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戍边战士心得体会实用 西藏戍边战士心得体会实用手抄报(4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西藏戍边战士心得体会实用一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入分析可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式,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深刻分析新时代西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提出并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西藏工作的内在规律,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是对我们党治藏稳藏兴藏成功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西藏工作的集中体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做好西藏工作,关键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统领,将“十个必须”贯穿到西藏工作各方面各环节。
加强党对西藏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强调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凸显了党的领导在西藏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几十年来,正是在党的领导下,西藏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实现了由贫穷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脱贫壮举。历史充分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就没有西藏各族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新时代,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西藏各族人民才能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和荣耀,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加强党对西藏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使“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在党员、干部内心深处扎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为支撑,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多渠道培养、多地区交流、多岗位锻炼,让对党忠诚、反分裂斗争立场坚定、作风正派、熟悉民族宗教政策、善于驾驭复杂局面的干部不断涌现。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让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愿意进藏、长期建藏。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严守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底线,教育广大党员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反分裂斗争的桥头堡、民族团结的工作队、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并不能自然带来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深入排查各种风险隐患,坚决把影响稳定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西藏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必须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推动出台地方性法规,善于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举措办法用法治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健全符合西藏实际、好用管用的社会治理模式和制度保障体系。深化正面宣传教育,进一步向各族群众讲清楚“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凝聚维护团结稳定、反对分裂的思想共识,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反分裂斗争,自觉通过合理合法方式主张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以实际行动践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推动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着力提升国际话语权,有序扩大对外开放,让更多的外国政商人士、专家学者认识和了解真实的西藏,增进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当前,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深入,与内地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共同性、一致性日益增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全过程,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应着力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各种方式让各族群众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认识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优秀文化都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得到尊重、传承、发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人员双向交流,推动西藏籍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就业生活,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典型,在全社会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氛围。
不断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我国宗教工作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的科学论断。藏传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藏传佛教领域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寺庙和僧尼遵法守戒、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某些方面还未完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要以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增进“五个认同”、有利于团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有利于藏传佛教健康传承、有利于减轻信教群众负担为标准,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要加强“导”的工作力度,增强“导”的工作本领,加强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藏传佛教知识学习培训。引导信教群众移风易俗,普及现代教育和科学技术,打开群众视野,帮助群众树立美好生活信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支持深化教规教义阐释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中华文化的浸润,深入挖掘教规教义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健全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坚持独立自主自办、不受境外势力操控,牢牢掌握寺庙管理领导权。完善寺庙僧尼入寺、学经管理、财税监管等制度,探索建立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机制,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强宗教人才培养,坚持“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创新培养模式,完善藏传佛教三级学衔制度,优化宗教人才的层次和结构,既培养一支规模适当、质量过硬、梯次合理的基层教职人员队伍,也培养一些大德高僧。