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陪训心得体会范文 煤矿安全陪训心得体会范文大全(9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煤矿安全陪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截止目前,全县共有煤矿企业16处,其中生产矿井12处,核定生产能力93万吨;技改矿井4处,原生产能力17万吨,设计生产能力达54万吨;全县完成技改建设后年生产能力可达147万吨。20xx年未发生过安全生产死亡事故。
(一)认真抓好全员培训和节后复产复工工作
按省市文件精神,我局委托3家资质培训机构对全县煤矿从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共计培训煤矿职工1670余人。按照节后复产复工要求,我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矿山专家组逐矿进行验收,截止目前,全县共复产复工15家(左家坪煤矿、利园煤厂、白杨寺煤矿因年初被暂定为淘汰关闭矿井未进行验收工作)。
(二)强化煤矿安全监管,严肃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20xx年,我局加强对辖区煤矿的安全监管,适时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和执法行动,开展了复产复工“回头看、回头查”、瓦斯治理、顶板、打非治违等专项检查,并结合专项检查开展了1次安全大检查;对辖区煤矿共计开展安全检查43矿次,下达现场检查记录43份,责令整改限期指令书43份,共发现安全隐患600条,隐患整改率达96%。针对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责令煤矿企业及时对隐患进行整改,责令全面停产整改1处,责令局部停产整改1处。年内,对瓦斯监控系统三级报警的2处矿井予以3次警告和经济处罚,共处罚款3500元。
(三)大力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按照省、市要求,强力推行标准化建设,根据《四川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今年我县9处生产矿井和1处技改矿井通过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现场考评,其中二级标准化矿井3处(属生产矿井,省安监局评审阶段),三级标准化矿井7处(市安监局已进行了公示)。
(四)淘汰关闭工作情况
按照《乐山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20xx年煤矿整顿关闭任务的通知》(乐煤重组办〔20xx〕1号)要求,县政府决定对沐川县建和左家坪无烟煤矿和沐川县金利煤业有限公司利园煤厂实施了永久性关闭。目前,这2处煤矿已按要求对井口进行了封闭,并经验收领导小组验收合格,相关遗留问题正在有序处理当中。
(五)扎实推进攻坚战实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为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安办〔20xx〕2号)精神,县委县政府将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攻坚战领导小组制定了《沐川县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实施方案》和《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实施细则》,明确了工作目标、时限、措施和要求。同时,每个煤矿确定了1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矿督导,明确了工作职责。
2. 对照目标,精心组织实施。
一是认真开展宣讲教育。结合节后复产复工验收,督促各煤矿企业和培训机构培训职工1670人;利用全省安全生产视频工作会,县长周明德传达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安全工作的要求,同时对我县攻坚战的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煤矿安全监管主管部门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传达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省、市安全工作会精神,组织学习有关煤矿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攻坚战进行安排部署和宣传。
二是稳步推进煤矿关闭工作。根据乐山市煤矿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给我县今年2处煤矿的关闭工作任务,我县的2处关闭矿井已封闭了井口,并通过了验收;目前,正处置相关遗留问题当中。
三是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制定并印发密闭管理、采掘头面审核、采掘头面收尺等制度,严格要求煤矿在核定头面内组织生产作业,坚决杜绝在“以风定产”区域外作业;全面开展密闭普查,由县安监局和乡镇政府共同组织,对煤矿所有密闭重新进行喷漆,每道密闭墙由驻矿安监员和乡镇监管人员共同签字,并照像建档。
四是强化煤矿安全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对照新出台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全面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目前,罗岩煤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顺利完成;7处三级标准达标矿井已通过了市安监局公示;3处二级标准化矿井通过了现场考评,待省局评审阶段。
五是逐步完善安全生产监控信息化平台。目前,所有生产矿井安全监控、人员定位、通信联络等系统已全面建成,均与县安全生产监控平台联网,其中3家煤矿井口、工业广场等重要场所安设视频监控摄像头。今年2月,我县组织煤矿监控操作工进行业务培训,办培训班2期,培训63人,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了煤矿监控操作工业务水平。
(一)继续抓好安全培训工作。20xx年我局将继续抓好各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将安全培训工作与日常监管执法工作同步推进,督促煤矿配齐、配足各类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并按时参训。
(二)勤查严管,加大执法力度。来年,我局将组织县级有关部门和产煤乡镇人民政府开展联合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开展以暗查暗访、突击检查为主的检查方式,以查隐患、反违章、压事故为主要内容的煤矿安全检查,开展3--4次以瓦斯、顶板、机电和运输为主的专项检查,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遏制一般事故发生,加大对“三超”、“三违”矿井的查处力度,对“三超”、“三违”煤矿将坚决实施处罚。
