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的心得体会精选 语法教学心得体会(七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语法的心得体会精选一
英语书面表达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要想正确地使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没有语法规范是做不到的。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表达习惯上有所不同,对于中国孩子来说,想学好英语就必须把英语语法的基础打好。
一、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两种不良倾向
1.对语法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有足够实际交际语言的刺激,学生自然会获得该语言的语法知识。现如今一提到语法教学,人们就会想到枯燥、应试教育等说法,淡化语法教学成为普遍现象。虽然一些学校以此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学生真正用英语交际时,一些常见的口语表达也会出现语法的错误。所以,提高教师对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视程度是非常必要的。
2.死记语法的现象依旧存在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因为教师们当年在学习外语的时候,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法教学,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把语法教学当作帮助学生掌握外语的主要方法,一些教师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这种倾向,在有些学校至今仍然存在。
二、优化小学英语语法教学
1.借助情景来优化英语语法教学
传统的语法教学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显然这种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些学生甚至感到上英语语法课简直就是在坐牢。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创新教学过程,设计有趣的情境。比如在讲“behave”的动名词转换时,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化身为26个英文字母的活动,让其中几个同学组合成“behave”,然后再组合成名词形式“behavior”,这样在变换后增加了什么字母,减少了什么字母,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2.通过模仿来优化英语语法教学
有些知识是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教师可由此受到启发,教师在第一次使用语法后,让学生仿照使用,慢慢体会,直至达到结果的可复制性。使用模仿的基本教学方法,指导教师要会用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不仅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如何使用语法,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学生才能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养成总结、运用语言规律的好习惯。
3.通过趣味练习来优化英语的语法教学
反复的练习能够熟练地掌握语法,但是小学生很少能有这样的耐心,所以就需要运用合适的方法来巩固语法记忆。比如在对“therebe”句型进行练习时,我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景,在课上拿出一个包,然后问学生“whatisinmybag?”由于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纷纷举手猜测“isthereanappleinyourbag?”“no,thereisnt.”“aretheresomecandiesinyourbag?”“no,therearent.”“isthereadictionaryinyourbag?”“no,thereisnt.”通过这样的方法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练习。
4.简化英语语法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借助一些顺口溜或者儿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语法,比如在讲人称代词时,采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i是我,you是你,hesheit他她它,i的复数是个we,you的复数还是you,男他女她物体它,张三李四单个他,他们的复数都是they,简单口诀要牢记,要牢记。”在讲解be动词时,可使用:“我用am,你用are,is用在他她它,要是复数都用are。”通过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语法教学的趣味性,读起来朗朗上口,简单易记,就连一些比较内向的学生,也会开口说英语。
总之,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原则,为学生创造有趣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况下,完成学习任务。要把语法教学与阅读、听力和口语交际等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语法自然地融入课堂,为学生奠定学习英语的良好基础。
描写语法的心得体会精选二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语法、词汇教学,否则,学生的语言能力将难以提高。典型事件
英语词汇和语法教学中,首先学生在读音方面感觉困难很大,难以读准单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还用汉语为英语单词注音。其次,在拼写方面,学生没有意识到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与单词的拼写有着一定的规律。在记忆单词的时候,没有通过读音和字母的关系来记忆单词,常常是死记硬背单词字母的组合。第三,在记忆单词的意义的时候,过分注意该单词所对应的汉语意义的记忆,学生完全靠死记硬背掌握单词。在初中一年级时,由于内容较少,词汇和语法简单,学生尚能应付,但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内容的深化,词汇量的增加,学生越来越感觉到词汇的记忆和语法的学习已成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于是,逐渐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于放弃这门学科。如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呢?分析:
在词汇教学方面,首先,词汇教学也一定要贯彻“听说领先”的原则,在初中年级,特别是一年级,要贯彻“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因此,词汇教学也一定要首先是“听”。即教师在教单词时,先让学生听,让学生去“辨音”,教师所展示的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每个词是由几个音素、几个音节构成,重音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从听的意义上掌握词汇。同时,又能为学生学好语音、语调打好基础,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听能,为以后更好地接收英语的输入做准备。
其次,在听的基础上加强读音规则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这是因为,英语属于拼音文字,虽然字母的名称音和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不同,但是,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我们在词汇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
听英语单词分辨出单词的读音之后,再进行读音规则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律把单词拼写出来。
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应该从最简单的拼读抓起,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归类和比较,使学生掌握单词中字母及组合的读音规律,能够听词能写,见词会读。
