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幼小衔接心得体会精选 关于幼小衔接的优秀教学案例(3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案例教学幼小衔接心得体会精选一
案例分析:
该女生原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出现情绪低落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两方面的挫折:
1、交往性挫折。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上的日益发育成熟,性意识的萌芽,男女同学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董某与班里男生相互产生了好感,交往甚密,这是一种正常表现。但是由于自己同班好友的介入,董某一下子就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挫折感,认为男伴因别的女同学而疏远自己,觉得自己对异性的吸引力不如别人,自信心开始下降。
2、自尊性挫折。董某有强烈地为班级服务的愿望,平时看到班上出现了不良现象总想出面制止,但考虑到自身不是班干,怕别人说自己多管闲事,起不了作用,便想竞选班干。但是却落选了。董某认为自己多方面表现很好,且有为同学服务的愿望,却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与董某进行朋友式的谈心,取得其信任,了解其心理的状况、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她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
2、转移注意力,发展其兴趣爱好。利用董某爱写诗的特点,帮助董某发展她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向中学生刊物投稿,让她把一部分注意力转移过来。
3、鼓励其寻回自信,向失败作挑战。利用班干换届选举之机,鼓励董某再次面对挑战,参加选举。选举前对董某做了全面分析,让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作好选举的充分准备,自信地面对选举。
4、组织班集活动,进行男女交往方面的辅导。在班组举行青春期男女的交往问题的讨论,让同学们相互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进行指导。并利用此机会让董某主动找到原来的男同学和女友进行交流,解除误会。
辅导效果:
董某在班干选举中当选了,她现在整日忙碌于同学们之中;她的诗也在中校报上发表了,她开始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同时她也恢复了和原女友及男生的友谊;在这种状态下,她的成绩逐渐进步了。不
用说,董某很好的恢复了自己的自信心。现在笑容经常挂在她的脸上,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有关案例教学幼小衔接心得体会精选二
“请别叫他李大嘴!”
——个别教育案例
同济大学实验学校 刘雪
一、 学生情况介绍
(一)初次相逢
刚接四(4)班,他——一个戴着眼镜,脸庞白皙的男生,就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我知道这个班的孩子纪律散漫,学习积极性不高,就想在第一次见面谈话中,给学生们鼓鼓劲:“同学们,我们是住宿班。我们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同样我们也可以管好自己的学习,对(’自己负责’这几个字还没有说出来)„„”班级的最后面传了“哼——呲——”的声音,班级内随后一阵骚动。我循声望去,声音是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发出的。我停下了本来准备好的长篇大论,指了指他,问:“那个戴眼镜的男同学,你有什么事?”全体学生的目光也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学生小声嘀咕:“李某某,刘老师叫你呢?”“有本事你就站起来说呀!”还有的学生想看热闹。谁知这孩子还真的站了起来:“我们班是最差的班!我不会管理自己„„”阴阳怪气,全班哄堂大笑。这样,我记住了他!
(二)日常相处
以后的课堂上,他思维敏捷,可是不愿回答问题。面对别人的见解,不能静心倾听,总是用不屑一顾的样子审视别人。如果是错误的回答,他会立刻抓住机会 对别人进行攻击。行为规范方面,纪律不好,会给同学起外号,人缘不好。记得秋游时,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分小组活动,我本着自愿的原则让学生自由组合,最后的结果是,没有人愿意和他一个小组。我准备做做大队长的工作,接纳他。谁知他对大队长仍然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谁谁这不好,那不好。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嘴里还不干不净的说别人的缺点,说什么一群蠢猪,我才不和你们一组呢。那件事之后,我知道了前面的班主任给他的雅号“李大嘴”。每当听到“李大嘴”,它就像一只愤怒的狮子。
(三)家校联系
鉴于他的种种“劣迹”,我找他谈话,我大声说,他在小声说。我说一句他有两句等着。看似很明白的事,到他那就说不清了。他多次欺负女同学,我忍无可忍打电话找到了他的妈妈。妈妈满口答应要好好和他谈谈,教育他男孩子要有宽容的心,要有绅士风度。可是,改变微乎其微。从妈妈的口里,我听到了无奈,也听到了溺爱。
一、 简单分析原因
1、孩子是独生子女,集父母和祖辈的爱于一身,在家里是“小皇帝”平时爸爸妈妈忙于生意,无暇照顾,就让他住校。只有周末才有见面相处的机会,父母怎么忍心批评?
