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铁路信号工心得体会万能篇和感想 对铁路信号工的认识(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铁路信号工心得体会万能篇和感想一

  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我实习的车站安阳西站是郑州铁路局的一个一等货运中间站,位于安李线7km 37m处,上行与京广线安阳站相邻,下行与水冶站相邻,主要办理安阳钢铁公司、大唐安阳电厂的货物到发业务,每天的装卸车量较大,约在700车。接发列车和货运作业较为繁忙,对安全与效率要求较高。

  中间站是铁路上为数最多的车站,铁路线上运行的大量列车要在中间站通过、交会或避让。同时,中间站还承担着所在地区的旅客乘降和货物发送、到达任务。因此,中间站办理的作业主要是接发列车作业和摘挂车辆的技术作业,少数中间站也办理始发直达列车和终到列车的技术作业。

  为完成各项货运及运转工作,中间站一般具有如下的技术设备:

  (1)供接发列车、进行调车和装卸货物用的配线(到发线、牵出线、装卸线等);

  (2)供服务旅客用的旅客站台及站舍等;

  (3)供货物作业用的货场及仓库等;

  (4)信号、联锁、闭塞设备及通信设备。

  货运员和货运值班员是铁路车站为货主或专用线企业办理货运业务,提供货运服务的岗位,是接触货主的“窗口”;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是车站行车指挥的“中枢”,代表站长负责车站的行车组织和指挥,办理列车的接发和调动,保证正点和畅通。以上岗位是铁路车站的最基本岗位和最重要岗位。中间站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铁路客流、货源及运输效率,其行车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本区段甚至全局、全路的列车运行安全和正点。因此,正确组织中间站的工作,对加速机车车辆的周转,扩大客流与货源的市场占有份额,完成运输任务,提高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描写铁路信号工心得体会万能篇和感想二

为了维护本人的人身安全和铁路运输安全畅通,我作为一名学生郑重向班主任老师作出以下保证:

一、服从本班护路组织的安排,认真学习铁路护路的相关要求。

二、作为居住地在铁路周边的学生,我保证不到到铁路上玩耍、击打列车、穿越铁路、破坏铁路设施,认真学习铁路安全常识。

三、确保不发生由本人引发的铁路行车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四、确保不发生冲击铁路和拦车断道事件。

五、确保不发生石击列车、放置障碍、破坏或盗窃铁路设施等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事件,实现“零发案”。

六、认真完成班主任老师安排部署的其他有关的各项工作任务。 如不能完成上述责任目标,愿接受学校的有关规定给予的责任追究。

班主任签字:

家长签字:

学生本人签字:

描写铁路信号工心得体会万能篇和感想三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位于大青山深处,境内峰峦起伏,连绵不断,八大高峰(西脑包山、东脑包山、华尖山、大平顶山、小平顶山、大特山、银贡山)由西往东依次排列,山与山之间有五大沟(韭菜沟、肖夭子沟、老赖沟、得胜沟、李齐沟)以及30余条支沟穿插其间,抢盘河、得胜河常流不断。最高山峰海拨2255米,平均海拨1700米,山大沟深,林木繁茂,地形十分险要,在抗日战争中,大青山区以其特定的位置,成为整个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地带。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老、少、边区,乌兰夫、李井泉、王若飞、郝秀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是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1938年5月,毛泽东电令“朱德、彭德怀、贺龙、关向应、肖克等;“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8月底,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游击队2300余人,由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政治委员李井泉和参谋长姚吉吉 率领,冒雨穿过平绥铁路,突破敌防线,进入武川县境,9月1日到达大青山。随后,大青山支队攻克乌兰花镇,开展抗日宣传,李井泉率部进驻武川县井尔沟,开辟根据,在井尔沟柳沟门村首次会议,研究建立乡村基层抗日政权、军事部署等问题。10月间,大青山蒙汉抗日游击队在归绥县面铺窑子村与支队主力部队胜利会师。从此,大青山军民以武川为中心,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1939年武川县境内的黄花窝铺、井尔沟、万家沟、得胜沟、李齐沟、二四道洼以及马场梁、骆驼场均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区域。八路军来到大青山后,支队司令部在井尔沟驻扎,指挥各地分散作战,八路军战士经常在这里休整、操练,井尔沟群众与八路军患难以共,风雨同舟,筑起窑洞,搭起窝棚,杨植霖和群众住在窑洞里,姚吉吉带电台住管沟子,1940年春,大青山党政机关和支队司令部由井尔沟迁在万家沟,以转移到得胜沟。司令部在得胜沟期间,县城和西乌兰不浪的日伪军800多人袭击得胜沟,司令部提前获悉情报,在沟口设下埋伏,激战后,日伪军伤亡惨重,司令部凭借山林安全转移。

