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生讲座心得体会 宁夏大学入学教育心得体会1000字(9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宁夏大学生讲座心得体会一
美丽富饶的银川,是黄河河套地区最早开发的一片绿洲,汉代时就在此推行浚渠屯田措施,兴建了汉延渠等水利工程,唐代已具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明清以来“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民谚已经传遍九州。古老的党项族在这里创造出璀璨夺目的西夏文化;勤劳的回族人民自强不息,展现出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银川是我国西北边陲的一座重要城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灿烂人文底蕴博大精深,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美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银川,去感受这座边塞古城的神奇魅力吧!
传说很久以前,长江以南住着凤凰七姐妹,给人们带来幸福。其中最小的七妹来到地薄人穷的宁夏,开渠引水,带来了江南风光。后来为了阻止异族部落的入侵,凤凰七妹就变成了一座城,保护宁夏百姓,这就是后来的银川。如今,“凤凰城”已经成为银川的美称。
银川位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日照充足,热量适中,风大沙多;冬寒无奇冷,夏热无酷暑,春季短而多变。银川因为地处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加上气候干燥,雨水量少,日照又长,因此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晴天。据统计,年日照时间比“日光城”拉萨还多17.5个小时。
银川地区土壤类型较多,植被多样。森林面积达百万亩,其中有一半为人工林,包括用材林、防护林和经果林等。随着植树造林等绿化工程的展开,森林面积和绿化面积呈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1988年,国务院批准贺兰山为国家级森林有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山上有天然次生林18.3万亩,有野生动物177种,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16种。
银川地处鄂尔多斯西缘凹陷带的的北部,矿产资源丰富。在银川境内贺兰山段贮藏的矿产品主要有煤、赤铁、石灰石、白云石、磷灰石、石英砂岩、辉绿岩、陶瓷粘土等,这位银川市发展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磷矿贮藏量较高。
“银川”一词是明末将此段黄河及其沿岸平原灌区形容为“银色河川”而得名的。这座有着1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其人文景点一西夏文化为主要特色。西夏王陵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西夏王陵、拜四口双塔、海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诱人的水乡景色、奇特的塞上风光及多彩的回族风情,使银川成为中国西部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
游客们,银川城区分为老城、新城和新市区三部分,老城前身为清代的宁夏府城,东距黄河约15公里,自治区政府和市人民政府都设在这里,又为商业区。新城位于火车站东侧,东距老城区7.5公里,是在清乾隆时住的新满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8年以后又在包兰铁路以西的大片荒漠草原上建起新市区。从前银川市内除了鼓楼、玉皇阁、南门楼等几座古建筑外,大都是低矮的黄泥土坯房。如今,银川市古颜新貌相得益彰,围绕着那些古老的建筑,一幢幢现代化的建筑鳞次栉比。入夜,灯火通明,霓虹闪烁,宽阔的街道流光溢彩。走进银川,你可以该受到一种宁夏所特有的传统与现在交相辉映的美丽,这座荣古都风貌、回族风情和现代韵味于一体的边塞古城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迎接着五湖四海嘉宾的光临。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推荐宁夏大学生讲座心得体会二
