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参观香港馆艾爱国心得体会简短(4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参观香港馆艾爱国心得体会简短一
朝时此处有座定香庵,现已改为石平桥。过了小桥,大家看到公园门口挂着一块“花港
观鱼”横匾,这是著名书法家舒同的手迹。舒同是位老红军,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来到这个公园,各位或许会问,“花港”之名从何而来呢?据志书上记载,从前在西
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麓,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经过此处注入西湖,因名“花港”。至于
“花港观鱼”的名目,源于宋朝。宋时有个内侍官叫卢允升,在这花家山下的花港侧畔
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花园别墅,名叫“卢园”。他在园内广种奇花异草,蓄养了数十
种异种鱼。到了南宋宁宗年间,宫迁画师祝穆、马远等创立西湖十景名目时,就把卢园
也列入其中一景,题名“花港观鱼”。
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公园参观。我们先去看一下右边的碑亭。这个碑亭是在清康熙三十
八年(公元1699年)初建的,到了清同治八(公元1869年)又进行重建。各位请看,
“花港观鱼”四个字是康熙皇帝的手笔,各位细心的团友或许已经发现“鱼”字的写法
跟通常的不一样,是的,鱼字少了一点,为什么呢?原来康熙是信奉佛教的,佛孝最讲
究的是普渡众生,因此他在题字的时候,想到鱼字下面是四个点,而“火”字在古汉字
中也可写成四个点,所以康熙故意在写鱼时少写了一点,表示鱼是在水中畅游,而不是
火中烧烤。大家再来看碑的背面,上有乾隆皇帝书写的诗:“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
身鱼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这块碑的碑阳和碑阴,分别由祖孙两
代皇帝题写,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过去的花港观鱼,只有一池、一碑、三亩地。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分别于1952年和
1955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整修,形成了目前这座占地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的大型公
园。现在我们在浏览花港观鱼时,就好像进入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参观完碑亭,
大家随我再往左边走,只见前面有一座珑玲剔透的湖山石,湖山石后面,是一排苍劲挺
拔的雪松,新建的花港观鱼,就掩隐在这排雪松后面。
现在我们来到这座幽静的竹院,院内这幢画楼,原名小万柳堂,因后来罢售给上海商
人蒋苏盦,谷称“蒋庄”右边的一亭一池,就是当年康熙题景处,也就是原来花港观鱼
的旧址。
穿过竹院,绕过雪松,前面是一片大草坪。草坪周围种填了高大挺拔的雪松和浓密常
绿的广玉兰林带,使之同周围的景区分开,隔离噪声。这种用植物来分隔空间的处理手
法,突破了中国传统的以墙、篱等建筑划分空间格局的形式。草坪北临西里湖,从这里
可远望苏堤烟柳、西山层林。运用借景手法,突破了有限的园界,伸展了园林景色。草
坪西侧,种、植了一棵红杉树,红杉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访华时赠给我国的礼
物,周总理决定把红杉树苗种在杭州,花港的这一棵,是经培育后为纪念周总理而栽种
的。
草坪一角的假山叠石上建有一阁,就是藏山阁。这里原来属于红栎山庄,即高庄内的
庭园小品,建筑古色古香,毁于抗战期间,现在仅存的是这座玲珑剔透的假山和山上的
鸥渡亭。
花港观鱼在景区的布局上,根据自然地形,不是采用主轴线的导游方式,而是采用不
规则的景区组合,将游客引向主景区。它的整个布局是由牡丹园、红鱼池和松林湾后面
的花港三个部分组成。
最新参观香港馆艾爱国心得体会简短二
坐落清水湾大澳门的湛山寺,背靠青山,面对大海,环境优雅,风光绮丽。从彩虹地铁站乘坐往大、小清水方向公共汽车,即可到达。湛山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僧侣坐禅念经的地方,有佛堂、舍利塔、居士楼、功德堂等;另一部分是大雄宝殿及安老院。
两地名寺
香港湛山寺与青岛名寺湛山寺同名,盖皆因缘於一代大德倓虚大师之故。倓虚大师,俗家名王福庭,四十岁出家,在宁波观宗寺受谛闲法师传具足戒,并於佛学研究社习天台教法。後曾於营口建楞严寺、哈尔滨建极乐寺、长春建般若寺、青岛建湛山寺等。而且所建寺院,均附设佛学院,培养僧才无数。又屡於东北讲经-,天台一宗盛弘於北方,倓虚大师实居功至伟。1949年,在叶恭焯居士和乐渡法师等支持协助下,倓老来港主持-精舍,并於舍内设立“华南学佛院”,此为香港首间僧校,所培养之僧才,对香港日後佛教的发展影响极大。今香港湛山寺开创者宝灯法师亦为学佛院首届毕业学僧之一。
宝灯法师在倓老往生後,发愿修建道场,纪念恩师。1964年,他一呼百应,得名人何英杰、邵逸夫、安子介、田元灏等居士捐助。在众多护法及信众热心赞助下,购置清水湾大澳门山地一幅,根据青岛湛山寺的建构,辟地开山创建了香港湛山寺,并於寺址内选取佳地修筑倓虚大师舍利塔,面海靠山,灵秀青葱,环境极佳。
秉乘倓老遗教,宝灯法师除建立湛山寺外,还致力於教育及安老事业等的社会工作。1966年,洗尘法师当选为僧伽会会长,宝灯法师为副会长。1969年创办佛教书院於九龙福华街。1970年於九龙医局街自置校舍,1971年将自置校舍改建为七层大楼,佛教书院易名为能仁书院。洗尘法师出任校监,宝灯法师为副,洗尘法师於1993年5月圆寂後由宝灯法师继任僧伽会长兼任校监,继往开办有慧文中学(原名佛教英文中学)後迁址大埔马窝山改为慧文中学,又将荃湾九咪能仁书院副校迁往屯门改名为慧远中学。此外,在七十年代初创办慈德安老院於湛山寺畔,现宿老人六十余位。
宝灯法师在推动佛教发展方面亦不遗余力。在1992年至1997年,他共用了一千万元支持内地十三间寺庙重修。包括甘肃大象山的永明寺;崆峒山的0寺;河北的净莲寺;山西的华严寺、三圣寺、观音寺、千佛寺;内蒙古的甘露寺;山东的法华寺等等。为培养僧才,宝灯法师又支持中国学佛院复办经费,功德无量。
宝灯法师广结善缘,深受各方崇敬。湛山寺因而不乏珍贵文物,如宋朝的牙雕十八
最新参观香港馆艾爱国心得体会简短(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