第三,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就有意先读一些词汇,或读课文,让学生先不要去看书,跟老师读这些词,然后再让学生拼写,和学生讨论如何去拼写,看这些词是由哪些字母组成的。特别是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需要反复进行训练。对于一些没有规律的单词构成,进行比较,以促进记忆。老师还可以先写出单词或句子,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拼读知识试着去读出这些单词或句子。
第四,拼读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拼读能力,从最基础开始,循序渐进,掌握有规律的单词读音,比较无规律的单词读音,从而达到记忆词汇,培养读写能力的目的。
而语法教学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住语言规则,而是让其将语言的形式、意义和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通过实际的语言运用去内化语言规则,从而达到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首先,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必不可少。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来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还需给他们教授适当的语法,因为必要的语法知识对听、说、读、写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语法是把单词连接成句子、把句子连接成文章的基本手段,因此,可以认为,学习语法是掌握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的一种必要手段。也就是说语法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如何把词汇、语法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学习语法知识能够帮助学生辨析、理解英语语言现象,正确地运用英语。
其次,我们要明确语法教学是为听、说、读、写服务的,在语法教学中,需要有针对性。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英语的运用能力,而不是要他们做语法研究。初中英语教学中,要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式,即以练习为主,辅之以适当、精练的讲解和分析。语言现象是复杂多变的,大量的词语可以构成无穷无尽的语句,要让学生学会所有的词语和语句暂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作为初中教师就要对语言现象进行分类,说明其变化和运用规则,并让学生掌握
这种分类和规则,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给学生讲授语法,就是借助这种分类和规则,指导学生对各种语言现象进行有规律的操练,训练他们正确、熟练地使用语言,这就是语法教学的实质和目的。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足够的练习时间,教师必须在课前认真分析教材,仔细备课,抓住教材上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讲多练,在大量的练习中检查、落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语法教学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其教学效果也要由实践来检验。一成不变的教学法是不可取的,绝对最优的教学法也是没有的,教学方法是否可取,是由其是否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来决定的。语法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可支配的时间等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对最优的结合。我们初中英语教师应尽量使用英语讲课,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所用方法的得失,不断予以改进。
描写语法的心得体会精选三
高中英语语法作为语言知识的组成部分,历来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甚至把语法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在新课改形式下,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对语法课进行深刻的思考,并不断尝试新的语法课堂形式,力求提高语法课的课堂效益。
前不久,笔者听了本校的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就是人教版book 1 unit 4 earthquake 中的定语从句。笔者通过对本堂课的观察,对目前高中英语语法课的课堂形式及其效益作了一些反思。
一、案例回顾
step 1: 授课老师通过中文提示,让学生在本单元学过的文本中找出以下句子:
1. but the one million people of the city, who thought little of these events, were asleep as usual that night.
2. it was felt in beijing, which is more than two hundred kilometers away.
3. a huge crack that was eight kilometers long and thirty meters wide cut across houses, roads and canals.
4.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ere killed or injured reached more than 400,000.
5. then, later that afternoon, another big quake which was almost as strong as the first one shook tangshan.
6. the army organized teams to dig out those who were trapped and to bury the dead.
7. workers built shelters for survivors whose homes had been destroyed.
step 2: 教师通过ppt列出上述句子,并对它们的句子结构特点做解释之后,引出
定语从句的概念和先行词的称谓。
step 3: 教师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另外6个例句,让学生翻译成中文并找出例句中
的定语从句和先行词。
step 4:学生造句, 教师点评并做修改。
step 5: 教师在上述6个例句中划出关系词:who, whom, that, which, whose,
解释这些关系词分别在从句中充当的成分(在黑板上板书)。随后,教师陈述这些关系代词在指代先行词时的用法区别。
step 6: 教师继续呈现以关系副词 “when , where, why” 等引导的定语从句例句。
step 7: 学生翻译成中文,教师讲述关系副词在定语从句中的成分(在黑板上板书)。
step 8: 教师对比、小结关系代词 “who, whom, that, which, whose”和关系
副词“when, where, why”等引导的定语从句之间的区别。(制作成表格)
step 9:学生选择题练习(定语从句专项训练)
step 10: 教师讲析,并简要回顾定语从句语法规则。
step 11: 布置作业:定语从句专项训练。
二、问题分析
1.教学目标设置过高
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新生,对复杂句型接触较少,还不能熟练运用五种基本句型。定语从句对这些学生来说还是全新的知识,因此,教学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让学生在一堂课仅有的45分钟内,从了解定语从句的概念开始到学会区分各种关系词引导的定语从句,并能解答高考难度的综合题,这无疑是脱离了学生实际水平,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成了“拔苗助长”。
2.课堂教学模式过于教条
教师为了能够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想方设法地在课堂上把有关定语从句的知识展现在课堂上,单一地采用了“老师讲,学生记”的办法。表面上看,老师煞费苦心地把定语从句的用法特点以及例句一一写在黑板上,学生也不辞辛劳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但是过于模式化的语法课堂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有的只是教师的平铺直叙,有的只是学生的机械性的劳动,有的只是教师简单的重复活动,有的只是学生的应付与无奈。教学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大打折扣。学生在枯燥乏味的教条主义下,纵然是被灌输,被记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气之所在而不知其之所以来,更不知其之所去”,语法课堂缺乏生动的语言情境,学生缺乏积极深刻的思考,没有真实的语言运用练习,最后还是不能正确运用定语从句。