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优化发展格局为切入点,以要素和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制度机制为保障,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新发展理念与西藏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加快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指引。对于西藏发展,中央在地区生产总值方面没有硬性要求,但对经济发展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有明确要求,这就是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巩固脱贫成果。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特别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帮扶。重点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围绕川藏铁路建设等项目,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多团结线、幸福路。关键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实行15年免费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底线是不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准确把握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的影响,促进生态保护同民生改善相结合,更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共建良好生态、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环长效机制,把建设生态文明转化为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022西藏戍边战士心得体会实用二
西藏作为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始终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特殊关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召开6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引西藏大地持续发生深刻变化、接连开启崭新篇章。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把握全局,全面总结了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十个必须”,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为治藏稳藏兴藏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重要政治任务,深刻理解把握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使之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长期坚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定不移维护核心、凝聚人心、服务中心,努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屋脊落地生根,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祖国边疆开花结果。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我们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明确的政治准则和根本的政治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西藏工作全过程,讲政治、顾大局,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的号令和指挥。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把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有机融入党的组织生活,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关心下,西藏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等实践成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运用和体现到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我们要深刻认识凝聚人心对实现西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极端重要性,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共同奋斗。
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讲好西藏故事、西藏历史,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要安排党员干部带头下沉、深入基层,与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让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守望相助、齐心奋斗,团结和带领各族群众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凝聚起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磅礴合力。
<>
围绕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推动从严管党治党走深走实,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建设。我们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把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作为引领各项工作的旗帜和方向,做到中央有部署、我们有落实,党委有要求、我们有响应,党委有指示、我们有行动。
要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抓好“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在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等重点工作上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我们要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攻坚行动,实施边境党建红色长廊工程,发挥好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要着力建设高素质治边稳藏干部和人才队伍,强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集聚爱国奉献扎根西藏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为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22西藏戍边战士心得体会实用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林芝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直白县过去,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怀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冰封雪冻,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条长长的湿舌,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最险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一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公里的河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还无人能够通过,其艰难与危险,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由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环境恶劣、灾害频繁,构成人们很难跨越的屏障和鸿沟,其落后与闭塞,使墨脱成了高原上的“孤岛”、远离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至今少有人涉足。1994年,我国科学家组成一科学考察队,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才揭开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神秘面纱的一角。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基本特点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它令世界瞩目和惊叹,令中国为之自豪和骄傲。
