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展示课心得体会 听小学道德与法治展示课后的感想(七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道德与法治展示课心得体会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②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③使用微博发布属于自己的文明上网宣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搜索网络信息和使用微博发布信息,了解网络文明、道德行为,提高安全意识,培养搜索信息、加工和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文明使用网络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养成健康、文明上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知识产权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难点:学以致用,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运用到实际生活,文明、道德使用网络,并且保护知识产权。
教学过程
1.我话微博
师:最近网络上非常流行微博,同学们有用过微博吗?
生(集体):用过!
师:能简单介绍一下微博吗?
生1:微博是我们交友、认识朋友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生2:微博是博客的一种衍生,能随时随地发表我们的一些评论,能对任何一条微博进行评论和转发。
生3:微博很简短,都在140字以内,很精练。
……
师:微博是一个极为开放的网络社交平台,你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语,或许就会引来“粉丝”的热议、转帖,许多原来你并不相识的人,也会“加关注”你,与你进行交流。所以今天这堂课,老师想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在使用微博、发表个人言论的同时,如何遵守网络道德。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和喜欢的事物“微博”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自助自救
师:“微博”可以让我们结交好朋友。我发现“粉丝”当中有这样一组对话,邀请两位同学给我们演绎一下。
学生演绎微博中两位网友的对话。
a:本周日晚八点准备去听演唱会,诚征同伴一名,有意者请回复。
b:好耶,计划好久了。
a:你是男的吗?
b:本人是mm。
a:多大啊,是干什么的啊。
b:14。
a:一个人吗?
b:是的。
a:是什么学校的啊,我们不会是同学吧?
b:建兰中学的,你呢?
a:太巧了,我是这个学校毕业的,我和你一起去吧。
b:对了,这么晚出去不会有人问起吧。
a:不会的!
师:在生活当中,你是否也碰到过网友约你见面的事情?①当你收到一位素未谋面的网友邀请到某地见面,你将怎么办?②当你考虑再三后,觉得还是要见他(她)一面,你会预先采取什么措施?请同学们在微博上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微博”让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聊天,结交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网络交友再次成为学生上网热点问题。
学生在微博上对“网友约会见面”进行评论。
师:哪位同学来讲讲你是如何处理网友要求见面的问题?
生1:一般情况下我会先委婉地拒绝他,如果觉得真的要去见他的话,我会事先约上一些要好朋友一起去,以便随机应变。
师:你首先想到的是拒绝,那在现有的英语词汇当中,你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来表示拒绝吗?
生1:stop。
师:很厉害。假如考虑再三后觉得还是要见他一面,你们会怎么处理呢?
生2:我觉得先要征求父母的意见,如果我父母同意,那我会选人较多的地方作为见面的地方。
师:选地点很重要,你能用什么词汇来表示地点呢?
生2:place。
师:要征求父母的意见,所以这个交往是公开还是私自的?
生(集体):公开的,open。
师:告诉爸爸妈妈,告诉可以用什么词汇呢?
生(集体):tell。
生3:刚才那位同学将自己年龄、学校等信息都告诉了那个网友,我觉得我们不能将自己的个人隐私告诉别人。
师:个人隐私是不能告诉别人的,隐私咱们可以用单词secret(秘密)来表示。
板书设计:
secret:个人隐私不外泄。
tell:告诉爸妈求意见。
open:若要见面需公开。
place:见面地点慎选择。
—stop原则: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师:这其实就是我们的stop原则。通过网络我们的确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可以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可是因为网络的匿名性,也让我们无法判定交往对象的真实情况,也潜藏了许多危机。诱惑永远存在,陷阱就在身边。只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才能免受伤害。
设计意图:用简单易记的英语单词,帮助学生识记并感悟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3.趋利避害
师:微博的故事依然进行着,最近微博上有一条消息转发度很高,那就是网络小胖大婚的消息。于是曾经的网络小胖再度进入我们的视线。
这是2003年春天,念初二的小胖参加上海市的某个交通安全集会,他的偶然斜眼回头的照片不知被谁拍下来传到了网上。后来被网友们用ps软件把他的脸合成到机器猫、自由女神、光屁股小孩等各种各样的形象。 学生欣赏图片,有些许笑声。
师:大家觉得好笑吗?这个是不是只是一个玩笑?如果这个玩笑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样呢?
