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项目结束心得体会精选 项目结束感悟(4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1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项目结束心得体会精选一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很荣幸地和大家在一起,交流基层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我所在的龙集镇清河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既没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也没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因此,如何结合实际,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就成了我们的一个难题。近年来,在村社干部的努力下,我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开始呈现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村容整洁,干群和谐”的良好局面。下面,我就我村工作,向大家简要汇报如下。

一、带好一个班子,工作有起色。

俗话说得好: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大到一个国家,小道一个村社,想要工作有起色,必须要有一个出色的团队。

从担任清河村支部书记之初,我就意识到班子的重要性。那如何打造好一个坚强的班子呢,我觉得有以下三点体会。一是要点燃工作激情。每次开会,我都会引导大家,回顾我村的各项工作成绩,展望我村的发展前景,这样既能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工作成绩,也能让大家看到自己为之的奋斗目标,从而点燃工作的激情。二是要严格管理制度。为让我村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我们制定了一套村干部的管理办法,明确了奖惩内容,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要加强培训和学习力度。利用远教设备和大学生村官优势,我们加大了对班子成员的文化素质、电脑技术等能力的培养力度,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力助推我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培养一个党员团队,工作有支撑。

党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基层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为此,我村通过以下三点,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制定严格的党员考核制度。对党员出席会议,参加培训,进行出勤率考核,并根据平时表现,在年终评出优秀党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这有效地调动了党员参与我村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党员远程教育培训。每月8号和18号,为我村党员定期参加远程教育培训的日子。通过给他们播放党建理论、种养殖技术等视频,提高了他们的理论修养和致富能力。三是让党员做好“宣传员”。利用党员“居住面广,政治觉悟高”的优势,向群众宣传“三项制度”、“创先争优”、“三项活动”、合作医疗等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不仅有效提高了群众知晓率,而且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建牢一批基础设施,发展有后劲。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说明了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我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并结合国土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大了泥结石公路、人行便道、水渠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累计修建泥结石路15.6公里、人行便道32公里,维修水渠2300米。目前,我村每个大院落都通泥结石路,绝大多数农户都通人行便道。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我村更快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做实一些基础工作,社会更和谐。

“三项制度”、“创先争优”这些常人看起来理论性很强的工作,在我村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成为了为民服务和推动工作的好抓手。为了让“三项制度”能够切实落实下去,我们对干部是否认真完成走访工作作了单独考核。截止目前,我村干部共走访群众16300余人次,接访群众1250余人次、为群众办理事实1100余件,群众知晓率和满意率均达95%以上。为了让“创先争优”不唱高调,我村结合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主题和载体,让每个党员干部都扎扎实实地将争创工作开展起来,努力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同时为我村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智慧。这些基础工作的良好开展,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我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而且进一步融洽了我村的干群关系。

五、搞好一些文化活动,工作有特色。

“经济文化双向发展,齐头并进”是我村工作的主要思路。在加大村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我村投入人力物力,在各级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加强了我村文化建设力度。先后成立了我县首个妇女培训中心,村级电影放映中心、留守儿童关爱中心。通过开展培训、观看影片、素质拓展等措施,让我村留守人群得到了关爱,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致富能力得到了加强。此外,我村还创新性地开展了“送电教进院坝”活动,将政治理论、健康知识、优秀电影等资源送进农家院坝,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到自己有用的知识,享受到自己喜爱的文化大餐,这些活动得到了市委、组织部长陈存根同志的亲笔批示。目前,我村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并获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同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我村现在是全县留守儿童工作示范点和党员电化教育示范点。

六、发展一批经济产业,集体有收入。

如何壮大集体经济,摆脱“空壳村”的尴尬是每个村社都面临的一大难题,清河村也不例外。我村每年用于召开党员大会,开展各类活动的经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作为一个“空壳村”,入不敷出的局面让我们倍感压力,也严重制约着我村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清河村在结合本村实际和产业基础的情况下,作出了“依托产业,扎实推进”的集体经济增收思路。

我村制种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为我村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外出人员颇多,有一定的闲置土地。今年,我们以集体名义承包了50余亩土地,发展水稻制种。预计产量在25000斤左右,产值15万元,纯收入4万余元。

根据“一镇一品”的思路,龙集镇已被确立为我县的葡萄种植基地,给予种植户一定的优惠政策。我村乘着政策的东风,计划明年发展20余亩葡萄园,进入丰产期后,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6万元的纯收入。

我相信,随着集体增收工作的一步步落实,我村将会彻底摆脱“空壳村”的帽子,走上自给自足的发展之道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探索基层

项目结束心得体会精选 项目结束感悟(4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