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使命使命行动心得体会和感想 体会到使命感(十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光荣使命使命行动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大家好!
我是来自新华分理处的张亮,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的使命》。
人们总是用美好的语言形容青春,说他充满了理想与信念;充满了激情与渴望。可是我在想,青春到底是什么?是满腔流动的热血、是聪颖活泼的思想、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还是奉献、牺牲、开拓和努力。每当我面对和我一样的年轻同事们,每天忙碌的工作在自己岗位时,我恍然大悟,原来青春是永不言败的责任,是光荣无比的使命,是义无反顾的勤奋和努力!
我在想: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不是失去的也不是得不到的,而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是呀,青春是宝贵的,也是短暂的,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机会,把握住这短暂的青春,把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只有这样,我们生命才会更有活力,我们的青春才会闪耀出美丽的光芒。回顾合行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过程,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光辉成绩,少不了这些在场和不在场的老同志的付出和努力。他们也曾年轻过,也正是他们的青春缔造了合作银行今天的辉煌。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今天我们成了合行的接班人,那么我们的青春能给我们的单位带来什么呢?
书上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天,森林失火了,火越烧越大,野兽们都在惊慌失措的逃命。这时,一只小鸟飞到河边,弄湿了他的翅膀,之后又飞回到火场的上空,将翅膀上的水滴洒下来,希望扑灭大火。它一次又一次地往返取水灭火,就连天上的诸神都震惊了。神非常惊讶地问小鸟:“你为什么这么做呢?你难道不知道,这些小水滴是不可能扑灭这么大的火的吗。”小鸟回答说:“我出生在森林,这里是我的家,他给了我许多,我非常非常爱它,就算我不能扑灭大火,我也要不断地洒下爱的水滴,直到死去。”
目前,合行正处于大发展,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这就如同蝴蝶的蜕变,痛苦但充满了美丽的期望。而这个时期,对于我们青年来说,却是人生道路上的最大的机遇,在哪个企业,你能深刻接触到如此直白的抉择;在哪个企业,你能亲身感受到如此强大的变革;在哪个企业,你能快速学习到如此深厚的文化。企业之转型,青年之转变,这是我们智慧的积累,更是我们成长的开端。
面对发展的的艰辛,虽然一个人的能量很小,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翅膀润湿,小水滴也可汇集成大江河,经过爱的雨露滋润,在昨天烧焦的草地上一定会再次盛开爱与幸福的百合,行兴我兴、行衰我耻。合行之发展,合行之强大,合行之繁荣,这是我们全体合行青年以至全体合行人共同的梦想与使命。冬天没有叶落,雪地很寂寞;海上没有风波,浪花很寂寞;梦里没有颜色,梦很寂寞;青春没有使命,青春很寂寞。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罗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想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因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而我们合行的青年才俊们,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后,面对这颗长青大树,可以自豪的说:青年的时候,我们曾经是花儿,是叶,也是这株大树上的甜蜜的果实!在这里,我们燃烧了青春的火焰,去探索、去追求、 去创造、去奉献,去完成青春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去谱写青春中最灿烂的乐章。
成功需要努力,失败从不抱怨;只要付出真心,今生就不遗憾。
谢谢大家!
关于光荣使命使命行动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教育目的:通过对本课的教育学习,使全区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进一步了解在抗日战争中广大民兵的光辉战斗历程。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民兵全面建设,积极履行民兵肩负的职责使命,努力完成党赋予的各项任务,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讲课内容:
1945年8月,我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战争,是觉醒了的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导下谱写的辉煌史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回顾广大民兵在抗日战争中的光辉战斗历程,继承和发扬民兵的光荣传统,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民兵全面建设,积极履行民兵肩负的职责使命,努力完成党赋予的各项任务,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坚持“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充分认清民兵的地位和作用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结果,是我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紧密配合、并肩作战的结果。抗日战争刚开始,毛泽东就发出了“武装人民,发展抗日的游击战争,配合主力军作战”的伟大号召。抗战期间,中国把民兵建设当作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方面,作为武装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民兵、游击队和正规军三位一体的军事组织。广大民兵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踊跃参战支前。为随时配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打击敌人,他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满山遍野,出没无定,使敌人陷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境地。八年抗战,民兵和游击健儿配合八路军、新四军直接参战和配合作战29.6万次,歼敌10.6万多名.他们在青纱帐里逞英豪,在水乡芦苇荡里出奇兵,破袭敌人据点,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配合八路军新四军抗击64%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毛泽东在总结抗战胜利时说:“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还由于有人民自卫军与民兵这样广大的群众武装组织,和它一道配合作战”、“没有这些群众武装力量的配合,要战胜敌人是不可能的”
实行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一条宝贵经验,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民兵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一部分,不仅是支援主力部队的强大后盾,而且是配合常备军的必不可少的后备力量;不仅是威慑敌人的重要因素,而且是武装群众的极好形式。我们民兵要充分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发扬优良传统,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民兵要深刻认识坚持“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必要性。《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这就把民兵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这一基本规律没有改变,“民兵是胜利之本”的基本原理不会过时。人民战争是我们的根本优势,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过去靠它,现在靠它,将来也靠它。信息化使军民之间的界限进一步融合了,使战争对民兵的依赖进一步加深了。越是信息化战争越要强调“三结合”武装力量的整体威力,越要强调发扬民兵的作用。在信息化条件下,无论是配合部队作战,补充部队兵员,还是支援前线,巩固后方,都离不开民兵,民兵永远是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强大后备力量。民兵要充分认识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担负的特殊使命,不断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要强化忧患意识,树立战备观念,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要积极参加国防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加强军政、技能、心理素质训练,努力提高履行职责的本领;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确保一声令下,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二、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大力培养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抗日战争是一曲中华民族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广大民兵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不论在凶残的敌人面前还是在艰难的困苦的环境中,都表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模范人物,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1943年,鲁中沂蒙山区民兵中队长刘佩萱,因该村被敌偷袭,陷入包围中,他率领民兵奋勇突围。待全部民兵安全突围后,仍身陷重围的刘佩萱只剩下一粒子弹了,日寇愈益逼近,高喊“缴,不杀。”刘佩萱见情势危急,一面装好子弹,一面机警地说:“交给你。”当一个敌兵向前接枪时,啪的一下,应声倒下,刘佩萱同志也英勇牺牲。同年,在晋察冀反“扫荡”战争中,平山民兵张树春、温塘区民兵王子禄,都是在战斗中被敌包围,手榴弹掷尽,给予敌人大量杀伤后,不甘被俘而跳井。这种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事例不胜枚举。