水洞沟地区又是中国北方明代古长城、烽燧、城堡、沟堑、墩台等军事防御建筑大观园。保护区内,蜿蜒东去的长城、高台耸立的墩堠、古朴神秘的城堡、曲折幽深的沟堑令人目不暇接,令人遥想当年“甲士拥矛驰战垒,将军拔剑逐胡兵”的壮烈场面。
水洞沟旅游区已经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科学考察、休闲娱乐、军事探密为一体的旅游区。随着水洞沟遗址博物馆、宁夏长城博物馆20xx年开馆,水洞沟景区又将增添新的亮点。
遗址博物馆
水洞沟遗址博物院,它的外形仿水洞沟出土的名为石核的石器建造而成,建筑面积4308平方米,水洞沟遗址博物院以雕塑、展板、投影、文物展出以及讲解的形式,可以了解人类进化的起源、水洞沟文化的兴起以及水洞沟遗址五次考古发掘的过程与成果,同时,还有12分钟的动态演出,让我们实景体验三万年前原始人生产、生活以及面临山洪暴发、山崩地裂的灾难时被迫迁徙的场景。
实景体验疯狂原始人
实景体验馆将高科技、艺术性、文学性等元素融合,使万年的时光和历史场景倒流,让您亲眼见证远古水洞沟从植被繁茂、动物成群,到气候变迁、环境恶化,水洞沟人不得不远走他乡的过程。与水洞沟远古先民一起亲身体验3万年前远古祖先的采集、打猎、祭祀、恋爱以及围着篝火烤食猎物,载歌载舞的生产生活场景,以及暴雨,洪水,地震等灾难来临时的震撼场景。通过高科技逼真的还原演绎,带你穿越3万年的时空距离。
张三小店
1920xx年,当一阵悠扬的驼铃声从远处渐渐传来时,有家名叫张三小店的车马店主人知道一定是有客人从远方来了。于是,主人张三和妻子早早站在门口迎接,来者是两位黄发蓝眼的外国人,后来张三夫妇才知道他们正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他们这次是从天津出发沿黄河沿岸进行考察,在途经水洞沟时由于天色已晚就住进了张三小店。
院内陈列着四尊雕像,他们分别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和贾兰坡先生。这几位都是对水洞沟的考古发掘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杰出人士。
水洞沟村
古老的水洞沟村是由北方的先民们创造了窖洞式和地穴式的居室方式。这种居室往往是建在黄土层较厚的山坡或沟岸上,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水洞沟人在此基础上改进了这种居住方式,发展成一种半地穴式建筑形式。其方法是在黄土坡上先挖出一定深度的地穴,然后在地穴四壁确定为墙壁的地基上,用土坯(pī)垒墙,使之达到一定高度,再以桁(xíng)条,木椽搭顶,复以柴草,柴草上面糊以泥土,防止漏水。水洞沟村就是这样一个古老的半地穴式的聚集村落遗址,我国西北地区群众习称其为“地窝子”。水洞沟村聚落共有29处地穴式建筑遗址,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一些进行了恢复,让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先民们的居住形式。
芦花谷
水洞沟旅游区有三公里长的芦花谷,芦花谷内芦苇摇曳生姿,走在其间的小路上,陶醉在那苇荡丛中,此刻心情一片宁静。湖泊面积近30万平方米,其中鸳鸯湖上修有原生态木桥4座,凉亭两处,湖面上,芦苇丛中百鸟翔集。碧绿的湖水、清脆的鸟鸣、唯美的画面,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红山湖内绿波荡漾,游船往来,水岸长城,难得一见,在游船上观赏雄伟的古长城,别有一番情趣。当你还没有从土林景观的童话世界中走出的时候,下船登上码头,又掉入了一个世外桃源内,那就是景区内的沙枣湾。沙枣湾里沙枣树丛生,六七月份沙枣花开的时候,那一阵阵的清香又让你流连忘返。
明长城
水洞沟遗址旅游区内明代军事立体防御体系区是由明长城、藏兵洞、边沟、大峡谷、红山堡、瓮城等共同构成的。
旅游区的明长城为土夯长城,是宁夏境内相对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长城遗址。明长城西至入黄河巨龙的长城小龙头称为两龙交汇处,东至盐池境内。站在长城上放眼眺望,北边的毛乌素沙漠,南边的水洞沟景区地貌尽收眼底。
水洞沟长驰景台
水洞沟长驰景台是一座、一脚跨两省的长驰景台。在水洞沟旅游区您可以闲庭信步于明长城脚下,或者登上新修建的长驰景台,一脚跨两省,站在长城上放眼眺望,北边的毛乌素沙漠,是浓厚西北大漠风貌;而在南边的水洞沟,湖泊湿地、高峡平湖尽显江南秀色,给您别样的体验。
水洞沟长驰景台,是览水洞沟大峡谷和芦花谷美景的最佳观赏地。站在观景台上,沟壑纵横,地形独特的土林景观仿佛就在脚下,跌宕逶迤直达峡谷深处。整片翠绿的芦苇荡随风摆荡,风景蔚为壮观;时而野鸽飞翔,红嘴鸭叫声四起,泉水潺潺发出声响,汇集成溪。
野性草原牧家乐
翻过长城,就到到了520xx年前的鞑靼、瓦剌修养生息、驰骋疆场的蒙古野性草原,在
辽阔旖旎的野性草原体验一下蒙古人的野性豪放的生活,做一回纯正的蒙古人。 野性草原沙漠冲浪车、野性草原骑骆驼、沙漠卡丁车等精彩刺激的娱乐项目等着您!
