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交流与沟通实训心得体会范文(8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交流与沟通实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一、爱是源泉
作为一个老师,一个副班主任,关爱孩子是天职。在平时的工作中,只有用心去和学生交流,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心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到孩子之中。课内,我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学生实施互动,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课余,我会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谈心交流,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孩子们也乐意和我一起交流,有快乐和我一起分享,有困难找我帮助解决。小奇,这学期刚转入我们班,竟然不会跳绳,大课间时,我便带指定孩子教他跳绳,有时也会自己带着小奇跳,慢慢的,他会跳一两个了,尽管动作还是那么僵硬,但大家还是特别高兴。
二、树规立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规”字,是良好班风形成的保证。本学期,发现个别孩子行为习惯不佳,如坐不稳凳子,立正时东张西望,行走时打打闹闹;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做小动作;个人卫生不好,头发蓬乱,衣服邋遢。发现苗头要及时纠正,于是我和*老师商量讨论,从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来管理班级。我们利用班会、晨会等时间,结合学校的“五个一”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排队快、静、齐;上学、放学路上不玩耍,要注意交通规则;教室桌椅摆放整齐,自己的手包、抽屉要定时整理;教育学生讲文明、讲卫生、懂礼貌、爱护公物、团结同学等。因为三年级的孩子相对还小,容易忘记,故我们反复提醒,反复强调,逐渐让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印象,知道要怎么样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较好的改变。
三、责任在肩
小楠,上课基本能认真倾听,但做作业时常分心,速度像蚂蚁,每次考试成绩都一般。这让班主任老师伤透了脑筋,每次的谈话也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作为副班主任的我看着也着急,同时感觉到我应该为学生的学习竭尽我的全力。我和*老师首先调查了他的家庭,得知他的家长都在华芳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管教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在照顾,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作业严重拖拉的习惯。一次,我和*老师趁着星期日,来到她家家访,跟家长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两位家长一听说这情况,很是惊奇,没想到自己的孩子写作业时会是这样,同时也很焦急,寻求我们老师的帮助。我和*老师建议他们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监督孩子的学习,全心全意培养孩子。在学校,我们专门为小楠同学制定学习计划,多次找她谈话,帮她补习功课,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学期下来,她的进步比较明显,期中考试数学考了84分,到期末考了96分,行为习惯也有了一定的改观。
四、少许分担
担任三(1)班的副班主任以来,每天看到*老师,既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学生的思想工作,还要承担所教学科的教学任务。异常忙碌、辛苦。我想:作为副班主任,应该替她分担一些琐碎的工作,减轻她一些工作的压力,让她有更多的精力开展课堂教学,实施更出色的班级管理方法。所以一有空闲,我会到班级督促学生搞好班级和包干区的卫生;和*老师一起筹备开学和家长会工作,和家长实现良性互动;也经常和*老师沟通交流,讨论班级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过程中,我向*老师学到了很多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受益匪浅。
副班主任工作更多的是一种琐碎,一种默默的付出,是不能用理性的句子去加以描述的,只有自己才能品尝出个中的滋味。其实,我在班级教学与管理中还有不足,在今后,我会同我的孩子们继续努力,即使没有最后,也一定会更好!
