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观察心得体会及感悟 区域观察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最新区域观察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地点——小小三班教室
人物——阳阳、教师
事件描述:
学期开始的一个月多,阳阳咬人的现象仍旧时有发生。上午在班级活动后,紧之后是区域活动。我带着孩子们在三楼启智天地活动,孩子们都井然有序地玩着。突然,一阵哭声传入了我的耳中。我顺着哭声看到了哇哇哭着趴在地上。我赶忙跑了过去并询问原因。哇哇一边哭着一边断断续续地说:“阳阳,阳阳咬我!”我赶紧检查着哇哇,发现哇哇的胳膊上有一个很深的咬痕。
处理:
我赶忙让保育员阿姨带着哇哇去抹药,并寻找着阳阳,弄清事情的过程。此时,我发现阳阳还是很开心的拼拼搭搭着玩具。我把阳阳叫了过来,询问事情原因。原先又是因为争抢玩具。我批评了他一顿,向他指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然后采取了隔离办法,让他暂时离开这种情境,帮忙他明白教师为什么不让他之后玩玩具,为什么让他离开。但我发现,这些方法对他而言,只起两分钟的作用,一开始他会哭闹着予以反抗或理解,稍过片刻,对于教师的说教还是会立刻忘的一干二净。
分析:
我在处理这一事件时,采用了两种方式:简单的说教方式和暂时隔离。对该年龄段的幼儿来说,理性批评是有好处的。可是之后细细想来,他当时可能并不能完全听懂教师的话。帮忙他感知哪些是令人喜欢的行为,哪些行为是不招人喜欢的才是重要的。而采用隔离的办法,让他离开原有的情境与教师大声斥责、批评比较起来,确实起到了必须的效果。可是单靠过多的`约束,是根本不能治本的。
最新区域观察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观察班级:大二班
观察对象:编织区的幼儿
观察时间:2011年3月28日
观察地点:编织区
观察背景:
自我园开展《合理配置和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创设有特色的区域活动》以来,我们便在各个区域投放了很多的乡土材料,其中编织区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项活动,那里有玉米皮、茅草、纸绳、麦秆等。今日午时区角活动时,孩子们又按照各自的意愿投入到了区域中,可编织区竟然仅有两个孩子,问起为什么不愿在编织区活动时,孩子的回答是:用玉米皮编辫子时,接头的地方太难了,接不好,编起来也会断的,不好玩。经过编织活动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动手操作本事,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精神是我们当前活动的重点。
观察实录:
编织区的雨欣小朋友正在用玉米皮聚精会神的编辫子,可每当编到接头的地方,就用左手拿着玉米皮笨拙的向里面塞,并且也不管其它的几股玉米皮,就乱七八糟的编起来;晨翔小朋友当编到接头的地方时,一连几次都接不进去,就是接进去,用手一编又掉出来了,还有的干脆想放弃,不编了。
实施措施与效果:
1、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孩子在编织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如果引导方法不得当,很可能会使孩子失去兴趣。但编辫子对初次学习的孩子来说,接头的地方确实是个难点。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我没有对幼儿进行直接的指导,而是经过环境创设引导幼儿自主学习的方法,我先给孩子欣赏了搜集的用玉米皮编织的图片,如:小熊猫、小老鼠、娃娃头等,以再次激发幼儿的兴趣,又给孩子供给了范例及图示进行示范引导,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对照练习,幼儿经过观察与自我的探索最终找到并掌握了接头的正确方法。由于这种编织方法是幼儿自我探索出来的,是经过他们的头脑建构出来的,我想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忙作用。
2、针对幼儿遇到困难就想放弃的迹象,我采取了鼓励、对幼儿的点滴提高进行表扬,并给幼儿讲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使幼儿懂得了应对困难仅有勇于尝试、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才能战胜困难的道理。在接下来的几次区域活动中,我发现编织区的幼儿逐渐增多,并且编织的又快又好,基本没有断头的现象。有时幼儿还会几个一组以比赛的形式编织,看着孩子们编织的那么投入,拿着自我的作品欢乐的玩耍,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区域活动是幼儿最欢乐的活动,如何创造一个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区域环境,如何进一步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进取性,如何更好的为幼儿的主动发展服务,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将是我们继续进行探索的课题
区域观察心得体会及感悟 区域观察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