红山湖
登上坝顶,我们眼前呈现的是“高峡出平湖”的又一奇特景观,这片湖面因位于红山地区,所以名为“红山湖”。“红山湖”也是蓄积边沟之水而成的,丰水期,湖面可于峡谷中向东延伸2公里多,上空常有鹰鹤翱翔,水面上时有鸳鸯、野鸭游弋,山中野草青青,景色非常优美。
乘船荡漾的红山湖中,可以观看水岸长城,体验人与水鸟和谐共处;长城、断崖倒映水中;蓝天白云,映于水底的别样番情趣。这种天人合一,历史文化和当今生态有机结合的塞上江南景观,实是不可多得,真可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大峡谷
从水洞沟到红山堡之间,有长约4公里的峡谷,本是大自然的“杰作”,但明代时,这又成了长城“深沟高垒”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峡谷两岸经常年的风雨剥蚀,沟壑纵横,深厚的黄土经长期的雨水冲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了“土林”。“土林”又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般地形成千奇百怪的形像。有的像僧人登高远眺,似在期待来者;有的宛如一对恋人,相亲相依;有的如夫妻相敬,
双方对拜,琳琳总总,各具形态,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在峡谷的两边的崖壁上有明代将士修建的藏兵洞,它充分显示了古代人民的军事智慧和聪明才智。
藏兵洞
在峡谷两侧悬崖上的一个个黑洞,就是著名的“藏兵洞”,所谓藏兵洞,是红山堡守军由地上转入地下,隐蔽,保护自己,伺机出击,或在空旷处设伏兵的地道。这在我国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在我国的长城防御体系中,把长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防御系统,全国这是独一处。 奇特的藏兵洞高出沟底10多米,蜿蜒曲折于悬壁之上中,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中分叉路口颇多,左右盘旋,犹如迷宫久久不见尽头。洞内辟有居室、粮食储藏室、水井、灶台、兵器库、火药库、炮台、陷阱、暗器孔道等设施。
推荐宁夏大学生讲座心得体会三
各位团友: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喀什市市中心,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它是中国最大的一座清真寺,位于中国四大清真寺之首,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民族创建的历史瑰宝之一。它以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建筑和绚丽的色彩等特点,闻名于中外,在中亚地区与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地的著名大清真寺,同样地受到穆斯林的注目。坐落在艾提尔尕广场西面的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带有阿拉伯风格的伊斯兰教寺院建筑。“艾提尕尔”一词,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做礼拜的大清真寺的通称。也有人把它按阿拉伯语的“尔德”(变音为“艾提”,意思是节日)和波斯语的“尕尔”(意思是广场),解释为“节日场所”,但此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虽然在伊斯兰的各种节日里,清真寺是主要的活动场所,而在平时,穆斯林们也同样在这里进行日常的宗教活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清真寺,一般可分为五种类型:艾提卡尔清真寺、加曼清真寺、小巷清真寺、麻扎清真寺、耶提木寺。)
“艾提尕尔清真寺” :艾提尕尔是节日欢聚的场所的意思。也有等级最高的清真寺的意思。全新疆共有四座艾提尕尔清真寺,除了喀什的之外,于田有一座“艾提尕清真寺”,哈密有一座“艾提卡尔清真寺”,和田市也有一座“艾提尕尔清真寺”,它们都是当地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前后,以后逐渐修建,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建筑风格融汇了维吾尔、中西亚伊斯兰以及中原文化(莲花柱头、万字符、藻井)。艾提尕尔清真寺在国际上也有影响,伊朗的总统也向艾提尕尔清真寺赠送了丝毯。
