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邓稼先心得体会怎么写 课文邓稼先的感悟(7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课文邓稼先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1、认识“融、泞、迈、虔、佑”5个生字。理解并积累6个词语:“衣衫、融雪、泥泞、虔诚、关照、保佑”。并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知道诗歌写的是一个小伙子帮助“别人的妈妈”过马路的事,学习他关心老人的好品质。
1、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韵律以及诗歌表达的感情。
2、通过读文,感受到本课前面一长段对于老奶奶的描写,以及当时的情况描写是为了衬托出了那位青年的爱心。
1、当你们走在路上的时候,有没有帮助过不认识的人?
2、交流。
3、揭示课题:17 别人的妈妈(齐读)
过渡语:课文讲的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却写得感动至人,我们一起去品味一番吧!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并在小组内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交流。
(1)开火车分节读课文
(2)出示词语:
衣衫融雪泥泞虔诚关照保佑迟疑小心翼翼
注意:融(翘舌音)、泞(后鼻音)、虔(第二声)、积累“虎字头”的字(虎、虚、虑……)、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
(1)出示1~3节
(2)指导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预设:
①老妇人遇到的困难:老妇人年纪大行走不便、马路泥泞、行人拥挤、车辆穿梭等。
②读句子:
今日的融雪弄得满街泥泞,老妇人的脚步迟疑又停顿。
她站在十字街头迈不开步,拥挤的行人中她没人照顾。
(3)出示填空:
一位()的老妇人,独自走在()的街上,当时(),使她感到非常(),她心想:()。
(1)朗读4~6节
人们来来往往穿过她身旁,没有人注意她求助的目光。
街那头传过来叫声笑声,学校里刚响过放学铃声。
孩子们欢跳着擦过老妇,一个个喊叫着没人停步。
(2)出示:
马路上,大人们,孩子们。
(3)说说你对马路上的大人或小孩的评价。
(4)指导朗读。
(1)默读7~11节,找出青年人帮助老妇人的相关动词:冒、走、牵、扶、穿等,重点体会“冒”。
(2)谈谈读了这几节后的感受。
(3)隐去句中的动词,试着说一说:
终于,人海里()出个青年,他快步()到老妇人身边。
他()着她的手细声说道:“大妈,我扶您穿过街道。”
小伙子()着脚步不稳的老妇,小心翼翼地()过马路。
(4)指导朗读:
我们已经学过多首叙事诗了,诗歌要读出韵律,读出节奏。老师以第8节为例,遇到斜线要停顿。
出示:
他/牵着她的手/细声说道:
“大妈,/我扶您/穿过街道。”
学生试读、齐读。
(5)从青年人和他朋友之间的对话总,你感受到什么?
(1)男女生对读、齐读。
(2)理解“虔诚、保佑”
“虔诚”常形容态度恭敬而有诚意。“保佑”指迷信人称神力保护和帮助,课文中是老妇人对帮助她的小伙子的美好愿望。
(3)说一说老妇人对帮助她的小伙子的美好愿望是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
(4)小结:小伙子扶“别人的妈妈”过马路,他对老人的关爱也得到了老人的感谢。
课文是一首外国叙事诗歌,诗歌的形式不常见,每两行成一节,节内句子基本押韵。
小组合作,编演课本剧《别人的妈妈》
2022课文邓稼先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打开网上博客,上传。
3、指名交流。
(七)、板书设计:
17、麋鹿
生活环境 舒适
外形特点 奇特
生活习性 与众不同
经历 传奇色彩
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生朗读句子,找出关键的词语。
可以点击网络资料看看,体会体会麋鹿的外形与生活习性的特点。
指名学生概括语句说。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课文内容。
网上博客,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2022课文邓稼先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彭老师第一次来给你们上课,你们用什么方式来欢迎我呀!谢谢你们热情的掌声,使我充满了自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9课,请大家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掌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难的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第一组生字:愿意、姿势、投向、慢呑呑、热烈、情绪、讲述、普通、鼓励
抽个别读——全体拼读——全体读——小组读——领读
3、出示第二组二类字: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情况、镇定、情绪、忧郁、犹豫——
全体拼读――男生读――女生读——个别读
重点教“落”多音字。lào,lu,là
4、师:“生字词回到句子里了”。让学生读有关句子。
句子:
(1)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2)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呑呑地站起来,眼圈红红的。
