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骗班会的心得体会实用 防诈骗的班会心得(4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有关反诈骗班会的心得体会实用一
短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有关电信网络诈骗的部分。以情景剧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大学生容易受骗的几个情景,揭露了电信网络诈骗中的几个常用的手段:
1、被冒充“公检法”部门的人进行欺诈、谎称学生在学习和实习工作中被卷入买卖交易信用卡等金融类犯罪案件中,为确保安全,需要将本人的存款全部转移到一个“安全账户”中。并且频频催促当事人尽快通过微信或去银行尽快完成转账。
2、在网络上进行恋爱交友,在确立一定的关系之后谎称自己有发财致富之道,或者投资失利需要资金等理由,要求当事人向其进行转账。
3、在游戏平台号称有“以一代百”的充值平台和方式,要求玩家绑定银行卡,并在充值时限定最低额度发起交易请求。
4、欺骗大学生进行“刷单”活动,由小及大,要求当事人进行转账。
5、冒充平台客服号称大学生是其平台上的注册用户,或让当事人误以为自己的身份信息遭到了冒用,要求当事人在平台关闭之前进行交易退款清空额度。
以上五种行为皆是生活中大学生常常遇到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在看完视频之后,我感到又气愤又心痛。气愤的是在我们身边总有人不思进取、通过不正当乃至违法的行为去骗取他人的利益;心痛的是作为大学生,我们大多同学还没有能够完全地经济独立,也有同学通过课余兼职来赚取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被骗,不但会遭受经济上的财产损失,更是对大学生心理上的打击。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首先,平时遇到打来的陌生电话,尤其是来自陌生地方的电话尽量都不要接,如果接到号称是“公检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一定要意识到我国的“公检法”部门是不会通过电话或者网络方式来办案的,也不会通过qq或者微信发送证件和案件文书这样的重要文件,更没有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如果实在把不准情况虚实,也可以向相关机关打电话仔细询问合适或者举报。
其次,不要轻信自己在网络上交到的朋友,尤其是在对方提出借款、投资等交易请求时一定要谨慎,更不要在网络平台上轻易进行贷款。
再次,在进行游戏充值时,一定要选择官方正当的、经过安全验证的平台,不点击网友发来的交易请求和陌生链接、不绑定银行账户。当然,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游戏充值时也要量力而行,不沉迷与游戏中。
另外,如果想要在课余时间从事一些兼职活动来赚取零用钱,一定要选择正规机构或者门店,不从事“刷单”活动,尤其要注意,“刷单”的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
最后,一定要意识到在我国办理金融业务是不可能“只需要简单信息验证”就能通过的,如果有人冒充某app客服来电说需要进行交易退款清空额度,不要相信,更不要向其所提供的账户进行转账,保护好自己的财产。
在第二个部分,视频向我们简要介绍了上海市学生资助政策,这主要是在提醒我们:国家对于我们的学业是给予支持的,我们可以通过正规途径获取国家的资助,或者进行勤工俭学减轻家庭负担。不要贪图利益而去从事一些不正规的、类似于“刷单”等活动,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更会违反法律,做出不正确的行为。
希望大家都能够提高警惕、擦亮双眼,明辨是非,不上电信网络诈骗的当!也希望犯罪分子能够早日改邪归正,换社会一份安定。
最新有关反诈骗班会的心得体会实用二
2016年8月21日,徐玉玉因被诈骗电话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一个即将进入大学校门,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少女,却因为一个诈骗电话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样的事情让闻者流泪,见者伤心,痛心、惋惜、愤怒……我们很难描绘此刻内心复杂的感受。电信诈骗,何其毒也!毒到泯灭人性,毒到伤天害理!
一个和我们年纪相仿的祖国花朵就这样凋零了!而杀死她的元凶——“网络电信诈骗”却依然逍遥法外;依然潜伏在我们身边,时刻都想危害我们。那我们不禁会问“网络电信诈骗”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危险?又怎样识别和防止“网络电信诈骗”?
“网络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1.“网络电信诈骗”这种犯罪活动的蔓延性比较大,发展很迅速。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地毯式地给群众发布虚假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布范围很广,侵害面很大,所以造成损失的面也很广。
2.“网络电信诈骗”的信息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一开始只是用很少的钱买一个“土炮”弄一个短信,发展到英特网上的任意显号软件、显号电台等等,成了一种高智慧型的诈骗。从诈骗借口来讲,从最原始的中奖诈骗、消费信息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汽车退税等等。犯罪分子总是能想出五花八门的各式各样的骗术。就像“你猜猜我是谁”,有的甚至直接汇款诈骗,大家可能都接到过这种诈骗。这种刚开始大家也觉得很奇怪这种骗术能骗到钱吗?确实能骗到钱。因为中国人很多人在做生意,互相之间有钱款的来往,咱们俩做生意说好了我给你打款过去,正好接到这个短信了,我就把钱打过去了。甚至还有冒充电信人员、公安人员说你涉及贩毒、洗钱等等,通过这种办法说公安机关要追究你等等各种借口。骗术也在不断花样翻新,翻新的频率很高,有的时候甚至一、两个月就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3.“网络电信诈骗”是靠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非常强。犯罪团伙一般采取远程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团伙内部组织很严密,他们采取企业化的运作,分工很细,有专人负责购买手机,有的专门负责开银行帐户,有的负责拨打电话,有的负责转账。分工很细,下一道工序不知道上一道工序的情况。这也给公安机
反诈骗班会的心得体会实用 防诈骗的班会心得(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