2、孩子成绩不错,父母也没有把孩子的行为品质当回事,认为“树大自直”。因为是住校,怕孩子吃亏,所以„„还有就是他的那个绰号“大嘴”,让他自己有一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3、自主意识较强,认识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听不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对批评,早已习以为常。
二、采取措施
首先,尊敬他,从不叫他的绰号做起。每一个人(即使是孩子),都有获得别人尊敬的权利。利用班会课,我开展了一次“别叫他人绰号”的班会。班会课上,同学们分组讨论,知道了给别人起绰号,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叫别人的外号也是对别人的侮辱。李某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老师是有所指的。讨论中,李某某激动地站起来:“老师我再也不给别人起外号了!也请同学们别再叫我李大嘴了!”我带头给他掌声,并且号召全班同学:“请别叫他李大嘴!”全班掌声一片。以后的争执中,无论是谁的错,只要同学叫了他的外号,我就不会当众批评他,只批评另外的同学。然后找时间再和他单独聊。渐渐地,对我的批评能虚心接受了。和同学有了摩擦,他会第一个找到老师,让老师为他调解。
其次,捧着他,给他提供发挥特长的平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的美术作业(手工),做的很是漂亮,我拿起来,认真欣赏,并且煞有其事地说:“这个作品最漂亮,谁的呀?这么精致!”同学告诉我是李某某的,他也听到了表扬,走到我身边说:“刘老师,我一直在外边学画画。我最喜欢画画了!”我打量着他:“刘老师正好有一个难题,你能帮帮我吗?黑板报的插图,我一直画不好。你愿意担任黑板报的美工吗?”他两眼放光:“真的?我愿意!”从此以后,只要出黑板报,他都会想方设法围绕主题画插图:环境保护主题,他就画大树、小鸟;科技创新主题,他就会画机器人„„每次黑板报评比名次时,是他最专注的时刻。就这样,由于他对班级的贡献,同学们渐渐地愿意和他玩耍,对他有了包容。他的心境也在该发生着变化,愿意承担责任了,有了错误,诡辩少了,道歉多了。
再次,鼓励他,学习上要名列前茅。有了以上的转变,我觉得要想彻底改变他,还要在学习上使他有竞争力。我为他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鼓励他赶上去、超过去。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请他回答,激发李某某的兴趣,使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此外,平时多给予关注,例如,在交往中,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让他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是有地位的。
最后,家校联系中只表扬进步,不说错误。每过几天,我会打电话给他的家长,和家长聊聊他在学校的表现,比如:他负责的黑板报获得一等奖,他的字写得好漂亮,他今天有帮助了谁做了什么好事,他课上回答问题很精彩„„这些电话好像有了魔力,家长对他的要求更严格了。他有的错误,家长会主动打电话向我道歉或解释。现在他在同学们的心中已经不是那个多嘴多舌的“李大嘴”了,而是画画漂亮,做事认真的人。
经过一个学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期末考试李某某进入班级前十名。语文考试得了90分,这是一个好成绩。今后,他的路还长着呢,最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在班级中的位置,获得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嘴巴嘛,再也不发出诸如“哼”、“切”、“呲”的声音了。相信过不了多久大家都会忘记他叫“李大嘴”。
有关案例教学幼小衔接心得体会精选三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
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
案例教学幼小衔接心得体会精选 关于幼小衔接的优秀教学案例(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