李齐沟的骆驼是支队3团后方机关驻地,设有供给处、修械所、被服厂和医疗所,八年抗战中,八路军3团后方机关一直在骆驼场,坚持到最后胜利。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建设是在1938年12月,武川县八区动员委员会在玻璃哈达村成立,王景堂任主任,李琦任副主任,郝秀山任分配部部长,动委会过渡为抗日救国会、农会、妇女会等,后来根据斗争需要,动委会过渡为抗日民主政权。1939年3月中共绥远省委建立,党的活动分为河套、绥中、归陶、绥东四个区,积极发展党员。1942年春,在南乌兰不浪建立党支部,为武川县第一个基层党支部。抗战期间,大青山支队在武川游击根据多次召开党的代表会议,总结工作分析对敌斗争形势,讨论今后的斗争方针和任务。

在创建大青山根据地,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过程中,武川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旗帜下,参军参战,倾碧血尽赤子爱母之心,拥军拥政,守焦士肩匹夫救国之任,传情报、抬担架、护伤员、挖窑洞、做军鞋……军民一家共筑血肉长城,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情,支前妇女张兰女为战士送吃、送穿,被奸发现后抓捕,严刑拷打,问她八路军后勤处、军需库在哪里,她始终未招供,还有白生宝夜送石磨、“八路采购”张润喜、张二妇女舍身救亲人、韩三毛宁死保物资、地下军服厂等抗日事件。

大青山抗日的主要战事有:攻克乌兰花;蜈蚣坝伏击战;郝区政府反扫荡;得胜沟粮食保卫战;二份子战役;什尔登阻击战、吉盛奎战斗;上庙沟战斗、孤石坝战斗等;抗日惨案有:西水沟惨案;井尔沟惨案;白旗惨案、哈彦忽洞惨案等。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现有司令部、卫生队、教导队、电台等遗址,李井泉、姚吉吉 等领导人住过的窑洞和办公用的石磨、树墩,存有八路军作战使用过的电台、战刀、手榴弹、马蹬、火盆、粮食袋、火镰等珍贵文物,李齐沟有郝秀山等老一辈领导人成立的“郝区政府”原址,并存有大量的革命历史文物。在根据地内曾经留下李井泉、姚吉吉、黄厚、杨植林、王良太等一大批革命前辈戎马青山的足迹,留下了大青山抗日军民奋勇杀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1964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自1997年建设开发建设以来,对得胜沟八路军司令部和李齐沟“郝区政府”等革命遗址、遗迹进行了修复、重建,恢复了原貌。20xx年6月又建成了呼和浩特市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现已建成2个图片展区,18个展厅,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彩喷200多平方米,陈列反映大青山军民斗争史的大型图片186块。20xx年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被列入国家红色旅游规划纲要,成为全区红色旅游资源重点建设项目。

为充分挖掘境内丰富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大青山抗日军民革命先烈前辈们的丰功伟绩,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将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业开发集于一体, 20xx年报请全国红办和国家发改委审批立项,成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和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之一。

县委、政府为了搞好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确立了以“红”带“绿”红绿相结合的开发思路,并把该项目工程当作展现民族精神的政治工程和惠及当代、泽被子孙的民心工程。“大青山抗根据地展陈馆”和“红旅公路”工程,通过媒体宣传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各自确定了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两个项目从20xx年开始选址、勘测、规划、设计,并通过专家组论证,于当年9月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历时两年多,从20xx年开始建设,于20xx年9月9日正式竣工和落成。20xx年圆满完成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创建70周年庆典,红色旅游初具成形并开始接待游客。并且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20xx年红旅游景区主要完成了55公里的红旅公路、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陈馆及占地18.9亩广场、绿化带,其中展陈馆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广场建设面积45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餐饮区、住宿区改造面积2300平方米。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是我县红色旅游景区的灵魂和承载,素有“塞外小延安”之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通过媒体宣传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确定了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该项目从20xx年开始选址、勘测、规划、设计,并通过专家组论证,于当年9月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历时两年多,20xx年9月上旬正式竣工和落成。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展陈馆的布展工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与西部影视城首席设计师韩云峰设计完成,陈列项目分别由以毛主席题词、武川地势岩石题材群体为主题的主题正厅和以抗日战争、大青山之鹰、全民抗战、决战大青山、抗战胜利为题材的五个展厅组成。

描写铁路信号工心得体会万能篇和感想四

  在为期两天的实习中,我们观看了有关铁路建设的视频教程,指导教师又给我们进行了讲解,令我们掌握了一些有关铁路工程的基础知识。

  1、铁路的发展

  世界第一条铁路出现在1825年,以机动车牵引车列在轨道上行驶于城市之间以输送货物或旅客的运输方式在英国出现。1825年以前,也曾有过马拉车在轨道上行驶或把蒸汽机装在车辆上以驱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但是这些都并非铁路运输方式。百余年来,铁路技术已有很大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开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和新发展时期。

