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观看音乐微课心得体会和感想 学生听微课的感想和体会(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学生观看音乐微课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安全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人生的基础,但是,如果不注意,“本钱”将花尽,“基础”将毁掉。届时,即使我们满腹经纶,也只是昔日黄花。由此可见:安全是生命之本,安全是头等财富!为了自己长寿,为了亲人,重视安全,使自己健康,快乐得过每一天。所以,这学期上王老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就感觉,现代社会整体治安复杂化,各种社会问题集中出现,人们对社会及生活的不满通过各种极端方法表现出来。就拿大学校园来说,每年因各种矛盾或纠纷而报复、跳楼、自杀…的案例越来越多。但是,对步入大学校园的我们来说,我们应该做的是学会独立面对社会,独立生活,学习知识,增长技能,而一切的前提还是我们“健健康康”的活着,平安比什么都重要!
16课时的学习,主要了解了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维护、饮食安全和性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对每一名大学生来说,在校园要时时注意用电安全,严格遵守校园及公寓“安全用电”相关制度。谨防火灾,发生火灾后,头脑要冷静,理性逃生。在讲课过程中,王老师多次提到王大伟教授,王教授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气温每上升一度,性侵犯上升两个百分点。尤其女生来说,更应该掌握保护自己的技巧。校内校外注意安全、夜间行路注意安全、公交车上注意安全等。王老师在课上也教给了我们不少摆脱异性纠缠,应对性骚扰的方法。另外,我们必须提高财务安全意识,做好防盗、防骗、防抢等防范工作。在校园谨防顺手牵羊、溜门串户、入室、溜门撬锁、窗外钓鱼、插片开门、偷配钥匙等行窃方式;平时谨防入室盗窃、扒窃、网络盗窃等,确保自己的财产安全。
也许不少人会认为,安全只是指身体的安全甚至是肢体的健壮和不受伤害;认为只要自己的肢体健全、行动自如那就叫安全。我认为,这决不是安全的全部。即便是一个具有健全的体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糊里糊涂攀兄弟、结姐妹,既有拉帮结派之嫌,又有醉翁喝酒之意;如果他不明不白逞义气、惹事端,不但喜好随波逐流,而且希望出点乱子;这表现出来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问题。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思想安全,亦或是行为安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结果的残酷性。交通事故,游泳溺水事故、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课间游戏追逐打闹偶发事故,轻者可以伤及体格,重者能够危及生命,它们造成的后果是残酷的。可是思想道德的残缺、行为方式的越轨比体格不健全更可怕。因此,健康的心理对每个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爱情就像一件高妙的艺术品,无论怎么研究也难穷尽其奥秘。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正在走向成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的正常的。但是,大学生需要端正恋爱动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发展适当的恋爱关系。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树立科学的无产阶级的恋爱观。具体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立志同道合的爱情;第二、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第三、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此外,由于校园里恋爱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如单恋、失恋、爱情波折等种.种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其中失恋是最严重的一种挫折。所以,我们还应培养一定的承受能力,受到挫折能够合理疏导情绪的能力,将对自己伤害降到最低。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通过学习《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程》这门课程,我再一次深刻的休会到: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生命是惟一的,是宝贵的,世界因为有了生命而变的精彩!