3.课堂活动缺乏学生主体参与
学生在本堂课中的参与成分很少。仅仅体现在这样几个活动中:找文中例句——找例句中的关系词和定语从句——模仿造句——做单项选择题。从活动形式看,即使存在着一些师生交往,如教师问、学生答,但这种交往有不少仅仅是形式上的,是教师为了延伸教学、推进教学进度所设计的。整堂课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往,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去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无从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体系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4.应试色彩过浓
很多教师把语法课的最终目标设定为能让学生顺利应付高考,为此,他们在课堂上常常惟考试惟上,以练习高考题为常规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无论是定语从句知识的内容的广度还是深度上来看,本堂课都是以考试为准则,以考试为指挥棒,以传授语法细则和讲练语法题为主要活动形式,没有从语言的实际运用性出发来设置、开展课堂活动,致使语法课失去真正的意义。
5.教学环节出现“断链”
在这堂语法课上,各环节之间的衔接看似紧密,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对上一个环节的目标达成和下一个步骤的实施出现了“断链”。如 “step 3”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从位置上来判断例句中的先行词和定语从句,或者说,是从一个复合句中 “认出”定语从句部分,而“step 4”的目标则是让学生能模仿例句造句,重在运用。为此,这两个步骤之间缺乏一个过渡,中间需要有更多的活动来输入足够的知识,最终达成“模仿造句”的输出。
三、教学建议
1.树立正确的语法课课堂理念
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而语法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教师一味地遵循传统的语法教学理念,过度地看重考试,过度地强调语法规则,仅注重语言的形式,忽视语言的实际运用,结果只会导致语法教学的失败。语法课是最终运用语言的课堂,不是考试的课堂。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摒弃传统的语法课堂教学理念,坚持新课标倡导的“优化而不淡化语法教学”原则,采用“归纳为主,演绎为辅”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获得语法知识,借助情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其真实的交际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2.设置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者整个过程。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从学生认知现状出发去考虑学生“能学会什么”、“能学多少”、 “喜欢怎么学”、“不希望怎么学”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鉴于高一新生对定语从句了解不多,本堂课应设置成入门课而不是复习课。课堂应着眼于让学生认识定语从句,了解定语从句和先行词的修饰关系,基本掌握关系代词“who, whom, that, which, whose”的用法特征,并通过语境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加以简单模仿。教师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逐步掌握定语从句的知识,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切不可一步登天,把高中定语从句所有知识在这一堂入门课灌输给学生。
3.优化教学方法
语法课并不代表教师对大量语法规则的罗列和口述,并不意味着学生的死记硬背。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而应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型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通过积极的思考、调查、讨论,研究、合作和交流,在实践中学习语法,把语法用于实践交流中。因此,本堂课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中去实施课堂活动:
1)猜谜游戏:教师预先准备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用定语从句描述,让学生来说出物品名称。
2)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师提供多种场景让学生自由选择,情景扮演中要尽量使用定语从句。
3)做统计调查:班级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个组员用定语从句来描述自己喜欢的衣服类型。组长进行记录并向班级汇报。
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尽量提供丰富的定语从句,让定语从句的课堂教学始终处于学生感兴趣的氛围中,让情景带动概念,以交际运用代替枯燥的听和记,让课堂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进行,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让师生共同智慧在合作中碰撞出火花。
4.注重教学过程的衔接
教学过程的铺展一般要求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信息到识别,再到应用。教学程序的设计要求活动前后相关,前面的环节应该能够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做铺垫。为此,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不妨调整为:
step 1: 教师从已学课文中或身边事引用实例,引出定语从句的概念及先行词的称谓。(这步做法主要是由已知知识转换到新的知识)
step 2: 学生在教师提供的例句中找出定语从句和先行词,并归纳定出语从句和先行词之间的修饰关系和位置特征。(通过学生自我观察,从形式和概念上学会判断定语从句。)
step 3: 学生找出例句的关系代词,并通过小组讨论,分清各关系代词在语境中的具体指代,和指代时的用法区别。(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分析,最终找出定语从句各关系代词的用法区别,体验定语从句的修饰功能。)
step 4: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各种活泼、生动的活动,如游戏、对话、访谈、表演等形式,通过听、看、读、转述等途径来巩固前面学过的知识。
step 5: 学生通过上述环节,通过观察、思考,小结出个关系代词在从句中可充当的成分。(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
step 6: 学生练习一些典型题目,巩固本堂课的定语从句知识。
step 7: 课后作业:用5-6个定语从句来描写身边的一些人或物。
四、结束语
高中英语语法课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最终目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语言情景中,以听、说、读、写等多种维度去探索语法规律,运用语法规则,内化语法知识,最后能得体地综合运用语言,为今后的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基础。唯有这样,语法课的有效性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描写语法的心得体会精选四
一、定义: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一时刻的动作或状态,或将来某一段时间内经常的动作或状态。常常和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
如:tomorrow(明天), next week(下周 );in the future(将来)等。一般将来时由助动词shall(第一人称),will(第二、三人称) 动词原形构成。美国英语则不管什么人称,一律用will。
二、常见结构
1、will / shall 动词原形(否定句在will/shall后加not):表示将来某个时间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will用于各种人称;shall只用于第一人称。
例如 :
i will / shall go to visit him next week.
下周我将去拜访他。
what time shall we go there tomorrow?
