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圆柱和圆锥心得体会一年级范文 圆柱和圆锥的心得体会(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1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圆柱和圆锥心得体会一年级范文

在复习导入阶段,首先通过唐老鸭和米老鼠的竞赛,引入同学对圆柱的初步感知,然后通过出示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导入课题,使同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同学对新知识是好奇的。在教学新知识时,让同学亲自动手去摸一摸、比一比,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同学多角度、多形式地表达自身的思维过程,整体地感知圆柱的特征。在讨论圆柱的侧面时,设置悬念,先让同学猜一猜:“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会是一个什么图形呢?”通过猜想再进行验证,同学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认识到长方形与圆柱侧面积之间的关系。把教学重难点化繁为简,化笼统为具体,并把“观察、猜测、操作、发现”的方法贯穿始终,既加深了同学对圆柱各局部名称和特征的认识,又有效的培养了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练习阶段,我设计了针对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在形式、难度、灵活性上都有体现。判断题有利于检查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的填空题进一步锻炼了同学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充沛利用圆柱形实物,让同学自身去动手观察,认识了圆柱的特征,并利用课件辅助教学,使同学对圆柱的特征有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同学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缺乏:如在认识圆柱上下两个底面完全相同时,同学不能说出验证的方法,也没有时间让同学去动手操作验证;在学习圆柱的侧面展开与长方形各局部的关系时,同学对知识理解比较困难,演示不直观。

总之,在这堂课中我丰富了自身的教学经验,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这样的活动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吸取经验教训,弥补自身的缺乏,更好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

关于圆柱和圆锥心得体会一年级范文

单元总目标:

1、认识圆柱、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2、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意义。会推导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公式,认识进一法取近似值,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以及空间观念。

5、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有条理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单元难点:

(1)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

(2)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

(2)利用圆柱体、圆锥体等底等高条件下的关系解有关复杂应用题。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充分运用直观教具,进行割拼演示、实验,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导出计算公式和有关概念。

单元难点的剖析:

(1)表现为:学生难于想到把一圆柱体的立体图形转化成什么图形来研究。怎样把它转化。

原因:圆柱体和长方体在表面看来并没有什么联系。并且学生还很难由圆与圆柱的联系,而想到圆能转化成长方形来研究,圆柱就可以转化成长方体来研究。

解决策略:首先回忆研究圆的面积计算时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如何剪拼成了这个学过的图形?借助多媒体课件把一个个完全一样的圆形堆成一个圆柱体,通过这个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行猜想:圆柱体能剪拼成什么图形,请学生试试看。

(2)表现为:对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容易获得,但学生对已知r或d求侧面积的问题,学生转不过,容易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而对表面积的计算,由于表面积公式中涉及的公式较多,学生往往不小心就弄混公式。

(3)表现为: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会用错公式,如:求侧面积的求成了表面积,求体积的求成了表面积等。

原因:学生可能对概念、公式记忆较熟,但在具体的问题环境下用错公式。主要还是学生对概念的感知不够。

解决策略:

(1)为新课教学做好准备,充分复习好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借助实物多让学生感知概念的意义,不能死记硬背,要能用自己话说清楚。特别对中下生应多结合实物或图形指出问题要求的部分。

(3)公式一定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到推导过程中,不能把公式直接交给学生。

(4)学生自备圆柱体形状的物体,每节课的新课铺垫、例题教学、或是练习讲评都借助于具体的实物,让学生一边口述、一边指着实物来说,加强感知。

单元策略:基于本单元是研究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教学中主要采用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等直观手段辅助教学。多让学生参与获得公式或经验。如:圆柱体展开图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体的体积计算。

错例的估计和采集:概念辨析题:(1)一只铁皮水桶能装水多少升是求水桶的。(2)做一只圆柱体的油桶,至少用多少铁皮,是求油桶的(3)做一节铁皮水管,要多少铁皮是求水管的(4)给个圆柱体的花瓶包装在盒子里,需用多大的盒子是求花瓶的

