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武汉群众心得体会和感想 关于武汉疫情的感悟和体会(3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疫情下的武汉群众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一新回来了!”这条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武汉的大街小巷,在网络上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榜。陈一新曾担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后调离武汉任中央政法委秘书长,时隔两年,他临危受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中再回武汉,担负起不一样的使命。
陈一新8日赶赴湖北武汉,马不停蹄,立即开展调研,了解方方面面情况。两日来,他都工作到凌晨一两点。考虑到武汉各区一把手工作忙、任务重、时间紧,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陈一新选择通过微信群与武汉干部们“见面”。他在群中强调,当前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应收尽收”的重要指示作为首要任务,明确目标要求,健全责任机制,一手抓鼓舞士气、一手抓严肃问责,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和舆论引导工作,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夺取抗疫斗争的胜利。
在微信群里,陈一新还透露哪些重要内容、提出哪些要求,快来一睹为快!
各位区委书记、区长,同志们:
我是陈一新,又回到你们中间来了(开头朴实直白,给人一种久违的老朋友回来了的亲切感)。虽然因工作需要调离武汉已两年,但我一直心系武汉、“身”在你们“群”中,时刻关注着武汉的发展特别是这次防控疫情的斗争(衔接过渡句,“身”在你们“群”中表述形象、一语双关)。党中央决定:我担任中央指导组副组长,又能与你们一同战斗了(一句话把这次回来的目的、个人心境较好地表达出来了)。现在,武汉“应收尽收”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中央指导组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市指挥部已作出部署(着眼当前工作形势来讲)。我们务必统一思想,坚决贯彻,夺取胜利(表明态度决心)。因这两天大家工作忙、任务重、时间紧,为不耽搁大家抓落实时间,我想借助微信群,在“群”里与大家见面,并就打好“应收尽收”攻坚战,再强调几点要求(注意这里的用语,既传递了关爱、温情的一面,也体现了务实、严谨的作风)。
(正文部分从思想认识、目标要求、责任机制、保障举措四个方面,紧盯防控疫情这个实际来展开,讲得很实、打动人心。)
——思想认识要深化。做到“应收尽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政治任务(从讲政治层面来提领认识,说明落实的重要性)。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武汉尤其牵挂在心。“应收尽收,刻不容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是一道不折不扣要执行到位的命令(传递领袖关怀、阐明责任意义)。能不能做到“应收尽收”,是检验广大党员干部有没有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再次重申强调,讲得很严肃)。做到“应收尽收”,是阻断疫情传播源、打赢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一招(从疫情防控层面来统一思想,说明落实的紧迫性)。“水龙头不关,拖地板再起劲也是徒劳。”(表述很形象,把问题阐述得通俗易懂)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是一句口号,必须落实在“应收尽收、不落一人”的具体行动上,体现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死亡率上(语气坚决严肃,不容置疑)。做到“应收尽收”,是展示武汉干部拼搏担当的重要契机(从检验干部担当层面来动员,进一步激发主动性、振奋精气神)。武汉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武汉加油”正响彻神州大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氛围日益浓厚。在这个紧要关头,武汉干部必须克难攻坚,展现武汉担当、武汉精神、武汉效率(话语有力铿锵,给人一种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舍我其谁的紧迫感)。
——目标要求要明确。对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实行分类收治和隔离留观管理,这是依法科学防控之策,是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的管用之举,必须统筹推进、全面落实,做到360度无死角(既阐明重要意义,也坚定推进决心)。其中,做到对重症患者“应收尽收”,是最紧迫、最要紧的硬任务,是中央指导组部署的重大攻坚任务(紧盯中央要求,突出重点来讲)。安全稳妥全面完成重症患者“应收尽收”,是打好打赢今天这场硬仗的目标要求,是一条底线,是一个军令状,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绝不能拖延,绝不能以种种理由推脱(从打赢硬仗实际,进一步阐述)。各区务必对表对标,争分夺秒,排除万难,奋力夺取全面胜利(在前面两层铺垫阐述基础上,对贯彻执行提出要求)。
——责任机制要健全。做好“应收尽收”工作,既要鼓舞士气,又要严肃问责(亮明观点)。基层干部很辛苦,我们要坚持严爱并举,既要为他们担当拼搏撑腰,也要给他们完成任务压担子(对前面观点进行展开论述,同时引出下文)。我看要建立三项制度(既有前面的态度,也有务实的措施):一是实行一小时通报制度。今天各区每隔一小时要向省市指挥部报告一次进展情况,碰到什么新问题、新难题,都要及时如实汇报。各区对街道也要建立这样的制度,环环紧扣、步步紧逼,绝不能掉链子(两句话两个层级都要这样落实)。二是领导干部下沉包干、靠前指挥机制。市级干部要下沉到区里,靠前指挥,区级干部要下沉到街道,包干负责,与基层干部并肩作战(从市、区两级干部下沉来讲)。三是建立激励问责机制。急事难事看担当。要以结果论英雄,把完成“应收尽收”任务作为考察干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能力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价干部政治觉悟和素质的重要依据,作为干部表彰表扬、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三个作为把结果考评进一步具体化)。对没有完成任务的,要动真格不手软,视情依纪依规严肃问责(严明纪律)。
