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导论心得体会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导论心得体会总结怎么写(九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中华传统文化导论心得体会总结一
你们好!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不怕困难,开括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推荐中华传统文化导论心得体会总结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记得上小学的第一天,爸爸给我背上新书包,告诉我:“宝贝,今天你正式成为小学生了,在学校里要争做美德少年,好好学习。”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什么是美德呢?如何做美德少年呢?这几个字懵懵懂懂地埋在了我的心底,但我明白这是爸爸为我定的目标。
经过1年7个多月的学习,我渐渐明白了什么是美德。
《棉鞋里的阳光》教给我孝敬老人的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家里,我经常给爷爷奶奶捶捶背,陪他们聊天,给爸爸倒杯茶,帮妈妈洗洗衣服。
《小鹿的玫瑰花》让我知道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过年的时候我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许多课外书,和爸爸送回农村老家,让那些农村的小伙伴们也能读到新华书店的书。
《窗前的气球》带给科里亚的不仅是气球,更是同学的关心和爱。每次同学生病后返校,我总是帮助同学解决难题,当同学的橡皮、尺子丢失时,我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学习了《浅水洼里的小鱼》,我懂的了保护动物,就常常带一些食物去喂路边那些流浪的小狗。
美德是一幅美丽的画,美德是一首悦耳的歌,它是月亮,是盏指路的明灯,它是太阳,能照亮世界每个角落,它是一粒种子,能结出亿万枚硕果。
沿着一路春风,我追随着我的美德。原来美德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就在我们的身边。我愿做一个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为世界献出我的爱。
中华美德,代代相传。从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到文天祥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们还是小学生,还不具备精忠报国的豪气,但是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我们在马路上看到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时,我们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过马路;当我们看见有人摔倒在地时,应及时搀扶一把;当我们在路上见到贵重的物品时,应及时交给老师,做到拾金不昧。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不仅要具备中华传统美德,更要努力学习,增长智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相信勤奋会让你拥有智慧。
亲爱的同学们,播撒下美德与智慧的种子,你一定会收获一片森林,让我们从这个美丽的五月开始一起努力吧!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推荐中华传统文化导论心得体会总结三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1312班的王子心
我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践行《弟子规》颂中华传统美德”
儒家经典著作《弟子规》想必各位同学都一定学习过,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而在现代,则影响了更多的人。《弟子规》告诉我们: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品德情操才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中国是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信,为人踏实,这些优秀品质都未曾消亡于历史长河之无尽中。因此我们要学《弟子规》、品《弟子规》、仿《弟子规》行《弟子规》。
而今天我主要想说的是如何去践行《弟子规》。
古人云,百尊孝为先,孝悌是中华文化的基础,一个人如果能够孝顺,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个仁心的人便能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中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病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几句看似简单,但同学们不妨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以上几点。在父母叫你的时候你是否立即回应还是漫不经心或者是不耐烦地随意应答。当父母生病时你是否关心过他们?父母教导你时,你是否真心反省过自己。当他们责备你时你又是否心中有委屈或是和他们大吵一架?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对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能有时候方法不对,但总是可以沟通交流想法的。况且孝字在前,看到因为自己而操心两鬓渐白的父母,我们心中难道不会泛起一阵难言的愧疚?我看过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希望自己努力获取进步的速度能赶上父母苍老的速度。
同学们,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目标,播种一种目标,收获一种命运。当我们回家时对父母说一句我回来了,当我们偶遇老师时问一声好,每天看到同学时赠与一个温暖的微笑,这都不难,只是在于你是否去行动了。
最后希望大家能认真践行弟子规,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推荐中华传统文化导论心
中华传统文化导论心得体会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导论心得体会总结怎么写(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