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主题研学实践心得体会简短 航天基地研学心得(六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航天主题研学实践心得体会简短一
航天工程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也会逐渐迈大……
早在明朝时期,有个叫万户的人,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的设想是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但不幸的是火箭爆炸了,万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去研究……
当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传遍全世界,中华民族从此拉开了进入航天时代的序幕,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
1990年4月7日21点3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同年7月16日9点40分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前往太空,成功围绕地球飞行十四圈……
2008年,“神舟七号”搭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翟志刚完成首次出舱行走……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这些事件都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在不断飞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已经齐身与强国之中!
航天梦,是一个从古至今的梦,是一个中国梦,这个梦想就在祖国稳步发展下一次次实现了。回想着旧时候的中国,受尽欺辱。但中国没有被打垮,反而强有力的反击了。我们的祖国一次次的向世界证明着我们的强大。我为祖国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描写航天主题研学实践心得体会简短二
下午,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叫“天宫课堂”的直播,让我印象深刻。
在太空需居住半年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这三位航天员给我们带来了神奇的实验,为我们讲解这些实验和地球上有什么样的区别。
在那儿,王亚平老师向我们讲了太空自行车,她先把双脚顶在天花板上,双手放在脚踏板上这样骑。我发现了太空的自行车是用手来骑的,不仅不能走动,还不能控制方向。而在地球上的自行车是用脚来骑的,不仅可以走动,也可以控制方向。
说完太空自行车,王亚平老师还讲到了浮力。原来,在地球上把一个乒乓球放进装着水的杯子里,它就会浮起来。而在太空中失重的情况下做这个,乒乓球只会停在水中。
他们还说了在太空中行走和转身,叶光富老师在太空中行走,只是走了不到一会儿,他就飘起来了。做转动实验用了三个方法,不过只有最后用右手不停地转动才能成功。
航天员们还制作了一个水球,在水球里不断地加入水,水球就会变得越来越圆大。还在里面又加了一个小一点的水球,对着水球看王亚平老师,发现大水球映着的王亚平老师是反过来的,小一点的水球里的王亚平老师是正着的,真是神奇。亚平老师还在水球里加了蓝色的颜料,结果整个水球都变成蓝色的了。再拿一个奇特的压片放进水球里,水球里就出现了一些小小的浅蓝色的水泡。
这次的课我们上得十分开心,我长大也要像这三位航天员老师们一样,为祖国做出贡献。
描写航天主题研学实践心得体会简短三
曾经在多少个白天,我对着蓝天白云放声高歌;曾经在多少个深夜,我迎着清风明月倾诉我的航天梦想。少年时代是如诗如画的岁月,少年时代是放飞五彩斑斓的梦的季节。
——题记
夜,明月夜。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倚窗独坐,仰望苍穹,深邃而又神秘。我思绪万千,月亮上有没有嫦娥?银河系中究竟有没有ufo?黑洞是否真的那么恐怖?它永远深藏着数不尽的奥秘,让我浮想联翩。
古往今来,人们心中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希望能飞向太空,像鸟儿一样遨游。万户实验了,但并没有成功。然而,人们并不因此而放弃梦想。几百年过去了,随着科技的革新,登月的梦想实现了。
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火箭升空的那一刹那,烈焰升腾,大漠震颤。“长征”火箭托举着载
航天主题研学实践心得体会简短 航天基地研学心得(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