明天我们几点去那儿?
2、be going to 动词原形:相当于一个助动词(其中be有人称和数的变化),与它后面的动词原形一起构成谓语。用来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以及计划、安排和打算要做的事。
例如:
there is going to be a football match this afternoon.
今天下午将有一场足球赛。
i‘m going to go to the park.
我将要去公园。
三、常用结构
1、用于"i expect, im sure, i think, i wonder等的宾语从句"中。
例:
dont worry about the exam. im sure youll pass.
不要担心这次考试,我确信你会通过的。
2、用于祈使句和陈述句中。
例:
work hard and you will succeed.
如果你努力,就会成功的。
3、与表示时间或条件的状语从句连用。
例:
ill let you know as soon as he arrives.
他一到我就通知你。
【一般将来时】用法、结构全打尽,中小学英语必考知识点
一般将来时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时态,它主要表示将来会出现的动作或者是状态。
一般将来时常常和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比如tomorrow、next day/week/month/year、soon、in the future等等。
will
在will后面加上动词原形,构成一般将来时
we will come to see you tomorrow.
我们明天将来探望你。
这是一个表示将来的动作,用了will come,will加上动词原形come,表达将要来探望你。
be going to
我们再看下面一个很重要的结构,表示将来时,是be going to 动词原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e going to do
表示主语现在打算在最近或以后将要做什么,这种打算往往是事先考虑好的
my brother is going to learn english next year.
我哥哥准备明年学英语。
表示根据已有的迹象,非常可能,即将要发生的情况(说话人确定如此)。这里经常用在天气当中
i think it is going to snow.
我看天要下雪。
在这种用法中,主语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但都反映了说话人的确定看法。
要注意的是will和be going to结构,也都可以用来表示意图
i will (am going to) climb that mountain one day.
有一天我将爬上那座山。
但两者在含义和用法上又略有不同。be going to 结构,表示事先经过考虑的意图(打算、准备);will结构,则只表示愿意和决心,不表示事先经过考虑;will还可以用于单纯的将来时,也就是说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必定将要发生的动作,比如明天是星期几,下个月是我的生日,或者1月1日将是新年等这样的句子。
tomorrow will be my birthday.
明天将会是我的生日。
be to do
除了will和be going to do以外,还有几个结构表达一般将来时
be to do结构
be to do表示预定好的将来动作、指令或者安排
you are to be back by 10 o’clock.
你要在十点钟回来。
在这个句子当中,我们表示安排好即将要发生的动作或者指令,所在在这个句子里我们用be to do表示一个将来时。be to do口气比较强硬,可以表示命令或者是法令、法规,也可以表示预先安排好,必须发生的动作。
be about to do
还有一个结构叫be about to do
be about to do这个结构也可以表示将来时,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结构不可以和表示将来的具体时间的状语连用,它的含义是表示即将发生的动作,可以翻译成正要,即将。
the show is about to begin.
表演即将开始。
we are about to leave.
我们正要走 — 这两个句子都是表示刚要做某事。
一般将来时的用法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一英语知识点总结五篇分享
2、高一英语语法梳理五篇精选
描写语法的心得体会精选五
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凌河小学 黄福梅
小学英语教学,本着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这就似乎要强调淡化英语语法知识的教学。而一提到语法教学,人们就会联想到枯燥、繁琐、应试教育等字眼,因而在很多公开课中教师都避开语法知识的讲解。但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如果不了解该语言的内部规则,那将影响学生准确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流,也会对她以后更长时间里的英语学习形成一定的障碍。许多专家认为,即使在小学阶段,孩子也需要一些语法知识帮助他们牢固地、正确地掌握语言。课程标准也要求在小学阶段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语法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就得考虑如何才能既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让孩子掌握枯燥的语法知识。我认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艰涩难懂的语法知识变得生动活泼,简单易懂起来,让孩子学习语法知识成为一个不断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过程,并在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信。我试想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做以下一些尝试:
一、 比较分析 自主发现
在语法教学方面,外国教育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显性语法教学)和“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隐性语法教学)。前者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后者则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小学阶段的学习,我们主要以隐性语法教学为主,但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的知识比较繁杂零碎了,时态也已经接触到三到四种了,如果还是概念模糊,老师不进行必要的语法讲解,学生头脑中的语言概念就会出现很多的不准确性,所以要进行必要的显性语法教学。但是,怎样去讲解,才能让学生既觉轻松,又能准确把握一些语法知识呢?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有探究和发现的欲望,所以我们老师要做好引导者和帮助者,带着学生一起去探究语言的奥秘,相信定会乐在其中的。例如在帮助学生巩固所接触到的几种时态的句型时,我们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一组句子,如:
i cleann the house every week .
she watches tv every day .
they have a sports meeting every year .