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1998年10月19日,人类首次徒步穿越世界最大峡谷。1998年10月28日,中国科学家正式确定大峡谷入口位置。
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滔滔大河突然转了一个直角,令人惊叹不已,叫人不可思议。门巴族向导说:“那是雅鲁藏布江在追赶弟弟妹妹呢!”传说冈底斯神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叫雅鲁藏布江、老二叫狮泉河、老三叫象泉河,小妹叫孔雀河。有一天,冈底斯把他们叫到跟前说:“现在你们都长大了,‘好儿女志在四方’,正是你们闯荡天下、开阔眼界的时候了。”于是四兄妹各自奔流而去。老大雅鲁藏布江流到这里的时候,思念起弟弟妹妹。当天上的苍鹰告诉他弟弟妹妹都向南边流去以后,雅鲁藏布江焦急万分,立即卷起巨浪,拐了一个弯,向着印度洋方向匆匆忙忙呼啸而去,于是便形成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据科学考察得到的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它又长又深又窄,全长504.6千米,两侧高峰与谷底的相对高差达到6009米,最窄处宽度仅二十几米,可以隔着峡谷交谈,但从这边走到那边最少也要三天。它的激流至今没有一人敢于漂流,它的谷底至今没有一人能全程穿行。人们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在于它为印度洋的水汽穿越喜马拉雅山提供了通道。大峡谷之外,荒山秃岭,雪山高原,翻过山口进入大峡谷地区,顿然是另一番景象。谷底是奇花异草、亚热带雨林,山坡上生长着温带的常绿阔叶林,峡谷的高处则生长着松柏等寒带的针叶树。大峡谷的两边可以说是垂直的自然博物馆。青藏高原60%~70%的生物物种集中在这里,仅杜鹃花就有154种。在茂密的森林、灌木丛和草甸间,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在大峡谷的台地边,不时能见到藏族和门巴族同胞的木屋。河谷平原上,黄色的油菜花、紫白色的豌豆花,镶嵌在绿浪翻滚的青稞地里,好似一幅精美的水彩画。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许多河段两岸岩石壁立,根本无法通行,所以至今还无人全程徒步穿越峡谷。相比其他三条大峡谷,谷地中都有路相通;科罗拉多大峡谷,游人可乘牲畜在谷地中穿行游览;科尔卡大峡谷,游人可徙步沿谷地旅游;喀利根德格大峡谷,谷地中村庄星罗棋布,沿谷地的小路是当地发展徒步旅游的主要路线。就水道而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段,河水平均流量达4425立方米/秒,远远超过67立方米/秒的科罗拉多河和另外两条河流,其河流流速高达16立方米/秒,水流湍急,这是因为雅鲁藏布江从接近大峡谷入口水面海拔2910米跌落到流出西藏自治区155米,只有500多千米的距离就跌落了2755米。跌水相连,至今未有人能漂流进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其水流的险恶程度也远在诸峡谷之上。
整个大峡谷的自然景观可以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秀甲天下”概括。谓其秀甲天下,主要是指无论在秀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都独领风骚。就广度而论,大峡谷是山秀、水秀、树秀、草秀、云秀、雾秀、兽秀、鸟秀、蝶秀、鱼秀、人秀、村秀……不仅如此,大峡谷的秀还有其深远和雄伟的内涵。例如大峡谷之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溪流、帘帘飞瀑直至滔滔江水,固态、液态、气态、雪花、溪流、大江、秀丽深入到水的各种形态、各种尺度规模。而从力度来看,数百米的飞瀑,16米/秒的流速,4425立方米/秒的流量,其力度甚为壮观。再如大峡谷之山,从遍布热带季风雨的低山一直到高入云天有皑皑雪山无一不秀;茫茫的林海及耸入云端的雪峰给人秀丽的感受更如神来之笔。生于斯长于斯的众多的生灵,更以其独特的形体和生命的活力迸发出秀丽的光彩。
雅鲁藏布大峡谷使全球热带气候北移了六五百千米,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大的降水区,是全球抬升最快的地区。
20xx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分别是:雅鲁藏布大峡谷、金沙江虎跳峡、长江三峡、怒江大峡谷、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太鲁阁大峡谷、黄河晋陕大峡谷、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太行山大峡谷、天山库车大峡谷。
200xx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中国地理学会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百年、我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百周年之际,共同发起了“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的评选活动[1]。其中就包括1994年雅鲁藏布大峡谷论证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雅鲁藏布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整个峡谷地区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错在一起,环境十分恶劣。许多地区至今仍无人涉足,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是地质工作少有的空白区之一。雅鲁藏布江下游,江水绕行南迦巴瓦峰,峰回路转,作巨大马蹄形转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峡谷。
1994年,中国科学家们对大峡谷进行了科学论证,以综合的指标,确认雅鲁藏布干流上的这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0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1880米,长400公里)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全球为之轰动。
1998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峡谷的科学正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罗马字母拼为yarlung zangbo daxiagu。
1991和1993年,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先后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探险考察。1994年刘东生等论证确认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峡谷,峡谷全长496.3公里,最深处5382米[2]。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2133米,长370公里)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长90千米),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全球为之轰动。
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因此,大峡谷地区的地质调查是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是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的主力军之一。1999年以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西藏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项目和青藏高原空白区地质填图、青藏铁路沿线资源矿产基地调查评价、西南三江有色金属基地调查评价项目中的部分子项目。其中在大峡谷地区开展的1:20万波密幅、墨脱幅区域地球化学测量项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被科学界称作是本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发现之一。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间,众多学科的中国科学家曾先后8次进入该地区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
1998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由科学家、新闻工作者和登山队员组成的科学探险考察队,历时40多天,穿行近600公里,在深山密林、悬崖陡峭、水流湍急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开展了异常艰辛的科学探险考察活动,获取了大量科学资料,领略和探索了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奇观,实现了土著居民以外的“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壮举。
