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和家国情怀心得体会及感悟 家国情怀与家风建设(九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家风和家国情怀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推荐家风和家国情怀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家风家训是一本神奇的大书。虽然简单易懂,实践却很难。其中有一页,就是我们必须实践履行、一生受益不尽的“近在身边,远到无边”的孝道。
“近在身边”来形容孝道的确不错,它天天无意间和我们打交道。一想到“孝顺”一定会想到孝顺父母、爷爷奶奶,因为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有句古话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但我们应与时间赛跑,只要努力去拼,怎会留下终生遗憾呢?
每到周末,爸爸妈妈总会时不时提议:到外婆家玩玩。我听了,心里暗暗欣喜:终于可以到外面散散心了!爸爸妈妈总会买许多让我垂涎三尺的东西给外公外婆。到了那儿,我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整天。爸爸妈妈可忙着打扫卫生、洗衣服、烧饭……渐渐长大了,我终于懂得了爸爸妈妈的用意,他们不是只带我去玩的,而是带上了一颗孝顺的心。
爸爸妈妈的举动使我感触很深,原来他们时时刻刻在提醒我:孝道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一直心想:孝道可能就藏在爸爸妈妈买给外公外婆的食品中,藏在爸爸妈妈烧的可口饭菜里,藏在爸爸妈妈与外公外婆真切的交谈中……不知他们是否可以品尝和感觉到呢?这可能是爸爸妈妈带给我最重要的东西:孝道。
大爱是无边的,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有一次,外公住院,我和妈妈去照顾他。已到午餐时间,同病房的一位老奶奶,拿着一个饭碗在病房门口徘徊。爸爸妈妈平时教导我的家训油然而生。于是,我走上前问道:“奶奶,你是不是不知道在哪买吃的?”老太太忙点点头。我立刻带着老奶奶到附近的面馆为她买面,并帮她拎回病房。一路上,老奶奶都在喃喃地说着:这个小伙子真懂事,真孝顺!……我很不好意思,但觉得我又成长了。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顺应该是无私的,不光是孝顺亲人,还应关爱身边所有的老人。孝道藏在生活的一点一滴:扶老人过马路,给老人让座......这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被动的。如果大家都这样铭记“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尽责的人才会在最大时刻尽责”这句话,一个世界仿佛就是个温暖的家。
孝道是一条流不尽的长河,流经我的一生。只要我们遨游其中,就觉得它不再那么遥远了。
推荐家风和家国情怀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con1();
客厅阳台是我家风景最好的地方。
它朝向南方,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洒满暖黄色的木地板,闲适又温暖。院子里有一棵二十年左右的杏树,春天,站在窗前能听到蜜蜂飞来飞去的声音。
但这处绝佳的宝地,却被一群来自异乡的“客人”占领。
最中间的,也最“张牙舞爪”,是一株盆景榕树。大约五年前,我把它从花卉市场领回了家。刚来的时候,它大约有些水土不服,蔫头蔫脑的,叶子落了不少。后来渐渐习惯了,便霸占了阳台上光线最充足的地方,肆意伸展着枝叶。爸爸看不惯它,抬手就把顶上的新芽给掐了。它也收敛了不少,开始横向发展,看起来更加稳重,阳光挤过叶隙,在地上洒下片片光影。
位置稍偏一点的地方,有一盆吊兰。它大概是这群“客人”中资历最老的。当时我只有十岁,在楼下的花坛中发现了落魄的它,根须上还沾有泥土,几乎没有叶子。仔细打量后,年幼的我得出结论:真是一个又丑又脏的“弃儿”。不忍看它在阳光下活活晒死,我便把它带回了家。
也许是有过被抛弃的经历,它开始时小心翼翼,先是按兵不动——几乎不长。我看出了它的担忧,更加细心地照料。它终于肯敞开心扉,压抑了许久的新叶爆发出来,向四周蔓延。如今,宽宽的叶片间满分作文网https:///伸出一条细枝,挂着几朵娇小的白花。这位“客人”啊,全然把阳台当成了自己的家,子子孙孙排成了一排。
与榕树挤在一起的,还有一株不知名的植物。一年前,我与父母到一处荒野玩,那里的地面上没有茂密的青草,只有稀稀拉拉的几株野草在风中颤抖。在一片碎石滩的石缝中,我发现了它——一株多肉植物。花店卖得好贵!这是我心中的第一个念头,再仔细一看,不由感叹,它真的很好看。叶片窄而厚,呈放射状分布。像宝塔一样,一层一层,上小下大,又像莲花一样,密匝匝的叶片紧紧地挨在一起,攥成一个小球。
我把它带回了家,种在一个小盆里。想着它要多晒太阳,便放在了榕树旁,那榕树也是嚣张惯了,把阳光挡得死死的,高高地俯视着这个新来的“乡下人”。后来还是爸爸打抱不平,将它好一顿修理,矮了一截后,才与“新来的”和平相处。
爸爸说我不会养花。说植物要修剪才能长得密、长得好。榕树被掐了尖后的确是茂密了,于是我无力反驳,只得接受。可家中养的文竹已顶到天花板,我也没能狠下心把它剪短。
妈妈总是抱怨阳台上挤满了花盆,害得她没法打扫,又指责植物们总是落叶,弄得阳台乱糟糟。妈妈几次想要将家中植物送人,都被我义正词严地拒绝。
推荐家风和家国情怀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从小,妈妈就教育我,对待长辈,我们要有礼貌,这样才是个懂事的小孩儿,这也让我一直记得,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尊敬长辈似乎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我的习惯。我们家呢,在和长辈一起吃饭的时候,都会先等长辈动筷,其余的人才会动筷,妈妈说,这也是一种礼貌,所以每一次和长辈一起吃饭时,我都会看到,长辈先动筷的情景。记得一次家里的聚餐,吃饭时,长辈还没有动筷,大家也都没动筷,那时,我就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她们都不吃饭啊?”妈妈笑着回答我:“因为这是一种礼貌啊!你看,长辈都没有动筷,所以我们不能动筷。”我又问:“那是不是一定要等长辈动筷了,我们才能吃饭啊?”妈妈说:“对,在我们和长辈一起吃饭的时候,如果长辈没有动筷,那么我们就不能动筷,知道了吗?”我说:“嗯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会记得的。”然后,长辈动筷了,在长辈动筷后的,大家也都吃起了饭,从那次聚餐之后,我就又学到了一个知识,我觉得这应该算是一种餐桌礼仪吧!
我记得我小时候,老是不喜欢端起碗来吃饭,有一次,妈妈看见了,就打了我的手,妈妈对我说:“吃饭的时候,要把碗端起来!”我就问妈妈:“为什么呀?”妈妈回答说:“因为端起碗来吃饭,也是一种礼貌啊,你想想,如果你去别人家吃饭,如果不把碗端起来,别人就会说,这个小孩不懂礼貌。”我听了之后,立马就把碗端起来了,因为我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是一个没礼貌的小孩,然后我对妈妈说:“妈妈,以后我知道了!”从那以后,爸爸妈妈看见我不端起碗来吃饭就会提醒我,我被提醒后,也会立马把碗端起来。
我一直会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因为爸爸妈妈在
家风和家国情怀心得体会及感悟 家国情怀与家风建设(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