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化学课代表的心得体会范文 担任化学课代表的感想(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化学课代表的心得体会范文

>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 ,mg2 ,so42— 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普通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火柴,蒸发皿。

试剂:粗盐、蒸馏水。

1、溶解:

①称取约4g粗盐

②用量筒量取约12ml蒸馏水

③把蒸馏水倒入烧杯中, 用药匙取一匙粗盐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2、过滤:

将滤纸折叠后用水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并使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慢慢倾倒液体,待滤纸内无水时,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

3、蒸发

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 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

粗盐溶解时溶液浑浊,蒸发时蒸发皿中随着加热的时间的延长,蒸发皿中逐渐析出晶体。

结论:过滤可以出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2022化学课代表的心得体会范文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

1)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多媒体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什么共同性质?

情景导入:拿破仑的故事

在拿破仑时期。一次宴会上,皇宫贵族们 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高贵,都选用金制、银 制的餐具。惟独拿破仑用的是铝制的餐具,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时拿破仑已经是 一国元首。)

讲授新课: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

2mg o2 ===== 2mgo

4al 3o2 ===== 2al2o3

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

3fe 2o2 ==== fe3o4 高温 2cu o2 ==== 2cuo

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

结论:镁和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二、金属与酸反应

〔活动与探究〕 金属与酸反应

高温 金属 镁 锌 铁 现象 (a组)稀盐酸属溶解,反应剧烈 有较多气泡产生, 反应较剧烈 有少量气泡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组)稀盐酸 mg 2hcl ==== mgcl 2 h2 zn 2hcl ==== zncl2 h2有大量气泡产生生,金fe 2hcl ====fecl2 h2

无明显现象 四位先生的表情: 铜

结论:金属活动性 mg zn fe cu

〔活动与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原理: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

应出来

思考:通过实验1、2、3,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能否据此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回答:实验1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实验2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实验3说明铜的活动性弱于铁。 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铁 铜 银.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namgalzn fe sn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思考:你能看出以下反应有何特点?

四、置换反应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表达式:置换反应 a bc ==b ac

反应类型的比较

化合反应 a b …… == ab……

分解反应 ab…… == a b ……

置换反应 a bc == ac b

判断: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否叫

置换反应?

回答:不是,例如:

s 2kno3 3c == k2s 3co2 n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 稀硫酸中的氢

3、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练习:

1、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否为置换反应。

(1) 银和稀盐酸(2) 锌和硫酸铜

(3) 铜和硫酸锌(4) 铝和硝酸银

2、黄铜(含锌和铜)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你能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采用两种方法来鉴别它们吗?

回答:用火烧变黑的为铜,2cu o2 ===2cuo

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的是黄铜,

zn 2hcl == zncl2 h2 ↑ 放入硝酸银溶液,能置换出银的为黄铜,

zn 2agno3=== zn(no3)2 2ag

作业:新学案

教后:

高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初中学习金属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顺序、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钠、铝等活泼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掌握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在初三阶段学习了一年的化学知识,对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了初步的了解,懂得通过金属是否能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

2、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关于物质知识”的方面具有一定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培养学生观察

化学课代表的心得体会范文 担任化学课代表的感想(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