(三)加快技改扩能,全面提升煤矿安全基础条件。目前,全县还有4处技改矿井,其中已有2处矿井已进入验收程序。我局在20xx年将督促煤矿加快技改和标准化创建工作,力争在年内完成验收工作,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
(四)继续推进攻坚战实施。按照《沐川县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工作方案实施细则》,20xx年底前,建成2处二级质量标准化矿井、2处机械化矿井和1处水害普查治理示范矿井;力争每季度由煤矿“打非治违”联合执法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一次联合“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五)兼并重组工作。按照省、市要求,联合工商、国土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已重组煤矿企业的相关工作,加强待重组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力争在20xx年6月底前完成全县煤矿兼并重组工作。
对于煤矿安全陪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同志们:
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安全生产例会,也是岁末年初安全工作动员部署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等系列会议精神,总结交流情况,分析问题形势,部署安排近期工作,动员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信心,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坚决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全省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昨天下午,成星同志传达了近期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系列会议精神及近期督查发现的问题;各部门各单位座谈交流了今年以来工作情况和下一步思路打算,大家谈得很中肯、很实在,对困难形势下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比较到位,对本地区、本单位安全工作难点和问题看得清、找得准,下一步思路措施清晰有力;希望大家按照会议要求,相互借鉴,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按照省局党组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以下几点。
一、今年以来全省煤矿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各部门各单位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煤炭系统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突出依法治安,强化责任落实,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确保了全省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一)突出强化了安全责任落实。按照“五落实五到位”等要求,年初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强化各级安全监管和主体责任落实;在核实登记“两个责任”基础上,对184名矿长年度安全目标完成情况逐一进行了考核;结合调研,组织起草了新形势下矿长安全责任考核新办法;组织2447人次谈心对话,实现副总工以上人员全覆盖,深化了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事故通报和约谈机制,通过“新安法”宣贯、现场分析、案例剖析和“安全生产月”等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安全责任担当意识。
(二)深入开展了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安委会的部署要求,从去年底至上半年,在全省开展了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行动,共组织40个排查组,深挖细查,查出安全问题和隐患4378项,整改率100%;在此基础上下半年排查确认21项a级隐患,均得到了有效监控。8月份以来连续部署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及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以及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做到了安全检查不断线,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强化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国庆节等特殊时段安全管控,对安全生产没有把握矿井果断实施停产整改,确保了安全稳定。
(三)狠抓了重大灾害防治。强力推进瓦斯零超限目标管理,全省煤矿基本建成了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强化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突出抓了章丘、淄川、新汶、陶枣等矿区因小煤矿关闭导致的水害隐患治理及保障措施落实。针对冲击地压灾害加剧的实际,及时召开了冲击地压防治研讨会,通过事故剖析、经验交流和专家讲座等形式,逐步推进完善综合治理措施。委托山科大就灾害防治进行科技攻关,有效提升了重大灾害防控能力。
(四)扎实推进了小煤矿关闭退出。通过摸底调查、制订实施意见、召开座谈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和现场督查等措施,稳步推进小煤矿关闭退出。积极争取上年度财政奖补资金,联合省财政厅、山东煤监局对关闭退出矿井进行了现场检查验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形成了支持政策意见上报省政府。全年计划关闭小煤矿35处,已关闭35处(含计划外1处);计划改造升级21处,已完成改造17处,其中已上报待验收13处;其他矿井关闭退出工作正加快推进。
(五)持续夯实了安全基层基础工作。出台了《山东省煤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修订)细则》,组织进行预案修订和评审备案;汛期累计停产撤人1693人次。集中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和安全费用提取使用等专项检查,上年度全省煤矿达标率100%,有73处煤矿达到一级标准化矿井标准。开展托管煤矿安全责任、投入、准入、资质等查纠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管控。强化安全综合监管平台试运行,初步实现了安全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利用。