生1:我觉得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会很生气,开玩笑固然是可以的,但要有个限度,篡改别人的照片,配上极不文明的文字,就侵犯他人权益。
师: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假如是小胖自愿,另当别论,但现在问题他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网络恶搞,损害了他人的形象,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是违法行为,我们青少年是绝不能做的!
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网络的不道德行为吗?大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并举例,并且思考这些行为又带给你什么样的思考?
学生搜索查找信息,并在微博上列举其他不道德的网络行为。
师:我们一起看看同学们列举的典型事例。
生1:有人在网上宣扬网络病毒,侵入别人的个人电脑来获取资料。前几年就有一个“熊猫烧香”的病毒,引发了很大的危害。我觉得窃取个人电脑中的资料是非常不道德的。
生2:有些人在网上发布一些反政府的言论,造成民众的愤怒,最终可能会引起骚乱事件,引发一场场惨剧。我觉得网络有好也有坏,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很好地利用它,要杜绝这种悲剧的发生。
师: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网民都是以一个虚拟的网名存在。不过,即使你是以一个虚拟的网络身份来发表言论,那个虚拟的网名所代表的也就是你本人,你对自己所说的言论还是要负责任的。作为青少年,我们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设计意图:畅所欲言,让学生结合生活发现反面事例,把正确的思想、做法落实到将来的行动中,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受到教育。
4.火眼金睛
师:接下去的微博故事,同样也发生在我的粉丝当中,同样邀请两位同学来演绎。
学生演绎微博中两位网友的对话。
a补习后回到了家,才刚打开计算机,微博上就传来b的呼叫。
a:你的科学实验报告怎么写?
b:简单!上网拷下来就可以交了。
a:顺便帮我找一份。
b:有好处吗?
a:我有一部现在正在上演的电影光盘片,我刻录一份给你!
b:成交!
a戴上耳机,听着mp3,在网络上找寻今天功课的数据。mp3播放器里面的歌曲都是现在最流行的,全部是从自己付费加入会员的网站下载来的。a想着:把自己从网络上找到的mp3刻成光盘,拿到学校卖给同学,应该很好赚钱,这样他的iphone4s就有着落了。a开始做着他的美梦。
师:掌声送给这两位同学。网络上的数据,既然已经公开让人浏览,是不是就代表可以无限制使用?为了完成学校的作业,就可以无限制使用网络数据,是这样吗?现在请同学们借助书本、网络来完成一组是非选择题,将最终投票结果显示在你的微博上。
设计意图:知识产权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此环节采用让学生结合情境,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阅读书本知识,也可借助于网络,做是非选择题。目的是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
师生共同分析较难以判断的选项:单纯下载mp3音乐供自己欣赏是不违法,大量或散播给他人就不行。自己购买的软件,代表是单一授权,将软件序号放在网络上公布出来,就是侵犯知识产权。利用网络数据转贴别人发表的文章须经过作者的同意,须注明作者、出处。
师: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是产权人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创造的财富,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对产权人劳动的肯定和尊重,同时还为了鼓励进一步的发明创造和技术的创新。
5.星火燎原
师:微博的故事这样继续进行着,在遵守网络道德的路上,我们每一刻都不能停止。其实早在2001年,国家就颁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让我们大声地朗读,用心去品味它。
网络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以独特的方式和无穷的魅力,把你、我、他连接在一起。今天,就让我们将所学
道德与法治展示课心得体会 听小学道德与法治展示课后的感想(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