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三农的心得体会实用 三农问题体会(五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解决好三农的心得体会实用一
周六高速公路经我镇龙门、神树两村里程7.5公里,目前虽已通车,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至今没有处理,给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不便,对此,群众反应强烈,多次上访,经镇、村现场察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三改”工程施工质量差,不到位
“改水、改路、改渠”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施工单位求施工进度,对“三改”工作不重视,部分水系、路系不畅通,如神树村小庙庄组的渡槽两边水渠及刘大庄组支渠切岭达4-5米,未护坡,现已淤塞,1300余人使用的张粉坊支渠至今未修通,徐集高速互通西南侧500余米断头路,土地未征,路未修,1500余人出行需绕道7-8公里,群众意见很大。龙门支线上跨处对龙门卫生室答复修的砂石路未修等。预计各项修路费用需15万元。
二、龙门村钟庄组的取土场2.5亩x年取土至今未予补偿,群众多次到区、到镇上访,意见强烈。
三、龙门村新堰组弃土场自x年征用土地56.3亩,用于堆放周六高速公路路基清表的弃土,原定当年将弃土整平复耕,直到x年才复耕,6年来给该组群众造成损失达40多万元,经多方争取、协调,业主、项目施工方x年8月答复给群众9万元补偿,而要钱时业主和项目施工方互相推诿,无视群众利益,致使该组群众至今未得到分文补偿。
四、道路损坏
在路基修建过程中,乡村道路累计损坏10公里之多,其中龙门村4公里、神树村6公里,按每公里2万元维修费用计算,需补偿20万元。
五、其他损失
1、因x年停工后,水系破坏,神树、龙门两村群众因旱拒交水费每年7万元,6年来累计42万元。
2、红线外弃土压田
在施工过程中,有多处红线外弃土压田,农户无法耕种,其中龙门村钟庄组5亩、刘大庄3亩、下郢组2.3亩、侯郢组1.7亩;神树村刘大庄组5亩、小庙庄组4.4亩,计21.4亩,按每亩每年1000元计算,6年来累计损失12.84万元。
3、自x年停建以后,镇指挥部为了社会稳定,多方协调处理遗留问题,6年来累计花费12万元。
综上所述,我镇在周六高速x年停建至今通车,共损失达110.84万元,恳请区高指给予协调解决。
江家店镇人民政府
x年十月十八日
有关解决好三农的心得体会实用二
提案号:
案由:发展油茶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提案人:
资料: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优良乡土树种。它与油橄榄、油棕、椰子一齐并列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x年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提出,加快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切实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我县是浙江省油茶第二大县,在上世纪60年代鼎盛时期,我县油茶种植面积到达31万余亩,青田的油茶种子就源源不断地运往全省各地种植,被誉称为"浙南油库"。但80年代后,受观念、管理、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县的油茶产业一向处于荒芜和半荒芜状态,油茶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
一、我县油茶资源现状分析
根据x年县林业局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我县油茶种植面积仅存21。4万亩,万亩以上的乡镇有7个,全县有4万余农户经营油茶,主要分布在章村、腊口、船寮、东源、祯埠等中西部地区,其中章村乡和腊口镇最多。在这21。4万亩油茶中,仅有3万余亩的油茶林处于经营管理状态,其余都处于半野生和原始栽培状态,品种以普通油茶为主及少量的浙江红花油茶。
二、我县油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群众观念落后,发展油茶产业的用心性低。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大部分群众将种植油茶主要定位于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基本依靠"天种天养",生产上仍沿袭粗放的种植技术和原始落后的管理,对茶林放任不管,不到茶子成熟不进山,甚至一些林农放下了采摘。没有切实树立起种植油茶发家致富的观念,所以很少投入人力、资金对油茶林进行管理和开发。
2、管理粗放,经营效益低。油茶树长期以来基本上采用实生繁殖方式,导致品种严重退化,树势衰败严重,大小年突出,产量低且不稳,油茶品种皮厚、仁小、出油率
解决好三农的心得体会实用 三农问题体会(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