同时,各部门各单位也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做了大量工作,兖矿集团强力推行安全风险评估管理,新矿集团持续完善和深化安全评价机制,淄矿集团着力推进安全质量“市场化”管理,枣矿集团不断完善区队长、班组长选拔任用及奖惩机制,肥矿集团打造“安全心智培训模式”;淄博市推行政府购买服务聘请高层次专家查隐患,枣庄市大力推广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济宁市严格安全“红线”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泰安市积极开展“会诊式”检查、“评价式”执法,其他部门单位也都结合实际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截至目前,全省煤矿共发生原煤生产事故6起、死亡8人,同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减少4起、6人。今年国家局在全国推广了兖矿和新矿鄂庄煤矿安全长周期“零死亡”及肥矿“安全心智培训模式”等经验做法。这一局面来之不易,是在行业持续困难形势下取得的,凝聚了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省煤炭局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二、正确研判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一步增强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压力感
尽管全省煤矿安全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但绝不能盲目乐观、麻痹大意,更不能忽视潜在的隐忧和问题。结合当前行业内外部形势,要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境界、把握大势。
(一)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今年以来全国、全省安全形势复杂严峻。11月1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高规格安全生产会议,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检察院、省法院等领导出席,会议研究部署了安全生产依法治理、落实安全责任、严肃事故问责、高级别配备安委会等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断然措施,并出台了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等七项制度。省委、省政府对安全工作批示之重、要求之严、安委会配置之高、采取断然措施之硬,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对我们既是从严要求,更是压力和动力。这个月正值“新安法”实施一周年,一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达到了历史新的高度和统一。12月15日,最高法、最高检发布《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和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等主体范围,对相关定罪量刑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原则上死亡一人、重伤三人,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作为入罪标准。作为安全工作重中之重的煤矿安全,更是不能出事故,也出不起事故,一旦发生事故极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甚至关乎整个行业的整体形象和生存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大局意识,时刻坚守安全红线,确保不出任何纰漏。
(二)从反思管理的态度,深刻认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从今年以来发生的各类事故,以及日常安全督查发现的问题来看,安全管理还存在不少漏洞和短板,值得我们深思警醒,特别是有些事故“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突出表现在:一是“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淄博光正公司“3.16”事故,一名水泵工提前脱岗、违规进入电机车道,被电机车挤压致死;枣庄富安公司“4.9”事故,一名不具备把钩操作资格的推车工,在未挂矿车连接装置情况下发出信号,被矿车砸伤致死;新矿华丰煤矿“5.4”事故,一名工人违章回撤支架横梁及单体支柱,发生冒顶,被埋压致死。这几起事故当事人既是事故制造者,又是事故受害者,实属典型的无知无畏,习惯为之,最终酿成事故。二是技术管理薄弱问题突出。临矿株柏煤矿“1.30”事故,在急倾斜煤层采用柔性掩护支架开采工艺,施工上山溜煤眼时,如果能够切实采取加强支护措施,事故完全可以避免;枣矿柴里煤矿“8.15”事故,既有现场违章因素,也有工作面安装工艺流程不科学不合理的原因。这两起事故再次印证了技术管理不到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切实加强和改进技术管理工作。三是重大涉险事故时有发生。济宁星村煤矿“7.26”、兖矿赵楼煤矿“7.29”冲击地压事故,分别造成2人、3人受伤,涉险人员达18人、26人,这不能不让我们深刻反思。四是非法违法行为尚未杜绝。从今年以来开展的安全督查情况看,非法违法行为尚未从根本上杜绝,个别煤矿存在超层越界开采行为;有的煤矿存在瓦斯空班漏检;有的擅自启封密闭违规排放瓦斯;有的托管煤矿存在“以包代管”问题;有的冲击地压矿井为了规避生产能力核减,人为提高核定通风能力;有的中介机构出具不符合实际的报告等。这些问题既暴露了部分单位法治意识淡薄,同时也反映了有的部门重服务、轻执法,致使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对这些现象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坚决加以查处和制止。
(三)从行业困难的程度,深刻认识安全工作的严峻性。持续的经济“寒冬”给煤矿安全工作造成巨大影响:一是安全投入不足。全省煤矿普遍存在安全投入不足现象,现场质量滑坡,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检验不及时,甚至超期“服役”、带病运转等,让人非常担心。二是职工队伍不稳。多数煤矿企业出现降薪、欠薪现象,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领导干部忙于度危解困,抓安全工作精力不足;有的单位职工队伍不稳、消极应付,甚至搞社会兼职谋求额外收入,不能把全部心思放在安全生产上;还有的职工离职辞职,导致部分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流失。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占比已不足5%,有的地方煤矿甚至不足2%。三是超产现象时有显现。有的矿井为降本增效,口头上呼吁“限产压产”,实际上却超产增量,以量补亏、以量保本
煤矿安全陪训心得体会范文 煤矿安全陪训心得体会范文大全(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