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调研心得体会总结 教学楼参观实践报告(9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教学楼调研心得体会总结一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靠于兴趣。”兴趣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内在动力与推动力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挖掘,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以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求知热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优美音乐感染学生。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以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来让学生获取更为丰富、直观而生动的感受,带给学生以美与趣,更具感染性与趣味性。将音乐引入语文教学中,更能展现语文学科的情境性与人文性,更能为学生展现愉悦而宽松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我们就能够为学生播放一段定有壮族民族特色的音乐,以优美而动听的音乐来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趣味问题引发学生。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推动着学生不断探索未知领域,解决心中困惑。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提问艺术,以富趣味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活力。
3.生动画面吸引学生。图片形象直观,将图片灵活地运用于课文教学中,贴合小学生以形象为主的思维特点,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从直观的画面中获取更多的感性信息,这样更能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与感悟。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能够收集优美的风光图,在课上直观而动态地展现给学生,将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中。这样的学习是欢乐而自在的,是学生所喜爱的。
传统教学视教材为经典与权威,教学中机械照搬教材,将教材上的知识点原封不动地灌输给学生。这是典型的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成为教材的复制者,学生成为教材的接收者。这样的教学自然不是高效的。要构建高效课堂就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要带着学生走进教材。
1.树立开放的教材观。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语文教学也不能局限于封闭而狭小的教材空间,而是要将教学的眼光放到宽广的现实生活中,将各种教学资源整合到语文教学中来,如影视资源、生活素材等,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生本教学资源。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富有生活的气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才能体现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本事的提高。如影视资源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在学习一些距离学生生活年代较为久远的文章时,学生往往难以深入的理解。而教师经过播放相关的影视剧片断,能够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带给学生以真实感。这样在特定的情境下,学生才能产生最深刻、最独特的感受,才能感受到文字之外更深层的含义。
2.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材的开发不仅仅要将学生资源纳入其中,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也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性,不能进行单向的机械讲解,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教学,这样才能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是带着学生来一齐来研究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将学生带进宽广的语文殿堂。
高效课堂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教要让步于学。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转换自身主角,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与指导者,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互动,在互动中共同完成知识的构建,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学习。
1.以探索性问题诱发学生探究。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少讲一些,提出探索性的问题,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展开探究,在探究中深入文本,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更多深刻而独特的见解与感受,从而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问题能够针对主题设计,能够针对写作结构,也能够针对文中的某一句话或是某一个词,总要能够延伸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与思维就是成功的。
2.以启发性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小学生正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受自身基础知识、认知水平的限制,并不能深入地解读文本,并不能顺利地完成探究,会遇到重重困难。此时,教师要发挥导向作用,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这正是启发式教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在学生的困惑处提出启发性问题,以问启思,帮忙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使学生突破思维障碍,能够透过表面到达深层次的理解。总之,要构建高效课堂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认真学习新课改,将新课标所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对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愉悦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有关教学楼调研心得体会总结二
寒暑假的时候,孩子们很多都会随爸爸妈妈走亲访友或者出去游玩,乘坐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车。在乘火车的时候,站台的工作人员或者爸爸妈妈都会提醒孩子,要站到轨道黄线的外面来等候。为什么要站到黄线外面,很多家长可能都会笼统地告诉孩子是为了安全。那么到底为什么,我们很多大人可能也没有去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为了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注意观察、喜欢提问、乐于探索的科学品质,我设计了《安全黄线的奥秘》这个科学活动。
这次上课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实践性的知识。我认为《安全黄线的奥秘》贴近幼儿生活,具有探索价值,既是一个科学活动,又对幼儿进行了安全教育。
在活动设计与目标的达成度方面,活动开始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抛出问题:我们在等候火车的时候,为什么要站到黄线的外面?接着设计了2个趣味实验:吹纸和吹气球。按照幼儿已有的经验,纸和气球都应该往两边跑。结果通过操作验证幼儿发现,纸和气球不但没有被吹跑,反而越来越近。在吹纸、吹气球之后,又设计了向两个一大一小气球中间吹气,接着让幼儿感受火车跑过来时真的有风,到最后模拟火车过来时真实的场景,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应该说是做到了层次递进。
在活动中,我以最大限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为基本原则,让幼儿经历了猜想验证、操作探究、观察讨论、归纳思考等科学探究过程,使整个活动过程真正成为幼儿发现和探究的过程。最终较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
根据本次活动,幼儿通过操作探究能够感知体验到“当两个物体中间有风时,物体向中间跑”但在引导孩子进行知识迁移,让幼儿进一步知道为什么要站到黄线外面等火车,否则会发生什么样的`危险,还有提升的空间。
有关教学楼调研心得体会总结三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五册(四省市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9。
懂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文字题。
(一)准备题练习。
1.出示图。
师:用我们学过的.倍的知识说明图意。
生:黄花有2朵,红花有3个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
生:还可以说黄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红花有多少朵?用2×3=6(朵)
2.出示
师:蓝珠子和白珠子各有几个,看仔细。[师再操作计数器成右图]
师:把2个蓝珠子看成一份,6个白珠子可以怎样说?