然后让学生去讨论发现这一组句子的共同点及不同点,每个学生都会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并且都会很努力地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在学生回答交流的基础上,老师只要再稍作点拨,便可很容易地总结出一般现在时句式的结构及特点。之后,我再要求他们分别用 now , last… , next….去替换句中的时间状语。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会驱使他们很乐意去做这样的尝试。这一环节,还可以指导他们进行小组学习,再相互讨论和争辩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有自己新的发现,比如几种时态的结构有什么区别,时间状语有什么区别,主语变化时动词有怎样的变化等。在同学的相互合作和启发中,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便也水到渠成地达到了,而且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的轻松自如。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保持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品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创设情境 意义先行
英国教育专家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 for meaning”的天性,即在语言学习时,孩子的注意力通常首先放在语言的意义上,他们很少注意到语言的形式或语言规则。而且,孩子在特定的情景中获悉语言意义的能力很强。由于孩子的关注点在语言的意义上,如果在开始授课时,教师首先谈论语法规则,势必导致他们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孩子的天性来帮助他们学习语言。首先,让孩子在一个有意义的情景中理解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然后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孩子在比较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性活动,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最后,在孩子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例如在教学一般过去时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副黑白线条勾勒的图片,图片上时钟指向三点,让学生看数秒之后,
t: what’s in the picture?
s1: there is a ball ,a diary ,a desk , a chair , a mobile phone .
s2: i can see a vase , a camera , some flowers.
s3: there is a clock ,a photo ,a tv .
t: what time is it now?
s4: it’s 3 o’clock.
t: let’s try to remember the picture.
where is the pen ?( on the desk)
where is the ball?(under the desk)
where is the camera?(near the vase)
where is the mobile phone?(on the diary)
教师在黑板的另一边贴上一副场景一样的图片,不过是彩色的。图中的时间变成了三点半,物品的位置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t: what time is it now?
s1: it’s half past three.
t: where is the pen now? is it on the desk ?
no ,it was on the desk a moment ago.
t: where is the camera? is it near the vase?
s2:no, it was near the vase a moment ago .
t:where is the mobile phone ?
s3: it’s under the diary.
t: where was it just now ?
s4:it was on the diary just now.
通过对图一和图二中相同物品位置的对比,突出现在时与过去时在时间概念上的区别和be动词的变化。之后再让学生自己选择图片上的物品进行对话练习。这一案例中,教师通过两张色彩基调不同的图片首先让学生感受了过去时与现在时的`不同情境,并通过操练,积累了be 动词由is 向was转化的经验。这种源自生活的真实情境使原本抽象的语法含义变得简单了,丰富的图片内容将语法概念情景化,让大量枯燥的机械训练变成自然有趣的实践运用。
三、 言简意赅 适时适量
除以上两点外,在解释语法项目时还要注意做到言简意赅,适时适量。解释清楚就可以了,不要嗦,费时费力太多,反而弄巧成拙,导致孩子糊涂生厌。有些些教师认为只有把语法尽可能详尽地解释,才能保证孩子运用的正确性,而且往往把还在犯的语言错误归因于语法讲解不够,其实,学英语就像学计算机或学汽车驾驶一样,太多的理论解释反而适得其反,最关键的是理解实践。而且,正如上面所说的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这方面的能力比不上成人,在涉及语法点时更应该注重趣味性和有效性结合。例如在教学be动词的用法时,一味讲解孩子会无所适从,也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所以我们可以借助一首儿歌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我是am ,
你是are,
is用在她、他、它,
其余都用are。
这样的儿歌朗朗上口,实用性很强,学生想不记住都难了。再比如在一般现在时(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后面的动词要还原,可学生总是记不住,我就采用形象法让他们记忆,说“保镖开路,动词还原”。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一语法点就记忆深刻,不会再忘了。另外平时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延伸,自编一些英文小诗,帮助学生理解语法难点。例如我们可以创编这样的小诗帮助学生巩固一般现在时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的句式结构:
where does he live? he lives near the bank .
where does he work ? he works at the bank .
when does he work? he works all day and all night.
where does he study? he studies at the bank
where does he sleep ? he sleeps at the bank .
why does he spend all day and all night at the bank ?
because he loves his bank .
