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叠衣服心得体会如何写 叠衣服的感受怎么写(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重阳节叠衣服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九九重阳,敬老爱老》。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佳节了。
重阳来源于我国古老的《易经》,因为《易经》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是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时常有瘟魔作乱。有一个青年恒景不畏艰辛,终于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学会了降妖剑术。他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乡亲们领到了一座高山上,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以避邪。中午时分,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的瘟魔冲出,再也动弹不得,恒景将其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登高,免灾避祸。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都是重阳的活动。
农历九月九日,也是传统的敬老节。九九重阳谐音“长长久久”,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今日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这一天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起来,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我们有许多敬老爱老的故事:古有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润人胸襟的故事。今天,我们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责无旁贷。
尊敬老人,先从尊重自家的长辈做起。家中的长辈总是将最好的留给我们,做得再多也无怨无悔。家家有老人,且人人都会老,伴随着我们的长大,他们的乌丝变白发,身形渐憔悴。而我们就这样毫无表示的接受吗?其实老人更需要关爱,我们在生活中的一句真心问候,就能给老人们增添一份天伦之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成为他们回味永久的幸福。
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不仅要关心家中的老人,还要关心社会上的老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有着老一辈人的艰辛努力,他们奋斗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目前,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进一步倡导敬老爱老也是尽社会的责任。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谐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尊敬老人的学校是进步的学校,尊敬老人的学生才是文明的学生。“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尊重我们自己。敬老爱老,我们义不容辞。
又到重阳佳节,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抽出一些时间,给家里的长辈们打个电话,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当然,这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平日可以多陪他们聊聊天,做些小事,表达你的爱。同时也要向社区的爷爷、奶奶伸出关爱、帮扶之手。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秋风飒爽的季节,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老有所乐”!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对于重阳节叠衣服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九日唐·王勃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九日示大圆洪智宋·陈与义
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夜旅怀唐·郑谷
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重阳日酬李观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九日家中宋·陈与义
风雨吴江冷,云天故国赊。扶头呼白酒,揩眼认黄花。
客梦蛩声歇,边心雁字斜。明年又何处,高树莫啼鸦。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雨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唐·杜甫
去年登高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恨落晖:一作叹落晖。独沾衣:一作泪沾衣。
鹧鸪天宋·郭应祥
谁道他乡异故乡。泉江风物似湄湘。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
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
清平乐宋·石孝友
天涯重九。独对黄花酒。醉拈黄花和泪嗅。忆得去年携手。
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
醉落魄/一斛珠宋·赵善括
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崖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
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
点绛唇重阳元·李俊明
秋树风高,可怜憔悴门前柳。白衣去後。闲却持杯手。
一笑相逢,落帽年时友。群知否。南山如旧。人比黄花瘦。
佳作
九日言怀唐·令狐楚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九日得新字唐·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唐·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重阳唐·司空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重阳日访元秀上人唐·司空图
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
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溪泉。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
重阳山居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重阳四首之四唐·司空图
白发怕寒梳更懒,黄花晴日照初开。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
重阳阻雨唐·司空图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重阳日即事唐·赵嘏
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边身。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
阳日寄浙东诸从事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漂泊唐·郑谷
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鲈鱼斫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
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唐·韦庄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唐·李嘉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九日唐·杨衡
黄菊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九日唐·李群玉
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
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九日北楼宴集唐·权德舆
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阴云。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
风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萸晚易醺。心忆旧山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
九日酬颜少府唐·高适
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
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九日寄行简唐·白居易
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唐·白居易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九日贾明府见访唐·戎昱
独掩衡门秋景闲,洛阳才子访柴关。莫嫌浊酒君须醉,虽是贫家菊也斑。
同人愿得长携手,久客深思一破颜。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唐·严维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务简
重阳节叠衣服心得体会如何写 叠衣服的感受怎么写(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