生:6个白珠子可以分成这样的3份。
生:也就是白珠子数是蓝珠子的3倍。
师:为什么白珠子数是蓝珠子的3倍?
生:因为6里面有3个2,所以说白珠子数是蓝珠子的3倍。
师:这一点很重要,谁再来说一次。[生重复说]
3.书面练习:课本第12页练习五第1题。
批改讲评后,将这题在投影仪上改编成:
○○○○○○○○○
○○
师:现在把上边和下边的皮球各拿走一个,又怎样说?
生:把下边的2个皮球看成一份,上边的8个皮球可以分成这样的4份,8里面有4个2,所以上边皮球是下边的4倍。
师:刚才上边皮球数是下边的3倍,现在都拿走了一个,怎么反而是4倍?
生:现在把2个皮球看作一份,8里面有4个2,所以是4倍。
师:[把题改编成上边12个皮球,下边4个皮球]又怎样说呢?
生:上边的皮球数是下边的3倍,因为12里面有3个4。
(二)教学例题。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关于倍的知识的一个新内容。
例9 有8只小鸡,2只小鸭,小鸡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
师:[指名读题]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边出示图]
师:例题是关于倍的知识的一个新内容,新在哪里?
生:题目告诉了小鸡的只数,还告诉了小鸭的只数,要求小鸡只数是小鸭的几倍。
生:它要求小鸡只数是小鸭的几倍,不是求小鸡有多少只。
师:对呀!题目告诉了两个数,一个是小鸡的只数,另一个是小鸭的只数,要求的是小鸡只数是小鸭的几倍。要解答这题应该怎样想?同座同学讨论,再阅读课本11页例题下面的“这样想”。
[生先讨论后阅读课本]
师:怎样想,请汇报。
生:小鸡有8只,小鸭有2只,8里有几个2,小鸡只数就是小鸭的几倍。
[将例题图演示成2只小鸭看作一份,8只小鸡有这样的4份,添上集合圈,并再指名一学生汇报]
师:这题怎样列式?为什么?
生:8÷2=4(倍)8里有几个2就是几倍,用除法算。
师:这个4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所以在算式中“倍”一般可以不写。[把得数上的“倍”字擦去]
师:再看一题[课本第13页练习五第2题,要求列算式并且解答]学生解答后批改,并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三)归纳小结。
师:刚才讨论并且解答的两道题里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点?解题时怎样想和解法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告诉了我们两个数,都要我们算他们的倍数关系。
生:求两样东西的倍数,就是看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算。
师:今天我们学的新内容是:知道了一个数与另一个数,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解答的方法是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四)组织练习。
1.课本第12页,练习十五第3、4题。
2.(出示一盒)
师:盒内放了好些纸蝴蝶,要求一种颜色的蝴蝶数是另一种颜色蝴蝶的几倍?这题我们让小明来解答。[出示皱着眉头的小明头像图]小明为什么皱起眉头?他有什么困难?
生:因为不知道盒子里有哪几种颜色的蝴蝶?
生:而且也不知道每种颜色的蝴蝶有多少只?
师:说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要知道哪两样物品数,求倍数。
生:要知道一个数是几,另一个数是几。
[师打开盒盖]
生:还是不能解答,因为不知道求谁是谁的几倍?
师:这又说明了这类题还必须弄清楚什么?
生:要弄清楚求谁是谁的几倍。
师:讨论得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必须知道一个数是几,另一个数是几,还必须知道求谁是谁的几倍,也就是谁和谁比,这是很重要的。
3.全班练习:课本第12页练习五第5题。
批改讲评。
师:第一题一个数都是15,为什么第1小题得数是5倍,第2小题得数是3倍?
生:第1小题求15是3的几倍,第2小题求15是5的几倍,两次15和谁比是不一样的。
4.线段图:
师:根据线段图,谁能提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让全班小朋友解答。
生:白兔的只数是猴的几倍?[全班学生在簿本上列式并口答]
生:黑兔的只数是猴的几倍?[同上]
生: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几倍?
生:这题不好算的,15除以9有余数。
师:这道题我们现在不会算,以后再学下去就能算了。
生:我说兔子的只数是猴的几倍?
师:想得好,兔子的只数是猴的几倍怎样算?
生:9 15=24(只),再拿24÷3=8,兔子的只数是猴的8倍。
师:灰兔也来了,[在线段图上补一条线段表示灰兔的只数, ]灰兔有几只?
[很多学生举手]
生:9×2=18只,灰兔有18只。
(五)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
生:学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算。
生:要弄清楚一个数是几,另一个数是几。
生:还要弄清楚求谁是谁的几倍。
有关教学楼调研心得体会总结四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
教学楼调研心得体会总结 教学楼参观实践报告(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