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会心得体会精选 茶艺基础心得体会(9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茶艺会心得体会精选一
因为朋友丁丁引领我体会陶瓷和香薰的文人闲情逸致,我才略知道这个世界里有一些人以茶会友,召集茶席雅集;有的通过茶参禅悟道,有的坚持做一个传统的茶人。现代工业化的浪潮里,还有许多人炒作犹如股票。在这样的背景中,我想初步认识茶与人的世界。
从技能方面,我想考个证,或者有一天在有关国际文化交流的工作里用得上。前几年,我在日本大阪附近短期学习交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践,当地民间组织就安排我们欣赏了茶道。那时候,与日本翻译分享有关宋茶和建盏的皮毛认知,我感受到那位翻译对文化的敬意。我有回归传统的愿望,在行茶仪式里,与各色人等分享传统的茶道,大有无声胜有声的妙趣。
听课的时候,我觉得很惬意,听得兴致盎然,感受到一个茶人的心态和气质。对照之下,大美老师每次都讲了3、4小时的内容,包括茶的产地、茶的历史、茶的化学成分、茶的分类、日本茶道、品鉴茶质、4种行茶法。这些知识在四次课里,固然属蜻蜓点水,略泛一圈涟漪。
作为一个学生课后功夫,我主要把握几点:
1)阅读《品茶图鉴》
2)观想行茶仪式的点点滴滴
3)锻炼腕力
4)三五人凑一起喝喝不同的茶,模拟品鉴,从眼耳鼻舌意身去品鉴:
(1)茶叶、茶汤、器皿色、
(2)水沸声、沐霖瓯杯的声音
(3)水之味、茶之味、
(4)茶器特性
(5)茶叶、茶汤、茶底、杯底气味
(6)口腔与喉咙的各种味道、
(7)身体其他部位的反应。
谢谢真诚分享茶人知识和茶之感官世界的大美老师,我也很喜欢精致的美好生活文化馆。
关于茶艺会心得体会精选二
观茶艺,触茶道,悟人生古人云,茶能养性。希望通过对艺表演来让学生对茶有所了解,对茶文化有所感悟,对生活和人生有些不同的认识。
茶中品真味。
全校大学师生。
x月xx号下午5点半开始。
学校小礼堂。
团体赛以及茶系列演出。
1、活动内容
团体赛比赛时各系需要代表3名(学院报名制)
a茶艺社团介绍茶艺文化悠悠茶史主持人出场介绍到场评委和嘉宾,请选手上场比赛。
b选择题每题5分,时间1分钟,必答题每系挑题,以举牌的方式回答问题。同时有2名代表计分,在一侧的显示板上。最后主持人公布第一轮最后得分,紧张的比赛过后,为缓解压力,请选手后台休息,由茶艺社带来,名茶趣说《信阳毛尖的传说》。
c放松过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比赛茶谜题每题5分,时间3分钟,必答题。如果答题的系部没有答出答案,可以进行场内求救,每系只有一次机会。
d紧张的茶谜题过后,在此同时茶艺社为大家带来铁观音茶艺演出.并请各系答感想题的代表品茶。
e之后进行感想题每题10分,时间5分钟,必答题。同学有对茶的了解,从中领略到得人生真谛,又台下评委给分,取平均分,每答题后公布成绩。
f计分组进行最后统计分数,为大家带来话剧《东坡与禅茶》。
g计分组公布得分,各位评委上台颁奖。
2、宣传方式
海报。
条幅。
广播站。
校报。
活动预算,铁观音茶叶,奖品一等奖夏凉被。
二等奖雨伞。
三等奖水杯。
场外求助给一支笔,补充。
关于茶艺会心得体会精选三
第一道:焚香除妄念,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就是经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并到达驱除妄念心平气和的目的。
第二道:冰心去凡尘茶,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需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再烫洗一遍原本就是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纤尘不染。
第三道:玉壶养太和,绿茶属于芽茶类,由于茶叶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只宜用80℃的开水。“玉壶养太和”是把开水壶中的水预先倒入瓷壶中养一会儿,使水温降至80℃左右。用这样的水泡茶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泡出的茶色香味俱佳。
第四道:清宫迎佳人,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甘露润莲心,好的绿茶外观嫩如莲心,清代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心莲”。“甘露润莲心”就是再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凤凰三点头,冲泡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在向客人们再三点头致意。
第七道:碧玉沉清江,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观音捧玉瓶,佛教故事是中传说观音菩萨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茶艺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我们称之为“观音捧玉瓶”,意在祝福好好人一生平安。
第九道:春波展旗枪,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伸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
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直直的茶芽称之为“针”,弯曲的茶芽称之为“眉”,蜷曲的茶芽称之为“螺”,在品绿茶之前先观赏在清碧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似乎是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跳舞,十分生动趣味。