  1825-1850年为铁路发展的开创时期。这个时期正值产业革命后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等已达到一定水平,同时工业发展又有原材料和产品的输送问题需要解决。这样,促使铁路迅速地兴起。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后,美国、德国等相继开始修建铁路。到1850年止,世界上有19个国家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

  1850-1900年为铁路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内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在这个时期工业先进的国家的铁路已渐具规模,俄国修建的西伯利亚铁路和美国开发西部修建的铁路,都长达数千公里。此外,这个时期在铁路建筑技术和铁路机车制造技术方面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如铁路隧道开凿技术方面,1872-1881年建成的圣哥达隧道,长15公里,首次采用上导坑先拱后墙法施工;在铁路机车制造方面,蒸汽机车的性能日趋完善,同时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先后于1879年和1892年研制成功。

  1900-1950年是铁路发展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内,又有28个国家和地区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这些新建铁路大部分建在非洲和中东地区,而且大多建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这个时期内,一些国家因公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与铁路开展剧烈竞争,促使铁路提高了行车速度和改进了铁路客、货运输的服务设施,开始采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来代替落后的蒸汽机车。但由于铁路运输难以同公路运输的方便和航空运输的快速相竞争,逐渐出现萧条景象,如美国在1920-1950年拆除9万多公里铁路。

  1950年至今为铁路的新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原来是殖民地的国家纷纷独立,取得了修建铁路的自主权。铁路的技术改造也获得重大进展,60年代初期,日本建成东京大阪间的东海道新干线,专门行驶旅客列车,行车速度达到每小时210公里。此后,法、英、美等国和联邦德国都开始修建行驶高速列车的高速铁路。在高速铁路出现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大宗煤炭或其他矿产货物输送任务的国家开始行驶重载列车,行驶这种列车的铁路称为重载铁路。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铁路曾行驶由轴重达到30吨的货车组成的总重超过万吨的列车。60年代后,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等国陆续修建适于行驶重载列车的重载铁路;美国也扩大了重载列车的运营。到80年代初,最重的列车总重已达到2万吨以上。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铁路仍然是客运和货运兼顾的常规铁路,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和常规铁路虽然基本形式相同,但在技术方面,包括机车和车辆、线路和轨道以及列车的编组和运行都各不相同。因此,各国铁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修建或改造本国的铁路。铁路运输的这些发展,成为铁路新发展时期的突出特点。

  2、铁路选线的基本知识

  铁路选线根据自然条件、人文地理条件和运输任务,结合铁路动力设备,按照列车运行的规律与经济原理设计新线和改进既有铁路线的工作。选线的内容有勘测(包括调查),选择路线概略走向,确定轨距、线数(单线或双线)、线路坡度、曲线等的技术标准和与动力设备配合方案的技术决策,及定线的设计工作。工程设计的成败与其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不是取决于个体工程的设计质量,而是很大程度上在于设计决策是否恰当。铁路线的位置与技术标准既影响国民经济和铁路经济效益,又决定线路上各建筑物的位置及设计,其决策应循下列原则:输送能力和运输发展相适应,确保铁路安全和环境保护,兼顾铁路和社会经济效益,协调机车牵引性能和线路技术标准,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这样,才能在复杂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下,选出既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尽量少改变自然状态,又能安全、迅速、舒适,保证输送能力的线路。3、铁路线路的概念与等级

  铁路线路在路基上铺设轨道,供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土工构筑物。是为进行铁路运输所修建的固定路线。是铁路固定基础设施的主体。分为正线、站线及特别用途线。正线是连结并贯穿分界点的线路。站线包括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装卸线、段管线等。特别用途线包括站内和区间的安全线、避难线及到企业厂矿砂石场等地点的岔线。根据线路意义及其在整个铁路网中的作用,划分为3个等级:ⅰ级铁路:保证全国运输联系,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和在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800万吨;ⅱ级铁路: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在铁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的铁路,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500万吨;ⅲ级铁路:为某一地区服务,具有地方意义的铁路,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

  铁路等级区分铁路在国家铁路网中的作用、意义和远期客货运量大小的标志。是确定铁路技术标准和设备类型的依据。中国规定:新建和改建铁路(或其区段)的等级,应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运量确定:ⅰ级铁路,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20mt者;ⅱ级铁路,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小于20mt者,或铁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10mt者;ⅲ级铁路,为某一区域服务具有地区运输性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小于10mt者。

  其中年客货运量为重车方向的货运量与由客车对数折算的货运量之和。1对 日旅客列车按1.0mt年货运量折算。设计线铁路等级的确定对铁路工程投资、输送能力、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等级定高了,造成建筑物标准过高,能力过剩,投资过早,积压资金;等级定低了,满足不了运量增长的要求,造成过早改建。故设计线的铁路等级应慎重确定。铁路的等级可以全线一致,也可以按区段确定。线路较长,经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及运量差别很大时

铁路信号工心得体会万能篇和感想 对铁路信号工的认识(九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