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创作小诗,有的学生也是做得很好的,有不少还能在学生中广为流传呢。
只要我们英语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巧作安排,化繁为简,化生硬为生动,,就定能让语法教学走出枯燥晦涩的阴影,让英语课堂上的语法教学焕发活力,提高教学的实效。
联系地址: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凌河小学 226408
联系电话:15851323365
邮箱 :siyueqiushui @
描写语法的心得体会精选六
初一英语语法虽然是从简单的一些日常用语出发的,但语法中常会有一些知识点看起来很细小,容易被忽视,但这些知识点掌握不熟练,往往会造成一些语法应用上的错误。因此在学习初一英语语法时,要认真、细心,不要觉得一些地方不重要而得过且过。下面从几个方面,总结出了初一英语语法,如果要复习英语句法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一、初一英语语法--词法
今天讲的内容1、名词
a)、名词的数
我们知道名词可以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而不可数名词它没有复数形式,但可数名词却有单数和复数之分,复数的构成如下:
一)在后面加s。如:fathers, books, americans, germans, apples, bananas
二)x, sh, ch, s, tch后加es。如:boxes, glasses, dresses, watches, wishes, faxes
三)1)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变y为i再加es 如:baby-babies, family-families, duty-duties, comedy-comedies, documentary-documentaries, story-stories
2)以元音字母加y结尾的直接加s。如:day-days, boy-boys, toy-toys, key-keys, ways
四)以o结尾加s(外来词)。如:radios, photos, 但如是辅音加o的加es:如: tomatoes西红柿, potatoes马铃薯
五)以f或fe结尾的变f为v再加es(s)。如:knife-knives, wife-wives, half-halves, shelf-shelves, leaf-leaves, yourself-yourselves
六)单复数相同(不变的)有:fish, sheep, deer鹿子, chinese, japanese
七)一般只有复数,没有单数的有:people,pants, shorts, shoes, glasses, gloves, clothes, socks
八)单词形式不变,既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的有:police警察局,警察, class班,同学, family家,家庭成员
九)合成的复数一般只加主要名词,多数为后一个单词。如:action movie-action movies, pen pal-pen pals; 但如果是由man或woman所组成的合成词的复数则同时为复数。如:man doctor-men doctors, woman teacher-women teachers
十)有的单复数意思不同。如:fish鱼 fishes鱼的种类, paper纸 papers报纸,卷子,论文, work工作 works作品,工厂, glass玻璃 glasses玻璃杯,眼镜, orange桔子水 oranges橙子, light光线 lights灯, people人 peoples民族, time时间 times时代, 次数, chicken 鸡肉 chickens 小鸡
十一) 单个字母的复数可以有两种形式直接加s或’s。如:is (i’s), ks (k’s)。但如是缩略词则只加s。如:ids, vcds, sars
十二) 特殊形式的有:child-children, man-men, woman-women, foot-feet, mouse-mice, policeman-policemen, englishman-englishmen
b)名词的格
当我们要表示某人的什么东西或人时,我们就要使用所有格形式。构成如下:
一)单数在后面加’s。如:brother’s, mike’s, teacher’s
二)复数以s结尾的直接在s后加’,如果不是以s结尾的与单数一样处理。如:teachers’ day教师节, classmates’; children’s day六一节, women’s day妇女节
三)由and并列的名词所有时,如果是共同所有同一人或物时,只加最后一个’s,但分别拥有时却分别按单数形式处理。如:mike and ben’s room迈克和本的房间(共住一间),mike’s and ben’s rooms迈克和本的房间(各自的房间)
2、代词
项目 人称代词 物主代词 指示代词 反身代词
人称 主格 宾格 形容词 名词性
第一人称 单数 i me my mine myself
复数 we us our ours ourselves
第二人称 单数 you you your yours yourself
复数 you you your yours yourselves
第三人称 单数 she her her hers herself
he him his his himself
it it its its this that itself
复数 they them their theirs these those themselves
3、动词
a) 第三人称单数
当动词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应该像名词的单数复数那样加s,如下:
一)一般在词后加s。如:comes, spells, waits, talks, sees, dances, trains
二)在x, sh, ch, s, tch后加es。如:watches, washes, wishes, finishes
三)1)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变y为i再加es。如:study-studies, hurry-hurries, try-tries
2)以元音字母加y结尾的直接加s。如:plays, says, stays, enjoys, buys
四)以o结尾加es。如:does, goes
五)特殊的有:are-is, have-has
b) 现在分词
当我们说某人正在做什么事时,动词要使用分词形式,不能用原形,构成如下:
一)一般在后加ing。如:spell-spelling, sing-singing, see-seeing, train-training, play-playing, hurry-hurrying, watch-watching, go-going, do-doing
二)以不发音e的结尾的去掉e再加ing。如:dance-dancing, wake-waking, take-taking, practice-practicing, write-writing, have-having
三)以重读闭音节结尾且一个元音字母+一个辅音字母(注意除开字母组合如show –showing, draw-drawing)要双写最后的辅音字母再加ing。如:put-putting, run-running, get-getting, let-letting, begin-beginning
四)以ie结尾的变ie为y再加ing。如:tie-tying系 die-dying死 lie-lying 位于
4、形容词的级
我们在对两个或以上的人或物进行对比时,则要使用比较或最高级形式。构成如下:
一) 一般在词后加er或est(如果是以e结尾则直接加r或st)。如:greater-greatest, shorter –shortest, taller –tallest, longer –longest, nicer- nicest, larger -largest
二)以重读闭音节结尾且1个元音字母+1个辅音字母(字母组合除外,如few-fewer fewest)结尾的双写结尾的辅音再加er /est。如:big-bigger biggest, red-redder reddest, hot-hotter hottest
三) 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变y为i加er/est。如:happy-happier happiest, sorry-sorrier sorriest, friendly-friendlier friendliest(more friendly most friendly), busy-busier busiest, easy-easier easiest
四)特殊情况:(两好多坏,一少老远)
good/well - better best many/much - more most bad/ill – worse worst
little- less least old- older/elder oldest/eldest far- farther/further farthest/furthest
5、数词 (基变序,有规则;一、二、三,自己背;五、八、九、十二;其它后接th;y结尾,变为i, eth跟上去。) first, second, third; fifth, eighth, ninth, twelfth; seventh, tenth, thirteenth, hundredth; twenty-twentieth, forty-fortieth, ninety-ninetieth
二、初一英语语法--句式
1.陈述句
肯定陈述句 a) this is a book. (be动词)
b) he looks very young. (连系动词)
c) i want a sweat like this. (实义动词)
d) i can bring some things to school. (情态动词)
e) there’s a computer on my desk. (there be结构)
否定陈述句 a) these aren’t their books. b) they don’t look nice.
c) kate doesn’t go to no. 4 middle school. d) kate can’t find her doll.
e) there isn’t a cat here. (=there’s no cat here.)
