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培训心得体会简短 内部控制实训心得(三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培训心得体会简短一
合伙人:甲(姓名),男(女),年月日出生,现住址:市(县)街道(乡、村)号
合伙人:乙(姓名),内容同上(列出合伙人的基本情况)
合伙人本着公平、平等、互利的原则订立合伙协议如下:
第一条甲乙双方自愿合伙经营(项目名称),总投资为万元,甲出资万元,乙出资万元,各占投资总额的%、%。
第二条本合伙依法组成合伙企业,由甲负责办理工商登记。
第三条本合伙企业经营期限为________年。如果需要延长期限的,在期满前六个月办理有关手续。
第四条合伙双方共同经营、共同劳动,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企业盈余按照各自的投资比例分配。
企业债务按照各自投资比例负担。任何一方对外偿还债务后,另一方应当按比例在____日内向对方清偿自己负担的部分。
第五条他人可以入伙,但须经甲乙双方同意,并办理增加出资额的手续和订立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第六条出现下列事项,合伙终止:
(一)合伙期满;
(二)合伙双方协商同意;
(三)合伙经营的事业已经完成或者无法完成;
(四)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况。
第七条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以补充规定,补充协议与本协议有同等效力。
第八条本协议一式份,合伙人各一份。本协议自合伙人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合伙人:(签字或盖章)
合伙人:(签字或盖章)
年月日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培训心得体会简短二
周刊编辑部2011年工作总结暨2012年工作计划
《阿里山周报》自2011年8月份创刊以来,已顺利刊发16期。从当初的对建筑行业“两眼一抹黑”到现在的“半只脚已踏入建筑行业的大门”,在车总和集团领导、同事的支持帮助下,《阿里山周报》正在向着“具有一定专业性、见证集团发展历程、做好集团管理手段和工具”企业文化和实用性并存的办刊方向前进。伴着丰收的喜悦,带着些许遗憾走过了2011,怀着满腔工作的热情,承载着集团全体干部职工的期望迎来2012,总结过去,希冀未来,为了做好2012年的周刊编辑工作,现就《阿里山周报》2011年相关情况及2012年的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2011年《阿里山周报》相关情况汇总
(一)基本情况:
2011年《阿里山周报》共刊发16期(2011年8月22日首期,2011年12月26日第16期),16期合计印刷1620本、50925页、用纸51包、共计236026字,发放通讯员稿费1760元。
《阿里山周报》2011年刊印情况汇总
《阿里山周报》2011年通讯员稿费情况汇总
(二)2011年周刊工作存在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1、自身方面
(1)专业知识掌握不足:虽然经过近半年的接触学习,自己对集团相关业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2012年还要加强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不懂不会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领导、同事请教学习,只有对集团相关业务知识有一个比较深层次的了解,做起报道来才能得心应手,不说门外话。
(2)“走基层”的力度和频率有待进一步加强: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整天呆在办公室里写不出反映集团生产建设一线真实情况的好文章,2012年一定要到各分公司、各工地多走、多看、多问,真正掌握第一手的新鲜资料,为做好2012年《阿里山周报》的编辑工作打好基础。
2、内部沟通协作方面
集团各部门、分公司与周刊编辑部之间沟通不畅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时候提前一两天即可预知的事情,往往是周刊编辑部到事情发生时才会被通知前往采访,结果弄的手忙脚乱、措手不及,甚至到达现场时已经来不及,这种情况文字性的内容还好处理,找参与的当事人采访即可,但图片拍摄就无法实现,本来一篇很好的报道却往往缺少图片的点睛,不无遗憾。
要杜绝这种情况,一是我们两位编辑要更多更勤的“走基层”,多跑、多问、多看、多听。但编辑部毕竟只有两位编辑,集团规模大、分公司、项目部众多,不可能一时间全部“跑”到,有新闻发生之前,还是需要各分公司、部门提前通知下,这项工作我们两位编辑每次都会和各分公司、部门的负责人及通讯员说,但是目前来看效果仍旧不是很明显。
3、通讯员工作存在的问题(1)通讯员制度执行不力。
《阿里山周报》创刊之初制定了严格详细的办刊制度,通讯员的考核、奖惩都有规可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考核办法一直难以执行,奖惩更是无从谈起。制度的执行不力,在一定程度上给极少数责任心不强的通讯员留了空子,结果造成其所在部门、分公司宣传报道工作的被动。
(2)通讯员队伍有待补充、加强。
由于工作变动、个人原因,现部分通讯员有离岗、换岗的情况,造成的空缺多次提醒后至今没有补充。
(3)通讯员新闻敏感性、写作技巧方面。
现在听到通讯员抱怨最多的就是:“我们这边没什么事可以写”,但是编辑部的记者去其所在部门、分公司采访的时候却发现事情一大堆,大有可写可报之事。这种情况除却“偷懒”的因素外,就是该通讯员缺少新闻敏感性。
另外就是部分通讯员交上来的稿子基本要素缺项,不能反映该事件的本来面目。举个例子,某通讯员投稿开篇就写:三天前,为了******三天前?具体是几号呢?没办法只有编辑部后期再确认。
针对以上情况,周刊编辑部2012年计划对通讯员进行一次简单的培训,对通讯员投稿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一次培训和矫正。
二、2012年工作计划
新年新气象,针对2011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对2012的周刊工作我个人有以下想法和意见,如有不当还请领导指正。
(一)周刊视觉上的调整
1、封皮:现有的周刊封面为单一橘黄色,年后是否可以多设计几种颜色和版式按照季节或者不同时间采用不同颜色的封面,如春季可以用草绿色封面、夏季可以用天蓝色封面等。
2、排版:由于我负责排版,在这里说下排版上的打算。首先加强排版的精细化程度,对局部进行进一步精细化设计。如每期周报的页码处,现在几乎没有人会注意页面的问题,因为这个地方只有一个简单的数字,明年打算将页码由底部中间位置移至右下角,中间的位置增加一些警句格言等。这样做不仅可以将周刊空余部分有效利用,也可以增加周报的可读性。
说到,增加排版的精细化程度就不得不说定版的时间问题,现在基本是每周五下午定版,周六上午出小样。那留给我的排版时间就只有周五的夜间时间了,排版工作往
企业内部控制培训心得体会简短 内部控制实训心得(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