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学习心得体会怎么写 留守儿童的感受和体会(5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留守儿童的学习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男:竹编之乡新气象,留守儿童乐哈哈。
女:关爱工程送真情,和谐社会人人夸。
众:我们都是留守娃,献上心中的真情话。
男:我们生长在广阔天地的乡村农家,
女:我们就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向阳花,
众: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勤劳的父母外出打工离开了家。
男:多少次、多少回梦里才能见到爹和妈,
女: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能认得我们这些留守娃……
众:外出创业建“四化”,三年五年不回家。
男:上次妈妈来电话问我功课好不好?有没有听老师的话?
女:他们啊,只能寄回生活费,远在他乡空劳牵挂;
众: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照料不好天真、活泼的留守娃。
男:新阶段、新世纪、教育讲求现代化……
女:新知识、新观念、时代正在向前跨……
众:我们一次一次地呼唤着爸爸妈妈快回家。
男:曾经多少次我们想拉着父母的手,去看看大都市的繁华;
女:曾经多少次我们想依偎在父母的身旁,要问世界有多大?
众:这可真是我们的心里话。
男:我们不能同城里的孩子一样围在父母身边撒娇玩耍……
女:也不能到大都市的贵族学校里比比琴、棋、书、画……
众:我们心里都知道,我们是乡村农家的留守娃。
男: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也演绎过一幕幕危险的童话,
女:曾记得一次在上学路上,小强他贪玩好耍进“网吧”,
众:早退迟到又旷课,期末考试不及格,功课落后品性差。
男:小松迷上了游戏机,欠债太多受欺凌,东躲西藏不回家;
女:小军要显本事大,放学路上爬汽车,头破血流挂了花。
众:身在远方的父母啊,你们可曾想过他?
男:党和政府发号召,组织动员全社会关爱咱留守娃;
女:多少个好老师,校园内外忙奔波,教书育人想办法……
众:庆幸啊,我们生活在这个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男:从城镇到乡村人人关怀咱留守娃,
女: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声势大,
众:我们这些留守儿童啊,个个都是幸福娃!
男:远方的父母放心吧!
女:“两免一补”作保证,老师关爱咱留守娃,
众:是关爱工程把社会和学校变成了我们温馨的家。
男:留守娃搬进了新宿舍,我们心里乐开了花,
女:实行寄宿制,有了监护人,健康成长进步大。
众:老师就像咱们的爹和妈,我们齐声感谢他!
男:当我们手捧崭新的钢笔和漂亮的书包时,就感受了一股太阳般的温暖,暖透了我们的全身上下。
女:当老师背着生病的留守娃赶到医院时,就体会到了一股父母般的亲情,点燃了我们的心灵火花。
众:老师多次告诉我们,是党和政府在关怀咱们留守娃!
男:啊!敬爱的党,沐浴在您的阳光雨露下,我们就那是健康成长的幸福娃……
女:啊!亲爱的祖国,生活在您辽阔的土地上,我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开新花……
众:伟大的党、亲爱的祖国,我们代表留守娃献上真诚的心里话,努力学习求进步,时刻准备着:建设祖国,振兴中华!
最新留守儿童的学习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全国妇联20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20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xx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0xx年x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而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6.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23.7%)、被歧视(19.8%)、性格比原来内向(41.7%)、胆小(18.9%)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6个年级中最高。他们经常想念父母、担心见不到父母、担心父母不爱自己的比例最高,比初三学生高21.3、25和11.1个百分点。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目前自己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而其他年级的学生最需要学习辅导。
7.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
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上学迟到(49.8%)、逃学(8.7%)、不想学习(62.8%)、对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
留守儿童的学习心得体会怎么写 留守儿童的感受和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