民兵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更是令人钦佩。晋西北忻县民兵杨树元被日寇抓住后,敌人为了拷问他,把他投入火里,又扔进水中,反复几次,皮脱,肉焦,但他还是顽强不屈,一点消息也不泄露,直至于死。其他因坚不吐实而被敌人用狼狗活活咬死的,有马宗村村民郭海生、郝满海、李奴则、高兰贵;被剖开肚皮,肠流满地的,有静乐民兵中队长李玉儿。
革命英雄主义是我国民兵的光荣传统,也是民兵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本质体现。当代民兵要履行好职责使命,就要继承和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把对祖国深沉的爱和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积极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贡献。一是向英雄模范学习。要学习英雄模范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无论遇到多么难以忍受的困难,都要想尽办法克服;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都要有压倒他们、战胜他们的英雄气概。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革命的意志,都不丧失革命的气节,坚定不移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二是树立正确的革命人生观、价值观。要坚定理想信念,把革命理想同实际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养成与民兵的特殊使命相适应的道德风尚,把国家的尊严、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服从命令,严守纪律。三是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为了革命利益和整体利益,宁愿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
三、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搞好民兵训法战法改革
1938年2月,毛泽东在与美国合众社记者谈话时指出:“在军事上我们若能运用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三种方式互相配合,必能使敌军处于极困难地位。”这一战略思想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实践检验。当时,广大民兵根据党和毛泽东提出的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正确方针,展开了空前活跃的游击战争。并以惊人的胆略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交通战、联防战,伏击战等许多巧妙战法,把日本侵略军打得顾此失彼,昼夜不宁,胆战心惊,像一头野牛陷入我人民战争的火海而不能自拔。抗战中,广大民兵积极配合我主力军英勇作战,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给敌人以重大的打击和杀伤。据统计,仅华北地区的民兵单独作战10.4万人次,毙伤日伪军5万多人,缴获各种武器4.5万件。民兵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实践证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要永远发扬光大。
现在,战争形态和民兵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无论是在作战空间和作战方式上,还是在战争准备以及人民群众参与战争的形式与内容上,都与传统的战争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民兵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都没有变,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仍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胜敌之道。广大民兵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所担负的任务和要求,结合新的实际,立足现有武器装备,发挥自己特有优势,积极探讨未来战争民兵参战支前的特点和规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研究新战法、创造新战术。例如进行科技支前,开展网络破击战、积极参与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等等,不断赋予传统以新的形式和内容,创造开展人民战争的新途径。
四、继承劳武结合的优良传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劳武结合是民兵和群众的创造。抗日战争时期,敌人在我国乡村扎下据点,经常烧杀抢掠,乡亲们连地都种不成。当时,如何很好地把民兵组织起来,战胜敌人,克服困难,保卫家乡和建设根据地成为问题。山西省宁武县新屯保民兵队长张初元,在县、区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把民兵组织和工作队结合起来,平时和群众一道生产,有了敌情马上参加战斗,做到生产和战斗两不误。这一经验,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肯定,并迅速推广到抗日根据地。广大民兵一手拿锄,一手拿,以战斗保卫生产,以生产支援前线,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劳武结合既是民兵的光荣传统,也是民兵队伍亦兵亦民,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的基本特征。其基本精神是劳力和武力的结合,以战斗保卫生产,以生产支援前线,把战斗力与生产力紧密的结合起来。在新世纪新阶段,广大民兵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并不断为之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在增强战备观念、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同时,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努力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增强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诚实劳动,勇于创新,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建造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建功立业。
关于光荣使命使命行动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同志们:
按照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根据工作安排,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在这里共同上一节党课,主要是结合最近一段时间学习情况,和同志们一同交流一下心得、感悟和收获。
这次党课内容的设计想法和思路是源自xxxx在今年8月份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所作出的重要指示,他强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此次主题教育中的重点学习内容,学习好党史、新中国史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寻找初心,寻找理想信念的根源。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经常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么共产党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初心”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支撑共产党人度过那段的苦难的历史?为什么“初心”会产生如此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在新时代会有如此高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想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就是红色精神的力量。
今天的讲课内容我就从几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入手,回顾红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共同感悟什么是红色精神以及我们怎样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一、追寻足迹、回顾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
(一)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内容主要包含:不畏艰难、
光荣使命使命行动心得体会和感想 体会到使命感(十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