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会议纪要心得体会精选 会议纪要应用文写作(8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对于公文写作会议纪要心得体会精选一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公文写作与处理视频培训班。首先,我代表集团公司向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全体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本次培训班顺利举办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讲两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认识举办公文写作与处理视频培训班的目的和意义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的时代。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推进现代化电力的建设进程。水利电业事业要发展,要前进,需要需要拥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而公文写作与处理是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不断学习新知识,增强自身本领,是我们在座各位都要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举办这次公文写作与处理视频培训班,就我们公司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公文写作与处理是公司各部门、各企业一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是我们进行工作联系的纽带与桥梁。加强公文写作与处理工作,规范公文运行,提高公文质量和办文效率,对促进企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文处理运转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内部行政管理的效能和企业的窗口形象。公文在我们的企业管理中无处不在,不可或缺,无可替代。我们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离开了高质量的公文写作和处理,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难以提高,也无法为企业各项管理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是贯彻落实公司《关于**年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是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要求,是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需要。目前,我们职工队伍的整体文化水平、综合素质还是偏低,因此,举办公文写作与处理培训班,培养事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将促进公司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对这次学习培训的几点要求
(一)刻苦学习,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当前,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同志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必须紧跟时代脉搏,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有效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把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首先要珍惜这次的培训机会。大家既来之,则安之,在培训时沉下心来,做好笔记。其次要用心学习。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没有一股子钻劲、挤劲,是很难深入学下去的。第三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大家在学习培训过程中,要拿出学生时代的学习劲头,脚踏实地,刻苦钻研,认真思考,全面领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学以致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因此,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这次培训班给大家讲课的老师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造诣,大家可以就理论前沿以及实践中的问题,与他共同探讨,也可以互相交流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把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严肃纪律,服从组织,提高学习培训实效。无规矩不成方圆,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特别强调以下两点有关组织纪律的要求:
1、严格遵守培训班纪律。因事不能上课者,必须向本部门领导请假,准假后才能离开课堂。
2、为了表示对教授讲师的尊重,请大家在老师讲课时把手机关闭或处于静音状态。
最后祝同志们学习顺利,生活愉快,学有所获!预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对于公文写作会议纪要心得体会精选二
公文写作: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主要文种: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章“公文种类”共确定了“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类、14个文种。
公文文种的选择根据:一是行文目的,二是发文机关的职权,三是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
经常出现的错误有:文种选择不当,混用文种,生造文种等。
几种常用文种的区别:
(一)请示与报告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将“请示”文种用“报告”文种呈送上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复(答复),这样就容易贻误工作。因此,在撰写“请示”和“报告”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八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作用不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二是内容不同。“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三是容量不同。“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四是时间不同。“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五是范围不同。“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六是处理不同。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七是篇幅不同。“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
八是结束语不同。“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二)请示与函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函”可分为商函、询答函、请批函(请求批准函、审批函)。“函”在公文往来中使用比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不相隶属的同系统部门之间询问和答复工作;二是请求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部门批准有关事项,不能用“请示”或“报告”,应使用“请求批准函”。
在公文撰写中,容易出现“请求批准函”误认为就是“请示”或“报告”文种,在与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机关行文时使用“请示”或“报告”,是欠妥的。“请示”与“请求批准函”有严格的区别,主要有:
一是类型不同。“请示”是上行文;“请求批准函”是平行文。
二是主送机关不同。“请示”的主送机关是具有领导、指导关系的上级;“请求批准函”的主送机关是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单位。
三是内容范围不同。“请示”是请求批准、指示;“请求批准函”是请求批准某项职能事项。
四是行文语气不同。“请示”的用语应尊敬上级机关;“请求批准函”应互相尊重。
五是办复方式不同。“请示”的事项由上级机关批复下级机关;“请求批准函”的有关批准事项由受文单位复函(审批函)。
(三)报告与总结
“报告”是上行文,其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总结”不是公文文种,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将工作总结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在带有工作总结性的公文标题中用“某某单位xx工作总结”等,这样的标题是不对的。其实,工作总结就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可直接使用“报告”文种,主送上级机关(可多头主送),抄送有关机关。如将上述公文标题改为“某某单位关于20xx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样就比较规范了。
(四)意见与建议
“意见”是对重要的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文种。可用于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作为平行文,提出的意见供受文单位参考;作为下行文,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可参照执行。这里着重谈谈作为下行文的“意见”文种。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往往将“工作打算”、“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某某单位xx工作打算”或“工作安排”、“工作计划”等,都是欠妥的。“工作打算”、“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不是公文文种。可直接使用下行文的意见文种,规范的标题应为“某某单位关于20xx工作的意见”。
(五)通告与通知
“通告”是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种,其主送对象是不确定的。如:“某某单位关于xx的通告”。
“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等的公文文种,是平行文、下行文,主送对象是确定的。“通知”在行政机关公文往来中使用较多,如会议通知、转发性通知等。转发性通知应注意标题臃肿的问题。
二、公文格式
(一)发文机关标识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比如:“绵阳市财政局文件”。
主要应注意的问题是:在没有文头纸的情况下,发文机关标识的位置问题,平行文、下行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上行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以及紧急程度,可在发文机关标识上空2行向下依次标识。
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二)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入,经常出现使用“”或“”或“[]”。文件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三)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经常出现的错误是,左右空格不对,使用字体不对。
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
(四)公文标题
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经常出现分行没有注意词意完整,比如“关于加强抗震救灾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在“专项”处分行,正确的分行应在“资金”后;使用字体字号错误,有的没有用2号字,有的没有用小标宋字;行距不对,有的距离过大,有的过小。
(五)主送机关
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对于公文写作会议纪要心得体会精选三
从黑龙江中储粮到大连石化油罐,从吉林宝源丰到黄潍输油管,近来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固然令人扼腕叹息,而数百个家庭的妻离子散更是令人欲哭无泪。当我们陶醉于中国速度的崛起成就时,不断发生的生产事故直指企业安全生产的缺位。责任重于泰山。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虽然这些事故中确实存在客观因素,但是难掩其背后的人祸踪影。领导缺乏危机感,为赶进度罔顾安全;职员耽于生产,遇到灾情束手无策;管理机制的滞后,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同志指出:“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我们唯有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才能保证企业职工安全,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腾飞。
加强气液的安全生产,需增强领导危机意识。“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当前,我国部分企业领导思想存在误区,安全发展意识淡薄,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调高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为此,必须扭转一些领导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形成动态评价考核制度,明确不同层次的考核内容及程序,并与职工群众评议机制有机的融合,以此倒逼领导干部落实责任,重视安全。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需开展职工安全培训。“凡教化之不立,而万民不正也。”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企业员工的努力密不可分,但企业只有持之以恒的鲁行安全生产条例,才能保障稳定发展的节奏不会减慢。企业职工专注生产的同时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既需了解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更需掌握遇险自救的方法途径。为此,有管部门需敦促企业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和遇险演练,不断提升职工安全生产及遇险自救能力。
加强企业生产安全,需要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时代进步带来的科技创新,是生产技术日新月异,旧有的管理模式必须淘汰。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创新机制方法,不仅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基础,更需要建立逐级负责
公文写作会议纪要心得体会精选 会议纪要应用文写作(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