2. 祈使句
肯定祈使句 a) please go and ask the man. b) let’s learn english!
c) come in, please.
否定祈使句a) don’t be late. b) don’t hurry.
3. 疑问句
1) 一般疑问句 a) is jim a student? b) can i help you? c) does she like salad?
d) do they watch tv? e) is she reading?
肯定回答: a) yes, he is. b) yes, you can. c) yes, she does. d) yes, they do. e) yes, she is.
否定回答: a) no, he isn’t. b) no, you can’t. c) no, she doesn’t. d) no, they don’t. e) no, she isn’t.
2) 选择疑问句 is the table big or small? 回答 it’s big./ it’s small.
3) 特殊疑问句
① 问年龄 how old is lucy? she is twelve.
② 问种类 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i like action movies and comedies.
③ 问身体状况 how is your uncle? he is well/fine.
④ 问方式 how do/can you spell it? l-double o-k.
how do we contact you? my e-mail address is cindyjones@.
⑤ 问原因 why do you want to join the club?
⑥ 问时间 what’s the time? (=what time is it?) it’s a quarter to ten a.m..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rick? at five o’clock.
when do you want to go? let’s go at 7:00.
⑦ 问地方 where’s my backpack? it’s under the table.
⑧ 问颜色 what color are they? they are light blue.
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r? it’s black.
⑨ 问人物 who’s that? it’s my sister.
who is the boy in blue? my brother.
who isn’t at school? peter and emma.
who are lisa and tim talking to?
⑩ 问东西 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it’s a pencil case.
what else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i can see some broccoli, strawberries and hamburgers.
11问姓名 what’s your aunt’s name? her name is helen./she’s helen.
what’s your first name? my first name’s ben.
what’s your family name? my family name’s smith.
12 问哪一个 which do you like? i like one in the box.
13 问字母 what letter is it? it’s big d/small f.
14 问价格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they’re 15 dollars.
15 问电话号码 what’s your phone number? it’s 576-8349.
16 问谓语(动作) what’s he doing? he’s watching tv.
17 问职业(身份) what do you do? i’m a teacher.
what’s your father? he’s a doctor.
三、初一英语语法--时态
1、一般现在时 表示普遍、经常性的或长期性的动作时使用一般现在时,它有:
be 动词:she’s a worker. is she a worker? she isn’t a worker.
情态动词:i can play the piano. can you play the piano? i can’t play the piano.
行为动词:they want to eat some tomatoes. do they want to eat any tomatoes? they don’t want to eat any tomatoes.
gina has a nice watch. does gina have a nice watch? gina doesn’t have a watch.
2、现在进行时 表示动词在此时正在发生或进行就使用进行时态,结构为sb be v-ing sth 其它.
i’m playing baseball. are you playing baseball? i’m not playing baseball.
nancy is writing a letter. is nancy writing a letter? nancy isn’t writing a letter.
they’re listening to the pop music. are they listening the pop music? they aren’t listening to the pop music.
