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 细胞培养实验的心得(八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细胞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广泛摸底调研,形成工作规划。通过入户座谈、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
和到镇相关部门采纳建议等方式,共摸底调研97人次,发现问题12项,提出"三推进、三提升"帮带工作措施,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和三年帮带提升规划,为下步工作打下方向基础。
(二)拉动、强化班子建设。针对村空缺会计、党员干部年龄结构偏大、缺乏后备干部力量及个别干部工作不作为等问题,以抓班子、强支部、育骨干为工作核心,确定每月28日为党员活动日,每周一为"两委"会议日,召开全体党员会议9次,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5次,召开村两委会议21次,领学理论、农科文章45篇,民主决策村务工作25项;申报会计人选2名,新发展年轻党员1名,新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名;为全体党员更便于聆听党的声音,在七一建党节之际,协调赞助多功能收音机25个,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三农"一线意识;引导、协助和鼓励村班子,在推动道路建设、三夏三秋生产、计生检查、"三资"清理等各项村务工作上进展顺利。
(三)积极有效改善民生。5月中旬完成了投资25万元的村内4条生产路共计120xx的"民心路"工程;整平村东400平米"百年老坑";积极联系市交通局,争取到20xx年度财政扶持村级公路网化1000米工程项目;5月下旬,完成了村东北位置的机井配套建设;计划10月下旬完成路肩培护和1050米下水道建设;为35名生活困难户办理了低保;为村伤残老人杜长伦申报慈善基金1000元。
(四)全力推进村级经济发展。积极推广"草根型、生态型"经济发展,转变原有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充分发挥村民王立海编织袋厂的拉动作用,新发展个体运输经营户1家、松苗种植1家、蔬菜种植3家。夏收期间,积极联系4部收割机集中5天时间顺利完成610亩小麦收割,全村未出现一处火情;夏种期间,通过广播有序组织187户村民进行浇灌点种,既做到抢时抢种,又杜绝了以往因浇灌先后出现的矛盾纠纷,是全镇三夏工作最先告捷的村之一。三秋期间,仅用3天时间完成了收割任务,以95%的秸秆粉碎率第一批完成了丈量验收,截止10月9日全村完成了耕翻播种任务,在村级中起到了带头表率作用。
(五)注重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完善跟踪联络服务、重点工作周报告、党员活动日等六项工作长效机制;搭建1个乒乓球台、3个健身器材,增设100套农科书籍;发放普法、三资清理、安全生产和环保"明白纸"300余份,倡导村民健康文明生活。
(六)积极促进村内和谐稳定。该村计生工作被纳入重点管理,今年我们提出了"打好计生攻坚战"的口号,在全市第一次计生集中活动中,实现了跳圈,第二次计生集中活动中确保了计生合格率;紧抓村内安全生产不放松,组织两委干部实行跟踪监管,确保了安全生产"零事故";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积极配合市刑警队、交警队和派出所执法活动,较快终结了2起村民刑事案件。截至目前,全村未出现信访事件。
(七)确保工作有的放矢。驻村工作以来,针对村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常性的到派出单位和所驻镇党委政府进行请示汇报,经常性的征求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建议,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寻求政策、技术、信息和资金等方面的帮扶,征得广大村民的支持,以更加有效的解决村级薄弱问题,真正服务村级,服务老百姓。
(一)村级无集体收入,建设成无源之水。村级没有集体项目,无任何收入,无钱办事,资金短缺致使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缓慢。
(二)种植结构单一,土地附加值不高。村民思想相对保守,收入主要来自小麦、玉米种植,当前土地面积只减不增,种植模式单一且大多为初级产品,无法满足村民增收的愿望。
(三)村班子服务跟不上,缺乏人才和政策支持。村干部对村民们的服务意识上需进一步加强,特别在带领支持村民致富的政策、技术和协调等服务意识上需加强。
(四)缺乏后备干部力量。村干部青黄不接问题突出,4名班子成员中50岁以上的3名,原23名党员中最年轻的41岁,50岁以上的19人,由于村级经济薄弱,真正想回村干的青年很少。
(五)制度执行需常抓不懈。村级原制定的各项制度不少,但坚持执行下来的很少。驻村以来,虽然新制定了六项工作长效机制并坚持执行,但必须逐步把"被动"执行扭转为"主动"执行。
(一)推进经济发展,以"草根型、生态型"模式为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模式。
1、盘活集体资产,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尽快利用已闲置多年的原集体27亩果园地,计划发展民营经济项目,实现村级闲置土地租金收入和闲余劳动力门口就业的"双丰收"。
2、加强土地流转,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学习借鉴种植专业合作社好的经验,积极引导村民进行蔬菜、林果和苗圃种植,实现资源利用、农民收入"双提高"。
(二)突出班子建设,推动文化发展,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和活力。
1、强化党组织的细胞工程。把发展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不断发现和培养品行好、有思路的农村青年,及时为党的肌体补充新鲜血液。
2、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宣传窗、农家书屋、文体竞赛等方式,不断提升村民文化的内涵和水平。
(三)发展民生事业,促进和谐稳定,使村民生活的更加安实,更有尊严。
1、稳定低生育水平,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把村内人口与计划生育和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来抓,确保计生合格率达99。5%、安全"零事故"。
2、完善保障制度,确保应保尽保。把帮扶村内五保户、特困户,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来抓,继续实施跟踪服务,实实在在解决好生活、就学等困难。
3、申请生态文明村。计划10月下旬完成路肩培护和1050米下水道建设;计划20xx年中上旬,实现村内道路"户户通"。
