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心得体会学生范本 我的家乡传统文化心得体会(9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家乡文化心得体会学生范本一
家乡的红叶,主要是乌桕树的叶子,到了深秋,红色便成了家乡的主体色调!
家乡多乌桕树,本地人称这种树为木梓树或者油梓树,果料呈白色,入冬以后,那白色的籽便从酱色的果苞里绽露出来,微微的细粒儿,星星点点地挂在树枝上有的密密麻麻地布了满满一层,白得耀眼,光滑得可爱。以前,家乡人用它制做梓油,作照明之用,它还是一种珍贵的润滑剂,可足见其价值之高,因为家乡的乌桕树之多,遍布所有的乡镇,在全国尚属首位,因此,把它作为县树。
到了秋天,乌桕树的叶儿开始泛红,最先透红的是树的底层的叶子,是黄里透红,黄色之中有微微的红色,有一些小一点的乌桕树,红得要稍微早一些,红黄青绿相间,色彩纷呈,很有韵味。
随着季节的深入,到了深秋时节,乌桕树的叶子便开始从底层一直红到树梢之上,而且持续的时间达两三个月之久,一直到深冬,红色的树叶便渐渐地变成微黄,深黄,最后直到慢慢地从树上飘落下来,树上便呈现出满树白色透明的乌桕籽。
今年的双节长假,我有幸到各乡镇去转了一趟,徒然发现靠近南边的几个乡镇的乌桕树叶儿已经开始泛红了,虽然还不是透红,但有的树叶已经是红色占了优势,我有了不小地惊喜,原来,这乌桕树,也与地域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南边乡镇的气候稍微暖和一些,乌桕树的叶子就相对要红得快一些,这与我以前的判断是大相径庭,也让我疑惑不解:怎么南边的树叶反而比北边要早红呢!
但不管怎么说:秋叶还是红了,尽管是青里透红,同样也惹人注目,也给了我不小地惊喜!
到了深秋时节,家乡漫山遍野的乌桕树就会红透一片,如霞落坡,如火腾跃,一堆堆,一簇簇,燃烧着,升腾着,煞是好看。你进入山中,便会被眼前的美景所迷惑:红霞飞舞、红绸飘动、红浪翻滚,置身于这红色的海洋之中,如入仙境,如入梦境,看不透,观不尽,赏不完,品不够的诗情画意,仿佛自己也成了画中之人,仿佛自己也成了这画意诗情的一部分,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每到这个季节,家乡的四姑北山村便会招来成千上万的赏秋人,他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手里拿着心爱的相机,走在密密的乌桕树林里,拍个不停,照个没完,赞叹不已,留恋忘返。走进这美丽迷人的境地,真的可以忘记忧烦;沉入其中,真的可以陶冶情操,愉悦心身,让心灵与自然贴近,的确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家乡美景,红叶写意,红叶传情,这寻秋赏秋的机遇真的不能错过,每年到这个时候,我总要到四姑北山的万亩乌桕树林里转转,看秋色,观秋景,赏红叶,摄取一片秋意,满载而归,回来的时候,还忘不了拾取几片红叶带回家,夹在书页之中,让这美丽迷人的秋天在心里永驻。
今年的11月上旬,家乡首届“红叶艺术节”将在四姑北山村隆重举行,这又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日子,又将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时刻,到那时,我将带上心仪的相机,和色友们一起去北山寻觅秋意,摄取秋色,一定要多拍几幅迷人的秋日红叶图。
我深深地爱着家乡的秋景,深深地爱着家乡的红叶!