2022学生观看音乐微课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根据中心学校3月1日校长、园长会议要求,结合县教科局及市《关于开始春季学期学校安全工作检查的通知》要求,在开学第一天认真组织开始好“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活动,对学生进行交通、消防、食品卫生、预防溺水、踩踏、传染病等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
3月3上午,大溪小学利用开学典礼时间集中对全校学生开始了春季开学安全第一课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发动宣传,提高认识。
3月1日上午,我校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明确提出上好开学第一课的要求和内容,让广大教师尤其班主任充分认识到:通过认真组织开始春季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活动,对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始,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二、科学组织,讲求实效。
1、开学之初,学校根据教科局文件精神,具体布置了开学第一课的要求,各班级利用主题班会课,大力向学生宣讲交通、卫生、春季传染病预防、消防、防溺水、防震等方面安全知识,让学生在安全防范意识、安全自我保护能力方面有一定程度提高。
2、利用旗下讲话时机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集中开学安全教育,来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学生严格遵守纪律,时刻把“安全”二字牢记于心,教育学生加强安全知识学习,不断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3、组织学生观看“春季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相关电视节目,通过直观案例来增强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4、开始安全检查活动,在开学出对整个校园进行一次安全集中大检查活动,重点是学生日常活动安全、校舍财产安全、学生体育活动器材、场所等方面安全,及时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杜绝校园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仅仅靠开学第一课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时时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工作,确保学生不出任何安全事故,让安全陪伴学生每一天。
2022学生观看音乐微课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实践主题:大学生消费观调查——理性消费、求索未来
实践引言:经济腾飞的中国,人们无时无刻都在体验消费,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的职业以及今后人生走向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心理,引导大学生消费趋向成为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实践小组成员:于爱玲、李青、刘艳华、李华、卢文娟、宋杨、郭安伟、江涛、王传山、陆伟、刘洋、张荣鑫、王成龙、张润超(共15人)
实践小组组长:江涛
实践时间:xx年3月9日—3月10日
调查人数合计:151人
调查对象分布:中国石油大学 (山东东营) 100人
烟台大学 (山东烟台) 5人
湖北师范大学 (湖北黄石) 10人
武汉大学 (湖北武汉) 6人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青岛) 7人
湖北大学 (湖北武汉) 4人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2人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 1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武汉)2人
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烟台) 2人
中南名族大学 (湖北武汉) 3人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武汉) 5人
山东财政学院 (山东济南) 1人
广州大学 (广东广州) 2人
长春税务学院 (长春吉林) 1人
有效问卷份数:151份
调查方法:主要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本校学生,借助网络和无线通讯手段调查了部分其它高校同学,与此同时和部分同学交流面谈了解部分现实信息。
问卷内容:见附录
略
一、消费现状分析
(一)、总体消费水平一般,局部出现两级分化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当今大学生消费水平较过去已有了较大改善,22.5%的同学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47%的生活费在300-500元之间,有27.2%的月生活费在500-1000元,同时月生活费在1000以上(包括1500或者更高)的占到9.6%。近百分之七十(69.5%)的同学月生活费用在500以内,同时有61.6%的认为周围同学消费状况比较符合实际,应该说总体处于一般水平。但同时也有近百分之十的同学月开销超过1000元,局部出现了两级分化情况,但在是由大学这种现象普遍性不高。
于此同时,和其它高校相比较,本校学生的消费水平偏低,平均水平在502元左右[①],其中92.8%同学表示在购物时在乎价格水平,也在一定层面体现了这个问题。
(二)、消费多元化特征显著
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走向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年轻人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今大学生也不再将消费单纯用于学习上,而逐步将目光转向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来,如网络、通讯、交际、形象等方面,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使他们的消费也转向了多方向的轨道,既缓解了大学生的紧张气氛,也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购物消费途径来看也曾现出多样化特征,在我们的调查中有61.6%的同学选择超市购物,25.8%的同学会逛街砍价,同时b2c网上购物对于近9%的同学来说成为主要的购物方式,这也是顺应当代消费新概念的表征,伴随网络购物的机制成熟,这种安全快捷的新兴方式将为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
(三)、部分出现超支现象
虽然大学生的消费有了很大改善,消费方向也有了变化,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曾有人将大学生比作逃离了牢笼的小鸟,没有约束,只有自由,如今一想的确如此,调查结果表明51%的同学曾有过甚至经常向他人借钱的记录。
(四)、经济独立意识淡薄
据调查,高达65.6%的被访同学的主要生活资金基本来源于父母,说明了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暂时不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只有34.4%的同学通过打工和勤工助学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但同时我们了解到其中有近5%的同学每月打工收入超过300元,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74.1%的同学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打工或者奖助学金)满足自己的日常开销,这是当代大学生渴求自身经济独立的强烈愿望的体现,但迫于各种原因,只有34.4%的同学将之付诸实践。
(五)、理财能力亟待提高
不少同学表示自己不善于理财或者根本就没有理财的观念,对于生活费没有什么安排,表示“想用就用,没有数码安排”,对自己月开销数目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反正就是这样花,不够了就向家里要。”比较少(仅占9.3%)的同学会每个月给自己攒点钱,以备不时之需。但大概40%的同学没有预算或者消费计划,情况堪忧。
与此同时,作为消费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消费记录,也只有16.6%的同学完整落实,而绝大多数同学没有详细的消费记录,
学生观看音乐微课心得体会和感想 学生听微课的感想和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