有关细胞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细胞增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的《分子与细胞》这一模块的第六章第一节内容。这一节分两个课时,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细胞周期的概念和有丝分裂的过程及意义。本章的学习,是学生从前面几章了解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因此,本章的学习需要以前几章的内容作基础。另外,细胞增殖、细胞分裂、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等概念与必修2中有关减数分裂的内容联系很密切,同时,有丝分裂作为细胞分裂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学生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定律的基础,也是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3)、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各阶段的重要特征,尤其是dna和染色体规律的变化。
2 能力目标:
1)尝试用模拟实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2)凭借有丝分裂过程图,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构建染色体模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能力。
4)通过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1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实验结果的讨论,使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通过细胞增殖过程的学习,树立科学的生物进化观点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2.教学难点
(1)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 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3、重难点的突破策略:
1 通过染色体模型观察与制作,设计模拟实验和制作动态的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 编顺口溜(例如:膜仁消失显两体)帮助学生记忆有丝分裂各阶段染色体的行为。
3 利用曲线图形象化的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攻克重难点。
1、学情分析
1高中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初中已有了较大发展但还不成熟,已形成了较好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
2 学生初中时已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非常浅显,总体来说高一学生生物基础知识少,所以要充分利用前五章学生对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为基础,从培养兴趣方面展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法设计
1)、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复杂,我会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及对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并引导学生用联想的方法把模拟实验结果迁移到真实细胞上。 -------采用“探究—发现”
3)、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4)、模型教学法:利用自制的染色体等物理模型以及数学模型,以曲线描述数量变化规律,以图解突出重点。
课堂上采用自学法、讨论法、归纳法、模型构建法等,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对重难点知识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落实好教学目标.
设疑导入:通过图片与日常生活现象引出生物学问题,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创设问题情景,讨论“与鼠相比,大象的个体很大,是不是组成大象的细胞体积特别大?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等产生原因。
1 归纳:生物体的生长包括: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 和 细胞增殖---增加细胞的数量
2 质疑:为什么生物体大多数是由很多体积小的细胞组成的 ,不是由少数体积大的细胞组成?为什么细胞不能一直生长形成大型单细胞生物?
3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深入思考,培养质疑求实的态度,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
新课讲授
1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探究实验(预习完成)。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规范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注意要学生把模拟实验结果迁移到真正的细胞上。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分析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结论: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相对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结论迁移: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的核质比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思考与讨论:既然细胞越小,细胞相对表面积就大,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
(细胞体积最小限度,是由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基本结构(如核糖体)和物质(如酶)所需要的空间决定)。
2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回答一下问题:
(1)细胞增殖的意义是什么?细胞以什么方式增殖?
(2)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有哪些?主要方式是什么?
(3)什么是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分为那几个阶段?时间分配如何?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细胞周期概念的理解,抓住关键词“连续分裂的细胞”,理解哪些细胞具有细胞周期哪些细胞没有。并结合模拟动画,使学生充分认识细胞周期的起止点及各个时期的特征。” ------突破重点难点
请学生回答下列图示中那些可以代表一个细胞周期?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要突破
细胞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 细胞培养实验的心得(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