(3)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5、出示第一组生字让学生两人一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难的字。
6、写一写:
(1)教师在黑板上范写以上2个字。(注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上的生字表中给生字描红,再用练习本把难写的生字练习写1至2个,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作简单的评价。
三、读课文
指名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出示填空,让学生说说)
四、读课文(前后对比),体会人物的变化。
(由于忽视了读的环节,此环节放入第二课时)
1、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英的生活,看看以前的小英是个怎样的孩子?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后,回答,并板书:自卑、忧郁。
(2)从哪些词句中可看出小英的忧郁?指名说说
幻灯出示句子:“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3)师引发学生想象:当同学们在操场上游戏时,英子总是(生):。
当同学们还在上学路上时,英子(生):。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生):。
(4)是啊,身体残疾,不愿让别人看到,心里还很――自卑(板书)。
(5)让我们再次体会英子的.内心忧郁,引导学生读此段。
五、课堂小结:
以前的英子是多么自卑、忧郁啊,后来,英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有什么变化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掌声。
(听写前加读的环节,增强教学效果)
1、听写词语:愿意、姿势、热烈、讲述、鼓励。(听写后并订正)
2、师:后来,英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有什么变化呢?找找看。
(1)读第4自然段。
(2)指名回答后,师板书:开朗、自信。
(3)引导学生用欢快的心情齐读此段。
过渡:是什么让英子从忧郁、自卑变成一个开朗、自信的孩子呢?(引出掌声)掌声竟有这么大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二、精读课文,领会掌声内涵。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二、三段,想想:
在演讲前,英子又是怎样的表现呢?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2、幻灯出示:
①“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②“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呑呑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1)指名读这两句,能找出描写英子动作、外貌的词语吗?从这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怎样的?
(2)师:以后我们也学会把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
(3)引导学生读第①句
(4)齐读第②句。问:英子为什么犹豫呢?
(5)假如英子就坐在我们身边,你想对她说什么?
3、就在你们的鼓励中,英子选择了上台去,当她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时,同学们是怎样做的?
请同学们用横线划出有关句子来。
(1)出示幻灯句“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齐读此句,问:“骤然间”还可以换成?(突然间)
(2)师:让我们来体会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我们来演一演
同学们为什么把热烈持久的掌声送给英子?
(3)师:同学们的掌声对英子说了什么?
(4)师:真了不起的孩子,这掌声就是对英子的鼓励。并板书:鼓励
4、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英子成功地讲述故事后,教室里又响起了的掌声。用横线划出来。
(1)出示幻灯句:“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指名读,想想:同学们的掌声对英子又说了些什么?
师:是啊,英子虽然身患残疾,但其他方面并不比正常人差,甚至更出色。
(2)第二次掌声除了对英子的鼓励外,还带去了对英子的――信任、赞许、羡慕(板书:赞许)
5、此时的英子肯定又激动又轻松,她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这与开始上台前一摇一晃是一样吗?
(不一样)自卑――自信了。
6、师小结:我们可真替英子高兴,她由原来的“低头躲闪、犹豫,慢呑呑到流泪感激,最后深深地躹了一躬”等一系列的内心变化再次体会英子的内心感受。
7、指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8、分组讨论:从这两次掌声里,我体会到:掌声的力量。掌声能让英子由……到……。
9、正如英子给我的来信中所说。
出示最后一段:“我永远不会忘记那
课文邓稼先心得体会怎么写 课文邓稼先的感悟(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