推荐家乡文化心得体会学生范本二
我的家乡集美是个文化气息浓厚的侨乡,这几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关于家乡的故事数不胜数。
十一年前我出生在集美医院。那时的集美医院很小很旧,门口都是黄土,车子一开,灰尘就飞扬起来,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很不利。现在集美医院搬到了景色优美的“古龙明珠”旁,它与第二医院合并,成为岛外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为集美,海沧和杏林等地的居民提供了现代化,高效率的优质医疗服务,缓解了岛外居民看重病难的现象。农村户口也人人参保,使老弱病残的农民都能享受到国家福利,有病能及时得到诊治,得以恢复健康,延续宝贵的生命。集美长寿的老人越来越多,都生活得舒心安心。
小时候,我住在凉爽的海边,那时很多邻居都是讨海的渔民,他们常常去海边捕鱼捉蟹挖花蛤,还在海边养了很多海蛎,所以我顿顿饭都有鲜美的海鲜吃。现在海被填了一部分,沙滩也被改造成坚硬的陆地,在那里盖了“嘉庚纪念馆”。集美又多了一个旅游纪念区,与集美鳌园,嘉庚公园,归来园,嘉庚故居交相辉映。听奶奶说她小时候去拔猪草时偶遇华侨领袖陈嘉庚,他就问奶奶有没有在上学,还要拿点钱让她去上学念书。
集美以前只有一间小学,它是集美小学,后来又建了一所很漂亮的小学“集美二小”。我来到集美大学,总校区高楼雄伟的气势深深吸引了我:现代化的建筑却又不失集美文化的气息。看到这些,我会不禁向往离我还很远的大学生活。我知道集美学村是由集美师专,集美财专,集美航专,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组成,它们都是陈嘉庚始创的,集美以学村而享誉世界。
集美这几年盖了很多商品楼,高楼带上了电梯,还有物业管理,楼下有游泳池,有小区建设——亭台楼榭,绿地花草树木金鱼池。以前的集美大都是三层楼的小楼房,每户人家自盖的,现在都翻建成一幢幢更洋气的“小别墅”。
集美的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很快。这几年吸引了很多台商外商来此投资,集美北部工业区,风景秀美的园博园,使集美从一个淳朴的渔村转变成工业,旅游业都发达的城市。
集美人都是热心肠,一家有困难,家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搬家时邻居们都会来帮忙;一户人家有人生病了,大家会来看望;有人房子重新装修邻居就会请他们住到家里来……
集美大桥通车后,交通便利促使人们更愿意住到污染少,车流量小,海鲜丰富的集美来。集美人真诚热情豪爽,她们也愿意以开放的心胸欢迎每位来集美的客人。
我爱我的家乡集美,我为作为集美人而骄傲!我相信集美的故事会随着集美的变化越来越精彩!
推荐家乡文化心得体会学生范本三
我的家乡在山丹,这里没有江南的青山秀水,也没有杭州妖娆的西湖,更没有惊涛骇浪的大海,但是它是一块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宝地,我热爱这片沃土。
我的家乡山丹是塞上明珠,丝路重镇。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它东邻永昌,西连张掖,南接青海,北靠内蒙。它地域辽阔,山川秀美,物华天宝,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城镇。
这里有人文遗产——大佛寺,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寺外环境优美,山水相依,寺内建筑独特,气势磅礴。在大雄宝殿中就供奉着“镇寺之宝”——坐佛,佛像金光闪闪,栩栩如生,十分雄伟,是世界屋内坐佛之最。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和尚一起去修行,老大到达张掖后看到佛光瑞气,知道这是个好地方,便找借口说:“我困了,在此稍歇片刻,二位师弟请先行一步吧!’’说罢,头枕右手,面西而卧,这一睡竟成了永恒。走到山丹后,老二对老三说:“三弟先走,我在此等候大师兄”,说完就地而坐,再也没有起来。老三到达武威后,还不见二位师兄来,于是就站着眺望。这样就有了张掖的卧佛,山丹的坐佛,武威的站佛。山丹大佛寺历经沧桑,横遭兵祸战乱,但又多次重建,明英宗朱祁镇曾为该寺题名“土佛”,现在被海内外佛教人士誉为“天下第一佛”。
别看山丹是个小县城,它风光独特,充满了神奇,焉支风、马场梦、佛山缘、长城魂,艾黎情,各个都使它名冠天下。朋友们,要想了解我的家乡,请到山丹来!
四年级赞美家乡的作文2我的家乡龙岩永定大溪坑头村,群山环绕,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
有一座古老的桥,一头连着村子,一头通向外界。一条溪水从桥底下流过,溪边的岸上有人在玩耍。河里有几十只鸭子,它们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村子里很多人们住的都是土楼。土楼像一朵大蘑菇,也像一个城堡。这些土楼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方形圆形的土楼,各有不同的建筑造型,一般都有三层楼高。它们具有很高的抗震强度。
我回到老家,住的也是土楼。
回到老家最大的乐趣就是打羽毛球了。从早上吃过饭开始,打到中午,吃过午饭又开始接着打。我打羽毛球,一整天都不会累。而我的对手们却一直换来换去轮流上场。
夏天的傍晚,我们还在打羽毛球,有
家乡文化心得体会学生范本 我的家乡传统文化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