分析及策略:这些属于概念不清的问题,因为这些知识点本身有联系又有区别,所以易混,因此教学中重点在新授中注意让学生多体验、多感受。还要在综合练习中加强对比,沟通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解决问题:(1)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直径是2米,高是0.5米,如果每立方米是800千克,这堆沙子一共多少千克?写出基本关系式再解答

(2)有一个礼堂内有8根直径是50厘米、高5米的圆柱形的柱子,用了8千克的红色油漆粉刷,每平方米需用多少油漆?写出基本关系再解答

分析及策略:此类型的错误主要是公式用错,原因还是对概念不清,解题思路不明,因此,教学中在保证理解概念的前提下多让学生讲思路、强调解答步骤的书写要有条理。

有关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混合题:(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的体积的,圆柱体体积比圆锥体体积多,圆锥体积比圆柱体少。

(2)一个圆柱体积是96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底高的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少立方厘米。

(3)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它们体积之和是36立方分米,圆柱体积比圆锥大立方分米。

分析及策略:此类型题的错因主要是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只是一个圆锥体积公式的获得过程,是停在表面上的认识,并没有真正通过实验过程对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的关系弄清楚。因此这个推导过程中应让学生把两种几何体的体积关系,能反说、正说、比多少等都能说清。

练习题的分析:重点讲解的题目:39页第10题(重点说明生活中常说的圆柱体的长也就是数学意义上的圆柱体的高)。40页的13题(体积公式与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即利用底面积一定时体积和高成正比例的关系来确定两个圆柱体体积的比,求出第二个圆柱体的体积,最后求出它们的差。)45页的第6题(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第8题(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11题(由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1:3,那么现在它们的比是1:6,底是相等的那说明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2倍,于是圆柱的高是9.6。实际上是圆锥与圆柱体积关系的灵活应用。)

课时安排:1、圆柱的认识31页至33页及例1

2、圆柱的表面积33页例2--例3

3、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36页例4及补充一道已知r求v的例题。

4、认识圆柱的容积37页例5

5、圆柱有关公式的对比练习39页8、9(增加不同位置类型的圆柱体)39页7、10

6、圆锥的认识41页

7、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42页至43页例1

8、圆锥体积的应用43页例2

关于圆柱和圆锥心得体会一年级范文

教科书第21-22页,练一练1、2题、练习六1-2题。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2、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探究计算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圆柱形状的罐头,外面有可以展开的商标纸。

1、预习课本第21-22页的例2、例3。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在作业本上完成第22页练一练第1题、第2题。

一、预习效果检测

1、圆柱的侧面积=

2、什么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

4、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1

1、出示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罐头的侧面贴了一张商标纸。

问:你能想办法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⑴拿出圆柱形的罐头,量出相关数据,在小组中讨论。

⑵交流:你们是怎么算的?

沿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商标纸,量出它的长和宽,再算出它的面积。

⑶讨论: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中哪个面的面积?

观察一下,展开后的长方形商标纸的长与宽,与圆柱中的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2、出示例1中的罐头。

⑴师:这个罐头的侧面也有一张商标纸,如果不展开,能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测量什么数据比较方便?

⑵出示数据:底面直径11厘米高:15厘米

⑶学生算出商标纸的面积。

⑷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如果知道的是底面半径,怎么算呢?

3、小结:算商标纸的面积,实际上就是算圆柱的侧面积。

追问:怎么算圆柱的侧面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4、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的圆柱。

⑴问:如果将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⑵让学生算一算后交流。师板书:

长:3.14×2=6.28(厘米)宽:2厘米

⑶圆柱的两个底面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是多少厘米?

板书:直径2厘米半径1厘米

2、引导画出圆柱的展开图。

⑴这个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

⑵如果要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要画哪几个图形?分别画多大?

⑶在书上方格纸上

圆柱和圆锥心得体会一年级范文 圆柱和圆锥的心得体会(9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