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心得体会及收获 督学培训心得体会博客(九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督学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依然记得自己是如何怀着一份忐忑与希冀来到湖南师范大学附属
中学的,依然记得自己当初是多么的斗志昂扬,依然记得……6周的教育实习,很快接近了尾声,现在想来,所有的所有的就剩下沉淀在心中的一份对教师的憧憬以及与对孩子们的那份责任以及承担这份责任的历练以后的积淀。三年前的那次高考后的选择。现在,我没有后悔!
以下仅对我实习期间做个简单的实习总结。
第一天去实习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去得非常早。因为大家很兴奋,
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实习,毕竟是我们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走在校园里。第一天,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只是分别听了一下教学主任和年级组长的讲话,并看了看学校的环境,算是对学校的初步了解吧。真正的工作室从第二天开始的。前几天“上班”,只有两种感觉:忙,累。每天觉得睡眠不足。早上6:30起床,晚上10点多才回寝室。
我们的教育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工作
第一周,我们是在学院试讲,准备课件。
第二周,我们就来到了附中进行见习。通过指导老师先熟悉不同班教育实习自我总结鉴定级的信息技术上课情况,以了解现在的学生为主,同时学习指导老师的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流程。在听课之后又该思考加入这堂课是我自己上,又该怎么设计,进行前后对比。
第三周,由于在大学期间有充分的准备,对于教师技能这一块也比较自信,所以在听课一个礼拜后就开始上课了。在附中,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我们每一次上课时都要进行试讲。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听队友的课—写教案—试讲—修改—上课,这样反复练习,完善。直到把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即使这样,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平时没有学过,也没有料到过的问题。毕竟试讲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教学生知识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如果我们仅仅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上课,我我一下几点体会:
第一,由于信息技术是在机房上课,游戏及其他等的因素对学生的引诱力比较大,因此很难控制学生的注意力。经过一个星期的听课,我的体会是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乐趣中学习才能使学生爱上学习,不再视学习为负担。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一位活泼,一位严谨,从效果来看,前者要好一些。所以上课时的例题一定要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以及整个实习队的队友都是做得很不错的。
第二,上课的内容一定要把握好,还要了解学生对于信息课程的掌握及记忆程度。还记得那次我上第三节的选择结构的复习课的时候。我本以为前几次上课的内容大家还记得很清晰。可是,我发现,我错了。我估计错了。我在这堂课布置的练习是“青春纪念册”。这个例题涉及到
好几个新的知识。我估计学生不会做。于是,我讲了一个差不多类型的题目。可是,当我看作业的时候。觉得很伤心。没有一个同学提交作业。对于这个,我自己反思了。真的是我自己讲得太多了。而学生对于这门课的重视程度远不是我所想的。所以以后,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课堂的内容与强度。
第三,所有的课程要形成一定的联系。那么,课程就会形成一条链。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讲授起来也更加上手。
第四,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好一堂课不进反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平时也会提一些书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这时候你不仅要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你要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平实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记得上for语句循环的时候。讲到一个题目,计算64个格子的麦粒数,并且每一个格子的麦粒数是上一个格子的两倍。在这个时候,我给学生讲了表达式:_=2^(i-1)。在我看来,这是很好理解的。可是课后有不少同学跟我反映这个地方不理解。后来,我又另外花时间才让大家弄明白。从这一次,我懂得了。我们认为容易的在学生眼里也许并不是这样认为的。我们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
在实习过程中,我一共上了7堂课,有7个教案以及7分课件。回顾这7堂课,看看学生的作业。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第一, 我对课堂实际操纵不够熟悉,造成每次操作时都出问题。 第二, 我的语速有点快。
第三, 我的板书有错误而且比较凌乱。
第四, 在讲授知识点时,在突出重点、难点的同时对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
有所忽略。
(二)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实习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原班主任刘老师的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
我的班主任生活是从早上6:30开始的,简单的洗漱加上仓促的吃点早餐,为的是能在7:10到达办公室,7:25到教室督促学生做好值日和晨读,检查学生卫生,穿戴校服、校徽、团徽及到的情况;早上9:30要到操场或教室督促学生的课间操。
10:50—11:05到教室观看学生新闻收视情况;11:05—11:10到教室监督学生做眼保健操情况;中午12:30要到教室稍加管理学生午休的情况;下午15:40—15:45要到教室监督学生眼保健操的情况;下午17:20有时候到教室看学生的小自习的纪律;晚上19:00—22:00到教室督促学生晚自习,我一般一周去两个晚上。所以,我们经常是披星戴月。头几天还能够坚持,而过了几天之后就会感觉到苦和累。而像老教师他们长年累月都是如此,教师这份工作的辛苦可见一斑。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觉得对于学生最重要的就是“爱心”。而且,我觉得对学生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刚柔相济”!