第十道:慧心悟茶香,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了“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绿茶与花茶、乌龙茶不一样,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需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到那春天般的气息,和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淡中品致味,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岩韵醉人,可是只要你专心去品,就必须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自斟乐无限,品茶有三乐,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临青山绿水或高雅的茶室,经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
二曰:对品得趣。两个知心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倾诉衷肠,此亦一乐也;
三曰:众品得慧。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师”世人相聚品茶,互相沟通,相互启迪,能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在品了头道茶之后,请嘉宾自我泡茶,以便经过亲自实践,从茶事活动中去感受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乐趣。
关于茶艺会心得体会精选四
这学期的茶艺茶道课程向我们具体介绍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花茶的知识,重点学习了绿茶、乌龙茶、花茶的泡制技巧和方法。因为在我的生活里多以矿泉水和饮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乌龙茶和花茶),而且以往我泡茶也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冲泡,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错误,没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而通过这一学期茶艺茶道课程学习,很好的帮助我弥补了这一点不足,使我对茶、对茶艺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现就我个人的茶艺心得如下:
绿茶,是茶艺课程开始后所接触学习的第一种茶。没学习之前,还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个绿茶都是一种浪费,简直就是茶叶兑开水。我最欣赏绿茶的纯与淳,绿色的芽叶干净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宁神,能让人卸下一身疲乏,舒缓身心,有种回归自然之感。
乌龙茶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茶类,相较于绿茶和花茶来说,于我是最最陌生的一类。而在乌龙茶的实训中,我担任的是主泡。因为乌龙茶的泡制比较繁琐,使我经常忘记一些步骤,所以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类茶。
最后我发现,它是最能锻炼人的心境的一类茶。因为无论时间多么的有限,它还是得按照步骤一步步来,既不能增也绝不可减。就像我们的生活,生活里无论你遇到多少困难,无论困难如何大、如何难以解决,无论所剩时间有多紧迫。事情还是得一件件来,问题还是得一个个解决。所以,浮躁的心难以泡出一杯好的乌龙茶。我觉得乌龙茶的茶盘就是一个缩小的人生,而我们练就的何尝又不是一个张弛有度的人生。
“芳香四溢、倍感温馨”是我对花茶最直观的印象。当桌前摆起花茶茶具,无论是清洁茶具、投茶冲泡还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终都有那么一种如春天般的温暖围绕在心头,让人能有种春日的盎然,无论心情、精神都顿觉美好。由于课程条件有限,在具体泡制时仍旧以绿茶茶叶代替,无法真正体会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儿、融暖的芳香,但我觉得在泡制时,只要我们心中怀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处处有甘甜,周身处处有花香。花茶的泡制让我学会了感知,感知生命勃发的力量,感知生活里那些温暖的美好。
综上所述,这学期茶艺茶道课的学习让我有了不小的收获——泡茶,最贵乎“心”。当然我也深知茶艺并非仅靠一学期的学习就能练就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的练习。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
没去茶业公司学茶艺之前,我并未接触过太多关于茶相关的知识,仅仅认为泡茶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但经过这十几天的专业学习,我从中感悟到:当一个人的心由原来的浮躁变为平静时,便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美,这是一个人品质的升华。泡茶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心境,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匪浅。茶艺并不只是单纯的泡茶、品茶如此简单。"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茶艺会心得体会精选 茶艺基础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