有关交流与沟通实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一、 铁纪柔情,有张有弛
从军训开始,班里就冒出来几个刺头,表现的特别抢眼,三五成群的,开学五天,一起蹿出去上网,让回家叫家长又集体玩“失踪”, 让我一时间感到手足无措,也彻底颠覆了当初所设计的班级管理方案,不再刻意的跟学生套近乎,讨好他们。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不教不导要变坏”,我更相信严师出高徒这个道理。就这样严格管理,经过一个月的针对这几个学生的策略也初见成效,让我窃喜了一把。另外,我刻意导演了一出处理第一次偶发事件的戏,对于刚来的新学生,他们都眼睁睁的看着新班主任是如何处理班级突发事情的,我基本是按照“杀鸡给猴看,公平公正”的原则来操作这件事情,其中也有班干部、成绩好的学生的参与,最后我认为这出戏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我的威信也在班级慢慢树立起来。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素霍姆林斯基所: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在陆陆续续制订了班级规章制度后,班干部分块承包各项事务,做到奖惩有度,赏罚分明,班级才基本稳定。俗话说,有压迫的地方必然有反抗,几个月的高压政策,有些学生受不了了,但是他们也是敢怒不敢言。有一次,在他们给我写的悄悄话中,有个学生画了一只老虎,远处有个小人惊呼,“老师来了”,下面署名:猪年狗月马日,叉叉叉。可笑的同时,我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想这样一味的严加管教,结果学生表面上对我敬畏、服从,其实并不是心悦诚服地接受我的教育和管理,一旦从心理上抵触我,我想我的教育效果就大打折扣了。一段时间后,我改变了方法,跟他们打起了太极拳,严格班级管理的同时,对他们倾注了大量的爱心,时常和他们谈心,了解他的生活和学习的琐事,跟他们一起打篮球,一起玩耍。这样一来,学生很愿意和我接触,有什么事情也愿意对我说。记得在元旦联欢活动时,当我被学生拿着蛋糕威胁到墙角时,我真有成功的喜悦,孩子们愿意接触我了,把我当成了他们的朋友。每次当我召集帮我办事的志愿者时,班里的小手刷刷举起来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对学生要严中有爱,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给予最大的尊重和爱心。只要心中有学生,严爱有度,真心帮助学生,一定会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爱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通过具体的小事反映出来。我常常用语言开导、鼓励、教育他们,不断与他们谈心,这样既掌握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又消除了他们的精神压力,还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在学习上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谈话时机,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真正的做到铁腕柔情,有张有弛。
二、 培养习惯,以身示范。
李开复先生说:做最好的自己。我想作为班主任,也应该树立良好的形象,做有良好习惯的班主任,无论是从言谈举止、思想爱好,还是处事风格、为人道理,我想尽量成为学生们心中的传说,让他们从迷恋武艺、谭杰熙之快男快女,转变为迷恋我们的班主任、任课老师,他们信任我们,也就会无意识的多加模仿和复制,因为身教胜于言传。新生开学的第一天,我送给了学生一句话:做一个让别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告诉我的学生,在这个班级,自己的所作所为首先不能对其他人构成困扰、带来麻烦,这是给别人最起码的幸福;其次,有机会的话多做对班集体有意义的事情。关于这一点,班级德育教育时,经常强化这一点,学生一旦有了意识,那么不可能不养成为他人服务的地好习惯。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在学生面前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在行为习惯方面,主要是逐步引导学生遵守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比如说:从一开始,我就要求,人离开教室,凳子必须反方在自己的课桌上,早上预备前十五分钟必须坐在教室里开始段暂的课前阅读,上操下操必须三分钟内结束等等,刚开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经过将近两个月强化要求,班级里没有一个学生做不到。而,我也以身示范,上课间操下课间操一起跑步进教室,比赛看谁最先到教室,最先投入到学习中来。在学习习惯方面,首先是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其次是个人奋斗目标,分阶段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学法指导,开小会,考试前反复的分层次鼓劲儿,频繁的询问学生的复习进度,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在时时刻刻关注着他,那么复习的效果也事半功倍。在前三次复习过程中,我的参与度比较大,领着他们复习,为他们准备备考资料,打印出来集体复习,分小组复习等等,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到后来,我也认识到,这样一来间接得培养了学生的惰性,在最后一次考试中,我一改策略,只是给他们以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养成自学的能力。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我想也算一次很好的尝试。
