福的!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高尚的人对话,给读者洗涤一次心灵;也像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让自己的思想豁然开朗;又像吃过营养品,让自己有使不完的劲。因此,我们要养成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习惯,并且学以致用,让自己的羽翼不断丰满起来,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多彩,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爱心岗位心得体会及收获 爱心工作心得体会(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