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事件汇总心得体会和感想 大学教授事件汇总心得体会和感想作文(六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大学教授事件汇总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十多年前,那时候我还在国外,有一次回国,我和饶毅去见了周光召先生,那时他是中国科学院院长,也是人大的副委员长。 谈起中国的教育问题,我们说也许找到了一个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办法,那就是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大家都知道在高中,我们全部的资源都在应对一件事情,就是怎么让我们的孩子考出一个好的分数。因为一旦考到一个好的分数,就会进入一个好的大学,进入一个好的大学,就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未来。所以我们全民有这样一个非常强的信念,就是一定要在高考中一决胜负。
那么一系列的问题就随之而至。我们的教育是偏重背诵和记忆的,我们的课堂是围绕知识展开,我们学习是为了一件事情——怎么考出好的分数,我们的学校评价标准就是高考录取率。这会影响一条链:我们的孩子小学升学要上好的初中,初中升学要上好的高中…… 如果改革了高考制度,不用一考定终身,问题不就解决了?
怎么改?学美国啊。美国的高考可以考很多次,取最好的一次。用的是sat (编者注: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 学术能力评估测试)考的不是知识,而是智商。美国大学招生采用的是全面的考察,包括成绩单、推荐信和面试;还要看课外活动,社区贡献,看学生有没有在中学期间展现出领导力;还会考察你的特殊才能,如音乐、美术和体育;最后还要写一份漂亮的个人自述。
我们可不可以借鉴美国的这一整套的全面的衡量标准,来选择我们的学生呢?高校招生标准一变,高中就会改变,老师,家长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们全面发展。高中变了,初中,小学也会跟着变,我们就可能看到学生们为兴趣而学习,关心社会,热心公益,还会发展他们对各种各样的艺术和运动方面的天赋与才能。
周光召先生说你们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成熟了的话,可以考虑写一个报告,我给你们递交给中央领导。但是,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中国台湾李远哲教授提出教改,最后失败了。他是诺贝尔奖得主,也是中研院院长,还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最后连他自己都认为是失败的。中国台湾的文化与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要认真研究。
一个非诚信的社会,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办法,用不诚实甚至欺骗的手段,来把你所有衡量的标准全面摧毁。这样还更容易产生腐败。你要推荐信吗,我可以把你的推荐信写得比谁都好;你要社区活动,我可以编造几个社区活动出来;自述可以花钱请高手代写;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可以通过家长、学生、老师一起“合谋”来搞定。所以在一个没有诚信,或者诚信不够的社会,要靠这一套全面的衡量标准(选拔人才)会存在很大的挑战,我想这个是有道理的。
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观点是,中国的教育问题不是,至少不完全是高考的问题。不能靠,至少不能全靠政府,靠教育部,或者靠大学。中国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出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出在我们的学生,家长,老师上,出在我们的功利主义的文化上。
我们是一个有很长很厚重的历史,却不太能领悟教育精髓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没有经历过文艺复兴,没有启蒙运动,也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我们有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举出许多被老师家长们广为推崇的“至理名言”:“读破万卷书”,好像教育就是读书;“头悬梁,锥刺骨”,告诫你读书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 “学而优则仕”,学好了以后就要去做官,现在可能是去赚钱。总之读书学习有一个非常功利性的目的。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学生、家长、老师,共同享有这样的文化,才使得我们今天的教育问题愈演愈烈。
2022大学教授事件汇总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30年前留校任教,在继续教育学院做教师也已20xx年了,从做学生到教学生,我最喜欢丹桂飘香的秋季校园。
每一届新生入学,给老师带来新的责任和激励,给学校注入活力和青春。作为学院教师代表,我要向新同学表示欢迎和祝贺,你们选择了南航大,学校62年积淀的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校风能给你们良好的学习氛围。
你们有志通过自学考试获得高等教育学历和职业技能,继续教育学院及全体任课老师会尽其所能,帮助你们健康地成长,梦想成真。
大学是校园生活的高级阶段,也是从青春懵懂走向独立成熟的过渡。在你们的大学生活里,不仅仅是完成课业、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善如流的价值理念,养成独立思考、理性行为的习惯。尽早地认识到这一层面并努力地修为,将使你们终身受益。
我从三个方面跟同学们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青年要有目标、有追求、勤奋而踏实、不负青春网传的一句流行语:“当你不去吃苦,不去竞争,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尝试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朋友圈,看着电视剧,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听听课、看看书,动动脑筋,很辛苦吗?可是有谁是在逍遥中获得成功的?
当你看了《杜拉拉升职记》,你觉得外企真好,出入高档写字楼,说着让人听不懂的外语专业术语,拿着让人眼红的薪水。你可知道他所吃的苦,是早就开始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从n年前的数据查到昨天,一点点的做着细致无比的分析。
当你看了《亲密敌人》,你觉得投行男好帅,开着凯迪拉克,漫步澳大利亚的海滩,随手签着几百万美金的合同。你可知道他所吃的苦,是为了一个上市项目,在三天之内自学几十万字的材料,让自己在三天之内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行家......。
当你看到一位世界500强企业快消人出差满世界飞,在各种地方住五星级酒店,你觉得好风光。你可知道他所吃的苦,是为了一套更合理更系统的方案,而不断的和各个领导、客户去磨合,去询问,去思考;他所吃的苦,是为了签下一个大订单,自己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看着别人世界中的团圆,装饰着自己的相思梦。
岁月蹉跎匆匆过,而青年人的生活要是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在最能学习的时候你选择玩乐,在最能吃苦的时候你选择安逸,错过了人生最为难得的学习、积累、用功的经历,对生活的理解浅薄,技能匮乏,你的生活怎么会精彩呢?!
当你抱怨自己已经学得很辛苦的时候,当你懈怠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卖力、天赋还比你高的你的同龄人;当你还赖在床上,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只能眺望的远方。
所以,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你得奔跑着追赶走在你前面的人。
第二,要注意学习方式的转变,养成积极主动的思维习惯
大学时代的学习和中学时代有显著的不同,大学学习侧重于理解概念和规律及用于解决问题。大学老师除了“传道”(告诉你结论、教你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解惑”。这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主动去思考、体会,提出问题,即勤问。
老师才有需要解的“惑”,而你就是在吸收、质疑、解惑、反思的过程中学到知识、锻炼思维、增长能力。
要在平凡而枯燥的学习生活中体会到成就感,同学们可以在每个学期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甚至细化到作息时刻,并在同宿舍或同班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基础差的考量每天是否在进步;学有余力的拓宽读书范围、增加练习量,打开眼界。
还要尽可能地增加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美国哈佛大学的名言“在学校,1/3是跟老师学的,2/3是跟同学学的......”。
第三,与人相处之道--学会尊重、宽容、沟通和交流
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
大学教授事件汇总心得体会和感想 大学教授事件汇总心得体会和感想作文(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