三、敏锐捕捉,积极引导。
1、善于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风气。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对创建良好的班集体,提高学生素质,陶治学生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平时,我教育学生要做品行端正的人,俗话说,海宽不如心宽,地厚不如德厚,一个人,要成才,必须先成人,当学问大到神都不缺的时候,缺德事最可怕的事情,那他也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我们要多做积德的事,不做缺德的事。我常常在班会课上以我的亲身经历或者我身边人的故事,告诉他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进入大学,我希望没能如愿的人也能在学校获得一些做人的起码的知识,每次当我声情并茂、满怀感情的跟他们交流的时候,看到他们一双双眼睛,我想我是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我也经常告诉自己,时刻保持一颗童心,有一双文字的耳朵,倾听学生们内心花开的声音。做人要有责任心,我把我的一些体会告诉他们,比如:“尽力而为,方能问心无愧”,比如“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再去追求你所期望的,唯有如此,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更多的精彩更少的遗憾”。这些话都是针对班上的一些事情而讲的,并不是泛泛而谈。在告诉他们在中学不要谈恋爱这问题时,我说了两个绝对,“在高中绝对不要谈恋爱,在大学绝对要谈恋爱”,然后再讲明道理;或者说“中学生谈恋爱不是一个故事,而场事故”,高中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情窦初开,生理成熟但是心理不成熟,容易冲动,“冲动是魔鬼啊”,一旦恋爱中出了事情不会也不知如何处理。相对来说学生记忆更为深刻。2、洗脑,类似于传销培训一样,当然这有点言过其实,他们都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受到了不同学校的小学教育,思想混杂,所以,一次一次的捕捉每一次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对他们进行各种良好思想的灌输。
第一,竞争意识,班级内部同学同学之间的竞争,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争,小学同学、好朋友之间的竞争,当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班级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疯狂的,疯狂的学习。当然这种竞争意识,仅靠一次两次的说教是不行的,必须利用每一次可以利用的机会,反复的刺激学生最敏感的神经,在他们的心中反复的强化这种意识,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斗志昂扬,精神焕发,充满自信心,无论学习、无论活动,我想精神面貌是第一位的。第二,团结意识。班级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这个整体的关键一部分,彼此的利益息息相关,班级取得了荣誉让你们的脸上也有光彩,反过来,班级荣誉的取得又得靠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篮球比赛,当几个学生在场上拼搏时,其他学生为他们拼命的呐喊,就是那一次,当我们比赛失败时,同学们情绪激动,为班级的失败哭成了一片,我想这正是集体荣誉感的体现吧,团结精神的所在。第三,谦虚意识。上帝欲使人死亡,必先使其疯狂,所以我经常提醒学生们要保持一颗平静、平和的心态,胜,不妄喜;败,不惶绥(sui),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迄今为止,班级取得奖状没有一个挂在教室里,无论每一次取得成绩是大还是小,我会告诉学生:成绩只属于过去,一切从零开始。当学生之间放生了冲突或者遭遇失败、困惑时,我经常告诉他们的一句话是:凡事从自身寻找原因,多多的换位思考。另外,还有目标意识和勤奋意识。
四、因材施教,百花齐放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根据事情的大小和性质的不同,我想不能死搬硬套,要灵活多变,选择不同的教育对象,有些事情适合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有些事情则需要三五一群进行指导,更有些事情,需要单独传导、促膝而谈。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我想教育的方法应该因材施教,习惯好成绩好的孩子已经不需要老师多加指导,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安静的可以踏踏实实学习的氛围,那么我们就提供给他这样的环境。在初一一年,我没有刻意的在潜意识里对他们分门别类,本身初一一班就没有尖子生,我想还是抓住一个面,维持班级整体都集体上进,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才常抓不懈,千方百计的促进他们在行为习惯或者是成绩上有所突破,所谓“三分教育,七分等待”,给他们时间,不能急功近利。另外,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我想我也在不断提高,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是我们的后进生促进我们不断地快速进步,不断成长,以跟得上他们后进的步伐。对于软的学生采用硬的方法,硬的学生采用软的方法,用班级的硬汉拴住“软柿子 ”,对于好动的学生就用多事的学生拴住他,这些方法我百
有关交流与沟通实训心得体会范文(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