——保障举措要到位。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带着感情、耐心细致做工作(思想保障,放在第一位讲)。领导干部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勇于担当、敢于负责,走在前列、作好表率(对领导干部作表率提要求)。要统一指挥调度,加强物资保障,强化运转衔接顺畅(讲组织指挥保障)。要加强工作力量,加大机关党员干部下派社区力度,充分发挥政法单位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讲人员保障)。要完善应急保障,做好安全防护,确保干部安全开展工作(讲应急保障)。要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加强舆论引导,落实依法办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机制,依法严肃处理网上谣言,宣传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讲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为防控疫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讲舆论管控层面的保障,六个方面也是下步要抓的六个重点,都不能忽视)。
回湖北武汉为湖北、武汉人民办实事、处理急事,这是我的责任(体现了个人面对任务的实干担当)。我相信,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湖北、武汉人民的团结奋斗,湖北武汉一定能夺取这场抗疫斗争的胜利!(最后一段话,传递了坚定的信心,给人鼓舞、感人奋进)
最新疫情下的武汉群众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同志们:
经市委同意,我们召开全市组织系统和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深入推进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及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盘点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开展中的有益经验做法,分析当前存在问题,进一步落细落实落到位2月10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有关安排部署,持续激发全市组织系统和各级党组织履职尽责的动力、信心和决心,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时刻铭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前面,会议书面传达了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市委晓明书记批示精神,通报了近期市县组织部门联动督查情况,陇西县委组织部就面上的一些经验做法进行了交流发言。下面,结合工作要求和新的形势任务,我重点讲三个方面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第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扛牢政治责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开有关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并发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阻击动员令。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积极作用作出重要指示。1月28日,中央和省委发出通知,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1月29日、30日,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先后发出通知,并于2月3日、4日,先后召开组织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对组织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作出进一步具体安排。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上下同心、辛勤工作,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点上的问题,海文同志已做了详细通报,我就不再一一赘述,所提三点工作建议我完全同意。这里我重点谈一下面上的共性问题,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麻痹松懈。当前,疫情防控正全面处于“战时”状态,“战时”意味着任务超常紧迫、时间超常紧急,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紧张起来、咬紧牙关,坚定战斗决心、拿出战斗姿态、体现战斗作风,心无旁骛投入战斗。特别是全国31个省区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什么叫“一级响应”?一级响应是国家在面临战争和重大灾难时的最高应对级别,这说明事态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人们最大胆的想象。但是,我们的个别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战时”状态和“一级响应”毫无概念、漠不关心、盲目乐观,思想麻痹松懈、抱有侥幸心理,甚至心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大有人在,把
疫情下的武汉群众心得体会和感想 关于武汉疫情的感悟和体会(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