在40多天的徒步穿越考察中,有关专家在大峡谷地区精确测绘了大峡谷的深度和谷底宽度,掌握了极为重要的实测数据。地质、水文、植物、昆虫、冰川、地貌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和数千种标本样品,为大峡谷的资源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此次考察中不仅确认了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存在的瀑布群及其数量和位置,而且发现了大面积濒危珍稀植物——红豆杉、昆虫家族中的“活化石”——缺翅目昆虫。
科学考察证实,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是“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生物资源的基因宝库”。同时,大峡谷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现象多种多样,堪称罕见的“地质博物馆”。
雅鲁藏布大峡谷对世人有着神奇的魅力,独特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祖国的珍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后,大峡谷地区的科学考察、资源勘测工作正式列入议事日程。1999年中国地调局面向全国公开招标,拉开了该地区大规模、深层次、全方位的资源大调查序幕。河南省地调院以其在西藏十余年奋战的良好信誉和高原工作经验及雄厚的技术人才优势,在众多竞标者中一举夺魁,承担了国家地质工作重大专项——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核心部位《1:20万波密幅、墨脱县幅区域地球化学测量》。
河南地调院38名地质工作者组成的赴雅鲁藏布大峡谷科考队自20xx年3月20日出征后,发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克服了许多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大峡谷全区进行了网格式全面考察。他们行程26000余公里,完成测量面积7938平方公里,系统采集各类地球化学样品2102件,测试分析化学元素达42种之多,获得基本数据63252个,首次获得了程度最高的地质资料。这是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大峡谷进行大规模、深层次、网格式、系统性地质大调查的国家级科学考察。
通过考察,新发现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因。并初步查明了大峡谷地区生态地球化学背景,为防治地方病,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及制定大峡谷护开发规划提供了依据。
河南地质健儿在圆满完成科考任务的同时,还拍下了4000余张大峡谷风景照片、工作照片和数十盘珍贵录像资料,并从中筛选出精华部分,编辑出版了《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精美画册。画册真实记录了地质科考队员在大峡谷的生活、工作情景和大峡谷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景观,以地质队员特有的眼光从艺术角度对大峡谷地区的科考报告作了重要补充。
雅鲁藏布大峡谷为aaaa级景点
2022西藏戍边战士心得体会实用四
西藏作为一个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特殊关怀,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召开了6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引导西藏大地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开始了新的篇章。在中央第七届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审查时势,把握全局,全面总结了中央第六届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阐释了新时代党的西藏治理方略和西藏工作指导思想,提出了十个必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措施,为西藏治理稳定西藏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深刻理解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理解核心要义和精神本质,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长期坚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理策略,坚定维护核心,凝聚人心,服务中心,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屋顶扎根,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治理稳定重要论述,新时代党的治理策略在祖国边疆开花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西藏工作,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我们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始终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明确的政治标准和根本的政治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西藏工作的全过程,讲政治、顾大局,一切行动都要听从党中央的命令和指挥。坚持不懈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始终将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的战略思想纳入干部教育训练的必修课,有机地融入党的组织生活,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西藏发展取得的历史成果和发生的翻天复地的变化等实践成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加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
<>
习近平总书记说:西藏的工作必须以保持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重点和重点。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铜墙铁墙。我们要深刻认识聚集人心对实现西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极端重要性,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建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引导各族群众加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而奋斗。要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讲中华民族故事,讲西藏故事,讲西藏历史,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青少年心中。要安排党员干部领导下沉,深入基层,与各族大众同居,同工同学,在交流、交流、交流中协助,团结和领导各族大众感受党的恩情,听党的话,与党一起走,团结构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雄伟合力。
<>
围绕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高质量发展
要推进从严格管理党的党深入实践,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建设。我们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强有力领导下,始终以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为领导各项工作的旗帜和方向,中央部署,我们执行,党委有要求,我们有反应,党委有指示,我们有行动。关注发展不平衡不足的问题,抓住十三五的收官、十四五的开局,巩固消除贫困的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等重点工作,更加下功夫,想办法,永远我们要组织强大党的组织体系,大力整顿软弱的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垄断行动,实施边境党建红长廊工程,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要塞的作用和党员先驱模范的作用。我们要着力建设高素质治边稳定藏干部和人才队伍,加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聚集爱国献给扎根西藏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为推进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
西藏戍边战士心得体会实用 西藏戍边战士心得体会实用手抄报(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