描写语法的心得体会精选七
优化小学英语语法教学
优化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作者/郑学群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握语法教学的方法值得研究。笔者通过调查及对自身经验的总结和反思,认为语法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通过使语法教学简单化、情景化及兴趣化来优化语法教学。
【关键词】语法教学 小学生 优化 简单化 情景化 兴趣化
对于语法知识的地位与作用,英语教学界同仁已基本形成共识:中国学生学英语应该学语法。原因是,如果不了解英语的内部规则,那将影响中国学生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许多专家认为,即使在小学阶段,孩子也需要一些语法知识帮助他们牢固地掌握语言。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交际法被介绍到中国后,小学英语教学要不要淡化语法,应该如何教语法,这些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们。笔者认为,与其逃避语法教学,不如改变认识和教法;与其淡化,不如优化,让语法更好的为交际服务。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以及对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围绕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原则和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淡化语法教学的现象及分析
早在20世纪代,就提出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映”(s-r,stimulus-response)理论。此后,r提出,人们言语的每一部分都是由于某种刺激的存在而产生的。因此,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实际交际语言的刺激,学生就会自然习得交际活动中出现的语言形成和语法知识,以至于到了今天,一提到语法教学,人们就会联想到枯燥、应试教育、理念落后等字眼,因此,当今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淡化语法教学成为普遍现象。语法教学的淡化保证了小学英语课堂的生动活泼,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可见,在小学适量适当地开展英语语法教学是必要的。掌握语法规律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
2.强调语法教学的现象及分析
传统的语法教学观念在部分小学英语教师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语法翻译法在中国的外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法教学,因此,他们在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地把语法教学当做帮助学生掌握外语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有部分教师明显侧重语法规则的教学,学生则死记硬背语法条文。
然而,根据儿童获得言语的过程是从单词句阶段向词句发展的规则,哈佛大学的罗杰?布朗称这种言语为电报式言语。儿童产生更长词语的能力和学习更加复杂的语法形式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展,我国接受正规英语教学的小学生多数年龄在8-11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过多地强调语法规则不符合这一年龄段孩子学习外语的心理特点。
二、解读新课标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部分教师片面强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误认为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已经不重要了。
新课标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显而易见,新课标要求改变的是以前过于强调语法教学的现象,并非要求放弃语法教学。另外,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法教学,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是不尽相同的。新课标要求教师明确小学语法教学的目的,并且改变语法教学的方式,做到抛弃过往的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机械套用基本句型的教学模式。
三、优化小学英语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基本语法,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能理解学习者的语言需求和学习目标,还要能够理解他们的认知需求和社会需求(anniehughes,).对一个成功的教师来说,能够发现其学生的特殊认知需要和学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另具同样重要性的还有能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满足自己学生的特殊学习方式(王来喜,)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还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
1.语法教学简单化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把一些枯燥的语法知识融入简单易学的童谣、顺口溜、儿歌之中,能使教学变得生动、丰富。
⑴利用顺口溜记语法规则
通过记忆下列顺口溜来记住基数词变为序数词的规律。
基变序,有规律,
一二三特殊记,
first,second,third
八去t,九去e,ve要用f替,
见y变为i和e,
词尾加上th,
若是遇上几十几,
只变个位就可以。
⑵利用改编的儿歌记语法规则
对于一般疑问句的肯定及否定回答,可用小学生均熟悉的儿歌《两只老虎》改编如下:
doyoulikebanana?doyoulikebanana?
yes,,ido.
doyoulikeorange?doyoulikeorange?
no,idon’,idon’t.
⑶利用改编的歌谣记语法规则在教人称代词的.用法时,可用歌谣帮助学生记忆规则:
i是我;you是你;hesheit他她它;i的复数是个we;you的复数还是you;男他女她物体它,张三李四单个他,他们的复数都是they;简单口诀要牢记,要牢记。
在学be动词的时候,可用以下歌谣:我用am,你用are,is用在他她它,要是复数都用are。
课堂上的语法教学,通过顺口溜、儿歌、歌谣来教学,简单易懂,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连平时不肯开口说英语的学生,也都能说得津津有味。
2.语法教学情景化
利用情景教学语法是指教师利用语言、教具及各种教辅设备,将语法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⑴巧妙利用真实情景
在教学比较级时,教师可以请一个学生起立,并说“s1istall.”接着请一个比他高的学生,说“s2istaller.”最后再请一个全班最高的学生,说“s3isthetallest.”
⑵巧妙使用图片
在教学therebe句型时,幻灯片出示两张书桌,书桌1上有一支铅笔,书桌2上有两支铅笔,教师引导学生说:retwopensondesk2.要求学生对照图片观察句子。教师继续点击画面,书桌1出现3本书,书桌2出现1本书,师生共同讨论后,幻灯片出示句子:sabookondesk3.引导学生观察句子并总结。
⑶巧妙利用音效
教授现在进行时,笔者事先安排不同学生做不同的事,将其发出的声音录制下来,课堂上将其播放出来,例如:
――hi,ging.(播出sally唱歌的声音)canyouhearme?
――i’yingbasketball.(传出拍篮球的声音)
也可以由教师自己做许多不同的事,将声音录制下来,让学生来猜测教师正在做什么。
前者利用音效创设了现在进行时态的情景,又完成了大量的语言同期输入,而后者利用学生对教师言行的关注心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使用自己学过的句型来表达,实现语言输出,是一种将语法与语言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这类学用结合的训练也满足了学生加快学会英语的心理需求。
3.语法教学兴趣化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成功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知道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语言学习者的主要学习动力来自他们对实际的渴望(susanhouse,)教师可以将这一特点充分应用到语法教学中去,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⑴童话表演,⑵图画教语法,⑶游戏学语法。
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授给小学生,语法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但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年龄特点,我们不能将他们等同于母语学习者,认为语法可以通过简单的语言交际活动来习得;我们也不能把小学生当成人来对待,让小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我们需要优化语法教学,通过顺口溜、儿歌、歌谣等来简化语法;通过语言、教具等各种教辅设备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悟语法;通过童话、简笔画、游戏等使语法教学充满趣味。总之,语法要教,但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灵活而有趣地教。
【参考文献】
rpracticeactivitie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3.,《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a.2000.“materialforteachingenglishtoyounglearners”.eltjournal,volume54/2
5.王来喜:学习模式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1.
6.丁钢、创新:新世纪教育使命【m】,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510665广州市天河区羊城花园小学)
语法的心得体会精选 语法教学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