实习期间刚好碰到附中105周年的校庆。学校领导给我们实习班主任一次组织主题班会—“校庆105周年”—让我们锻炼自己。我举办了主题为“丝丝恩泽,感念母校”的校庆主题班会。班会举办得很成功,整个
班上的气氛都带动起来了。通过这一次班会,不仅帮学生更多地了解了学校的人文历史,也增加了同学互相之间的凝聚力。
(三)专业实习工作
除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们还进行了专业方面的实习。如摄像,网站维护。在这些任务中大部分都是需要实习队成员协作完成的,因此实习队成员之间分工一定要明确,而且要体现团队合作精神,我认为我们整个实习队在这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
从这几项专业实习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在学校学的专业知识不管是理论还是技术还不够细致,不够深入。我们所学的更多的是一些入门的基础,而且理论学习方面根本没有应用到实践中。这次实践是一次很好的练兵机会,我学习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通过实习,我初尝到了身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也更让我体会到党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通过实习,我还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吃苦耐劳,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用最好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我讲认真总结教育实习经验,为明天走上教育工作是岗位做好扎实准备。今后,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名出色的人名教师。三尺讲台我准备好了!
描写督学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督导条例》,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功能,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意见》(教督〔2012〕7号)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和实施督导责任区制度的意见》(粤教督〔2013〕6号)等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完善我市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督导责任区制度是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教育督导的机构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数量和布局情况,安排督学对中小学、幼儿园(含民办学校,下同)的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经常性督导的制度。我市自2009年建立和实施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以来,各个督导责任区在推动教育政策落实、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全市来看,教育督导责任区工作中还存在领导重视不够、督学力量不足、部分要求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要加快转变教育管理职能,强化教育监督,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市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使教育督导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教育督导责任区的组织形式是:在市教育局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统筹指导下,将全市划分为25个教育督导责任区,即24个镇区每个镇区为一个责任区,市直属中小学(幼儿园)为一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指定若干名督学对责任区内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经常性的督导。
责任区督学的主要职责是:推动学校、幼儿园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督导内容包括:一是学校、幼儿园落实课程计划,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二是教育教学(保教)水平、教育教学管理等情况;三是校长队伍建设情况;四是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培训、待遇等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五是招生、学籍管理和教育质量等情况;六是学校安全、卫生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七是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的配套和使用等教育条件的保障情况;八是教育投入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责任区督学也可对本责任区内普遍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对本责任区内发生的有关群众投诉等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督学开展督导活动原则上至少两名以上督学同时参加。其工作方式:一是集中督查与调研,根据教育工作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中心工作及督导工作的总体安排,针对所属工作区内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教育督导部门的统筹安排下,每年集中力量开展不少于两次督导活动。二是随机督查和调研,督学可根据本责任区内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随机听课、查阅资料、列席会议、座谈走访、问卷调查、校园巡视等方式,同时将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开展随机督查与调研。
督学要根据责任区内学校数量合理安排对学校的督导周期,制定具体的学期、学年督导工作计划。原则上,市督学至少每季度到所负责的责任区督导一次;对学校存在的特殊重大问题,应随时向市督导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对存在问题较多或相关问题解决不得力的镇区或学校,督学可以直接约谈相关部门或学校负责人。
优化督学配备。建立一支满足教育督导责任区工作需要的专业化督学队伍是实施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的重要保障。每个教育督导责任区至少配备两名督学。责任区督学由专职督学和兼职督学组成。主要由退休的专家型优秀校长、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教育管理人员、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人员、镇区文体教育局(教育事务指导中心)负责人、优秀校长、特级教师、省(市)教育名师担任。
加强督学培训。新任督学须参加教育督导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活动,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建立考评机制。重点考核督学在责任区中小学、幼儿园督导的工作量、责任区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和规范办学行为情况、责任区学校先进典型和经验推广情况、责任区督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被上级部门采纳情况、责任区学校对督学的评价情况、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情况等。对认真履行职责、成绩突出的责任区督学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廉政纪律或玩忽职守、敷衍塞责导致责任区内学校违规办学现象严重的相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撤销督学资格。建立责任区督学督导档案,并作为对督学考核和对学校工作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加强统筹协调。市镇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督导责任区工作,结合实际、科学统筹、创新思路,全面推动此项制度的实施。
提供必要保障。要从教育责任区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为督学在责任区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
赋予督学权力。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条例》、教育部《关于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意见》、《广东省教育督导规定》、《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和实施督导责任区制度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在各类评选表彰中,督学对责任区学校具有推荐优先权。
完善问责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出现违规办学的学校,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要对主管领导和其他
督学心得体会及收获 督学培训心得体会博客(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