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是新疆喀什市的穆斯林标志性建筑,是新疆乃至中亚穆斯林的“麦加”,不仅是新疆地区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喀什的著名旅游观光景点。“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服”之意。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阿拉伯语是“顺从者”的意思。信奉唯一神“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最后一位使者。坐落于新疆喀什市解放路的艾提尕尔广场西侧,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这是一个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兰教古建筑群,坐西朝东。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大约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大穹隆顶)”、“宣礼塔”、“大门”等七个主要部分。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正是东察合台汗国的杜格拉特家族赛亦德·阿里在喀什统治的时期(1435—1457),相当于明正统(1436~1449)年间,喀什噶尔统治者沙克色孜·米尔扎(也译为萨克斯.米尔扎)葬于此,其后裔建造了一座小清真寺,用以祭祷亲友亡灵,即艾提尕尔清真寺之前身。1798年,英吉莎的一位名叫古丽热娜的维吾尔族女穆斯林,在前往巴基斯坦途中病故于喀什噶尔,根据她的遗愿,人们以其所遗旅费扩建该寺,并取名“艾提尕尔”。
(刚才已经提到,艾提尕尔大寺从建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据文献记载,早期的艾提尕尔大寺的规模,并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这里原来是一片埋葬死人的荒坡,数百年前的一些喀什噶尔著名人物(如喀什王沙克色孜·米尔扎及其亲属,察合台后裔莎车王赛义德汗之弟米尔扎·艾则孜外里苏丹等),以及一些当时服务于宫廷的达官贵人,也埋葬在这块地方。而在当时,这里只有一座并不起眼的小清真寺,它是公元1442年左右,由喀什王沙克色孜·米尔扎的后裔所建。到了公元1537年前后,当时喀什的统治者乌不里哈德尔·米尔扎阿尔伯克,为纪念葬于此地的叔父米尔扎·艾则孜外里,又将原有的小寺扩大为能做主麻聚礼(每周的主麻日礼拜)的大寺。
真正地为艾提尕尔大寺奠定基础的,据传统的说法是18世纪后期,一个名叫古丽热拉的有钱妇女,在她去巴基斯坦途经喀什时病故于此地,根据她的遗愿,人们将她遗留下来的大笔钱财,用来兴建了一座清真寺,这便是艾提尕尔大寺的前身。但那时的规模甚小,其四
周仍是一片坟地。以后,艾提尕尔大寺进行了多次的修缮和扩充。1872年的一次大修建,使艾提尕尔大寺达到了今天这样的规模。这次修建,把大寺的范围分为两个部分:东面是清真寺,西面是教经堂。其中教经堂有近百间房间,还修建了蒸汽浴室,供人取暖的暖室,增辟了人工水池。对于整个建筑,还修建了高塔、拱北孜、殿堂、门楼等建筑物,从而形成了现在艾提尕尔大寺的基本规模。经过历次的修建和扩充,并在大寺院内广植花草树木,使它不仅成为当地宗教活动的中心,而且也成了喀什城内一个景色宜人的胜地。) 整个艾提尕尔大寺是由寺门塔楼、庭园、经堂、礼拜殿四大部分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的,总面积约1.68万平方米。寺的大门为浅蓝色,高约4.7米,门的上方刻有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经文,周围衬托着具有维吾尔艺术风格的精美图案和花纹。大门楼高约17米,它的两边各竖有一个半镶嵌在门楼中的18米高的宣礼塔,塔顶端各有一召唤楼,楼顶立有一弯象征伊斯兰的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訇要5次登上塔,高声呼唤穆斯林前来礼拜。门楼的后面是一个大拱北孜,其顶端亦托着—小尖塔,塔顶也有一弯用黄铜做成的新月。大家从整个门楼、尖塔、大门及拱北孜这一组建筑来看,不仅会感到它建筑雄美,同时更感到庄严肃穆。
各位团友,现在请跟随我一起进入大寺两侧的圆形拱门。
穿过八角形的门厅后,我们来到寺内的庭院。我们可以看到,庭院的北部并排有两个水池,南北两侧各有一排讲经堂,一共36间,主要是供阿訇讲经之用。顺着用砖铺成的小道往前走,便来到礼拜寺的台阶前。
现在我们即将进入了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的核心部分——礼拜殿,请大家一定
宁夏大学生讲座心得体会 宁夏大学入学教育心得体会1000字(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