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运用手机心得体会范本 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心得体会(7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如何正确运用手机心得体会范本一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基础知识
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汲取(ji):吸取。
推敲: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地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后入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不倦(zi1):勤勉的样子。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锲而不舍(qi4):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二、技能训练
阅读全文,思考提示和课后练习中的问题。
1、有人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2.提问:不看课文,“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来”,并说明理由。
3.提问: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
4、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5、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
6、本文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列举了哪两个事例?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一两个汉例。
7、提问:创造的灵感是怎样产生的?
8、“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9、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10、本文用什么顺序论证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的?
11、本文论证了怎样的论点?
三、自我测评
1、什么是年轻精神的品质呢?第一,是真理的追求者。他是一张白纸,毫无成见地去接受客观
真实,他a虚心坦怀地受人指教,b如饥似渴地请人指教.他c肯向一切学习,以养成他的智慧。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一特征。
段中有两个语句应对调位置,行文才连贯,这两个需要调换的语句是()和()(只填写字母即可)
2、“①大公无私、②博爱、③人饥己饥”,是从下文中抽出的词语,请
根据文意判断,应分别填入下文段中哪一个括号内?
答:第二,是()的实践者。他(),好打抱不平,决不或很少为自己打算,实切实地有着(),人溺己溺的怀抱,而为他人 服务。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二特征。
3.请仿照“他是一张白纸,毫无成见地去接受客观真实”的
句式,再写出三个语句,只需在括号内填写有关词语,所填词语要和空
格后的内容衔接,并且不能重复。
答:①他是()()()(),流动不息地奔向远方。
②他是()()()(),无所畏惧地搏击长空。
③他是()()()(),大公无私地播撒光明。
参考答案:2.②①③3.略
推荐如何正确运用手机心得体会范本二
摘要:台湾位于我国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同祖国大陆是不可分割一个整体。自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统一台湾,在台设立台湾府以来,台湾就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然而在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攻占台湾,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从此日本在台湾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残酷统治。1945年“二战”结束,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台湾和澎湖列岛重回祖国的怀抱。1945年归还后,由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接管台湾,1949年,国民党“中央政府”迁至台湾,直到今天国民党政府一直统治着台湾,并且有国内外的“台独”分子一直在干扰我国的统一之路,使得中国一直未能统一。但是统一是必然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随着“两岸三通”和各项惠台措施的执行和实施和两岸人民的努力,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两岸关系开始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
祖国统一指日可待。
关键词:两岸关系和谐统一台湾台独发展祖国历史规律问题正文
近段时间以来,台湾局势呈现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局面,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就目前的两岸局势,总的看来,祖国大陆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保持了两岸关系的基本稳定。而之所以中国如此重视两岸关系发展的走向,不仅是因为祖国统一势在必行,更是因为台湾问题由来已久。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了中国,之所以还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反人民内在有关,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
(一)国民党发动的内战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巨大胜利。然而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有美帝国主义支持的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不顾人民渴望和平统一的愿望,毅然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反人民内战。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支持下与国民党集团镜像了长达3年的人民解放战争,最终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并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战败的国民党残余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支持下,造成了两岸关系如今的局面。
(二)美国政府的介入
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的和共同愿望的。中美两国都应珍视来之不易的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联合公报,只要双方都能恪守联合公报原则,我们都相信历史遗留的台湾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中美关系也一定能朝着正常友好方向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美国政府基于它的全球战略,曾经不遗余力的支持国民党集团的反人民内战,然而共产党使他的希望落空了。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企图将年幼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不仅如此,还在朝鲜战争后武装干涉事关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的《共
同防御计划》,将中国的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虽然在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驱除台湾当局“代表”。然而近几年,美国却一直不顾中国的警告和中国人民的愤怒,毅然向台湾出售军火武器,阻挠两岸关系发展的进程。党中国政府相信,美国人民与中国人民是友好的,两国关系正常发展是符
根据台湾地区相关法律规定,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任期为4年,可连选连任一次。领导人由所在地区全体人民直接选举产生。2011年1月14日下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投开票结束,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吴敦义获胜,成为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人。马英九的连任使得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前景一片良好。这主要得益于:
(一)继续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1992年11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两会各自以口头方式表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共识的核心是和灵魂是双方共同表明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双方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暂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从而面向未来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进行务实的对话与谈判。
(二)继续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随着两岸经贸论坛的召开,海协会和海基金会的协商,两岸关系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两岸不仅在经济上进行频繁的交流,更是拓展到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几乎所有的领域。在2010年6月29日,海协会与海基金会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这一协议框架的签订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意义重大。2011年,两岸的贸易总额达到
1600.3亿美元,相当于2010年两岸贸易总额的5.2倍。事实证明,交流合作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协商谈判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两岸协商,谈判,对话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应把握机会,以积极的作为打不向前推进。胡锦涛特别强调:“推动两岸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需要我们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审视世界发展潮流,看清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坚持正确方向,拓宽前进道路,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局面。”
(三)大力推动两岸民众交往两岸关系自2008年发生重大变化以来,近两年更是百尺竿头,迈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阶段。目前两岸交流涉及领域之多,规模之大,地域之广阔,内容之丰富,是前所未有的,已经形成了“两岸大交流”的局面。(四)继续坚决反对“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巩固交流合作成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成为两岸的共同意愿。几年多来的事实一再表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得到广大同胞的支持。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基础上,两岸同胞携手努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进一步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中国发展的时代,两岸关系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时间还不长,两岸之间仍有不少尚未解决的固有矛盾和分歧,又不断面临新的挑战。我们高兴看到,越来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有一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缺乏了解,还有一部分台湾民众
尚不适应两岸关系的全面改善。
两岸关系稳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政治上,台湾是多党制,其中民进党的实力不容小觑,他们极力要搞一中一台;军事上,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基本不存在;文化上,部分台湾民众由于民进党的误导而缺乏一个中国意识;学术上,两岸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观点分歧很大。所有矛盾中,民进党和台联的台独立场和举动是两岸关系最主要的问题或障碍。“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一天得不到彻底和有效的遏制,台海局势就一天得不到稳定,两岸关系会始终受到干扰和破坏,甚至面临停滞或倒退的危险。除此之外,两岸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还包括以下三点。
(一)两岸在一些重大敏感议题上存在结构性的矛盾。两岸在台当局政治定位,台湾国际空间,军事互信等敏感议题存在重大矛盾和分歧,如果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就有可能压缩两岸政治谈判空间,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和发展框架的建构。
(二)美,日的“以台制华”战略的破坏力不可小视。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美日根据所谓的“大国威胁论”,不断的以各种随着中国经理由干涉中国内政。更是借两岸关系大做文章,使得两岸关系紧张。
(三)岛内民意走势复杂。大陆争取台湾民心仍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由于两岸长期隔绝,并不断受到“反共”和“台独”的宣传影响,台湾部分民众对大陆有很深的误解。这也深深严重影响着两岸关系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崇尚统一,维护统一的价值观念。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是全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在中国人民和台湾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有了良好的发展,虽然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统一是符合历史规律和两岸的共同利益的,因此,我们坚信两岸关系定能朝着人民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形势与政策读本》
《中国近现代史》
推荐如何正确运用手机心得体会范
如何正确运用手机心得体会范本 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