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家长与老师的交际心得体会及感悟 老师和家长交流后感想(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家长与老师的交际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上午好!

首先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淮阳中学高二1411班褚伟杰的爸爸,很高兴受学校推荐,与各位家长一起交流培养孩子的心得体会,现在就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简单的说一下我的感受:

我来自岑巩县,在城市管理局上班,出于职业原因,工作繁忙,孩子从小到大由家里的老人照顾。由于隔代教育,老人特别的宠爱孩子,在没送淮阳中学以前,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俨然一个“小皇帝”,什么也不会做。一直到初一年级读完,我们一家对孩子都伤透了脑筋,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后来一个朋友跟我推荐,让我把孩子送到淮阳中学就读,并且朋友告诉我,送去了你肯定不后悔,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孩子送来了。走进淮阳,我就被它优美的校园环境吸引了,再看看老师们、学生们的精神风貌,看看教室里、走廊上的文化,我感觉,这是一所值得选择的学校。

一个月以后,我孩子褚伟杰回家,我就找他谈感受,他明确地告诉我,他从来没有在哪个学校遇到过淮阳中学那样的好老师,老师们太关心学生了,一天到晚都和学生在一起,要求严,抓得紧,责任心特别强,生活上也特别关心,一日三餐、每天的午休晚寝,老师都和我们在一起。这个时候,我觉得,我当时的选择没错。

等到一个学期结束,我又有了惊喜,以前调皮捣蛋的孩子,一放假回到家,像换了个人似的,家庭作业再也不用我们家长督促了。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强了,到底是在寄宿制学校呆了的,每次回到家,懂得了进门后鞋子要摆放在固定的位置,洗漱的杯子毛巾摆放得整齐,起床叠被子都能按学校要求叠放成豆腐块的样子。

就这样一直到初三毕业,我们发现,孩子学习进步飞快,以前调皮、不爱读书的他竟然能依靠他自己的能力考上了淮阳中学高一年级的重点班,我们做家长的,真的觉得非常满足,同时也庆幸我这个做家长的幸亏当年做出了明智的选择。现在,我的孩子褚伟杰已在高二年级重点班就读,这个班班主任非常优秀,科任老师个个都有水平,有的是全国各地招考进来的优秀骨干老师、有的是大学本科毕业后公开选拔的年轻教师。这个班的学生也个个都有考好大学的目标,孩子在这样的班级里,我们做家长的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孩子一年一年发生这样的变化,取得这样的进步,我是没有想到的,原来的“小皇帝”成了贴心懂事的乖崽崽,这是学校的魅力,是老师教育成功的表现。当然,我们做家长的,也要多多配合学校、老师的教育,平时再忙,我也会一个月打几次电话向班主任彭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出现一点点不良情绪,我都会和孩子沟通,老师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只有我们做家长的,和老师一条心,发出同样的声音,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成人、成才!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只要平时正确引导,孩子一定会变得优秀。好的习惯是后学习、工作、事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一种必备的生活技能。最后,非常感谢老师的付出、学校的关注,我想作为家长代表,真诚地对各位老师说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让我们祝福淮阳中学越办越红火,祝我们的孩子们越来越优秀!

对于家长与老师的交际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感谢你们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感

谢大家对我们老师工作的真诚理解和大力支持。本次家长会,是你孩子在小学六年级的第一次家长会,因此希望每位家长珍惜这次机会,多与各任课教师交流,更多地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更多地反馈孩子在家的言行,以求更好地教育好你的孩子。

让孩子健康地成长,这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心愿。然而,

孩子能否健康地成长,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不仅与学校的教育有关,还与家庭、社会的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们大家都应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事实上,我们大家也都在做着不同程度的努力。从你们能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就可以看出你们对孩子学习的关心。但只有关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还需要你们有对孩子的耐心和信心。我也相信在座的各位有远见的家长一定会那样做的。再过八个月,你们的孩子就要结束人生第一阶段的学习,孩子也即将步入少年时期,进入初中继续更高的学业,这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对于六年级的学科教学,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对具体的工作有了很多的安排与要求,特别是明确了本届学生的教学质量目标和达成目标的一些具体措施安排。我代表所有的本班的科任老师请你们家长放心,老师一定会努力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的。事实上,我们的老师已经在这样做着,除了上好数量有限的语文、数学、英语课外,各科的任课老师都在抓紧早晨、中午以及放学后的一些时间自觉地进教室做好个别辅导工作。由于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因此我们的工作不可能十分完美,总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遗憾,如有对你们的孩子辅导不够或照顾不周,还得请你们家长谅解。那么作为家长在这一重要的时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我想讲以下三点:

有人说,改变心态,就能改变人生: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

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开染坊。于是老太太成天忧心忡忡,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每逢天晴,她就担心大儿子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而一旦天雨,她又担心小儿子的布晾不干。她这样天天为儿子担忧,日子过得很郁闷。后来,她决定请村里的智者帮帮她。智者说:“老太太,你应该庆幸你有好福气呀!你想想,下雨天,你大儿子家的店铺顾客盈门;大晴天,你小儿子家的染坊

生意兴隆,哪一天你都有好消息呀!”老太太一听豁然开朗,怎么自己就没有往这个方向去想呢?从此以后老太太身上的病全好了,一天到晚乐呵呵的。

事情就是这样简单,同样的天气,同样的生意,老太太的

心态一变,忧愁就不翼而飞,身上的病也全好了。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如此,改变了看问题的方式,结果也就会大大不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发现就是,人能改变心态,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生。”

各位家长也许都有这样一个感触,孩子年龄越低,对孩子

的期望越高。在幼儿园里几乎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小红花领回一大堆,于是开始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好梦。开始规划着孩子的人生,上好的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最后成为社会的上流人物,而事实却往往事与愿违的。进入小学,随着年龄升高,学习难度加大,孩子之间便产生了分化,行为习惯各不相同,思想觉悟优劣明显,学习态度相距较远,学习热情有高有低,能力素质差距拉大。我们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关注也有了差距。为什么在同一班里在相同老师的教育下面,出现分化呢?除了天赋有高有低之外,影响学习好坏的绝大多数是非智力因素的原因,所以家长更要关注孩子的思想、态度、习惯、方法。尽管学生后进的原因很多,但家长不能失去信心、放弃努力,不能缺乏耐心,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生命是自己的,得为自己负责。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让他们不要抄作业,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这里也要求家长在家里进行监督完成。

只要你在教育子女上不断体会琢磨总结反思,及时调整策

略,你的孩子真的会朝着更好、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在这里我提几个想法,供大家去思考。

(一)、真爱孩子。指的是你要真正关爱孩子,熟悉孩子,

理解孩子,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对孩子光有爱的热情还不够,还要有爱的能力,更要有爱的艺术,放松了不好,过严也不好,逼得太急,还会造成其他意外,后果十分严重,在全国范围内,这些例子都发生过。因此要宽严结合,恰到好处,真的也不容易。

(二)、家长垂范。你的思想道德、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起

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每个家长要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开展健康有益的家庭活动,并以自己的良好人格,文明的言行,创新意识,孝敬长辈,尊重他人的行为,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的精神去感染自己的孩子。不要只去怪孩子不认真负责,想想我们有没有得过且过的思想,不要只去怪孩子不勤奋学习,想想自己

晚上有多少时间在看书、学习、工作。因此家长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成为子女的楷模。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了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便变得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们。因此这段时间尽量减少社会应酬,尤其不要邀请三朋四友到家中进行打麻将等娱乐活动,给孩子一个清静的复习环境。

(三)、用心激励。孩子只有时时受到表扬、激励,才能不

断产生上进的动力。

教育子女时正面赏识引导比直接批评惩罚效果好十倍百

倍。有句话叫“说你好,真的好,不好也好。说你不好,真的不好,好也不好。”其实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在激励孩子时父母美丽的谎言就更为重要。就拿考试来说:有2个学生同样考了个70分,一个家长狠狠批评孩子,要求下次一定要考到95分以上,考不到还要采取相应的惩罚,结果这个学生忧心忡忡,最后仍没达到要求,面对的是又一次失败,一次次失败只能导致丧失信心,变得越来越糟,家长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差。相反,另一个家长针对这种情况提出要努力就行,相信下次能考80分,孩子感到家长很体谅尊重他,提的要求不是很高,充满信心,果然一次比一次进步。激励能让孩子看到希望,看到光明。

(四)、绝不放故事: 绝不轻言放弃。

窗台上放着一罐没有盖上盖子的奶油,有两只小青娃一不

留神跌进罐子里了,他们在罐子里拼命挣扎,想蹦出罐口,可是由于奶油太粘稠了,很难轻松地跳出来。它们只能一次一次地努力往上蹦,但每次只能蹦出一点点,而且越蹦越没有力气。其中一只青娃跳累了,认为反正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跳出去,与其这样白费力气,还不如放弃算了。它这样想着,身体也随之松懈下来,开始一点点往下陷,很快就沉到了罐底,被奶油淹没了。而另一只青蛙却不放弃,在奶油中拼命挣扎,拿出全身的力气持续地往瓶口蹦,一次又一次,终于到天亮的时候,它蹦出了奶油罐。

还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人挖井,挖了很久,也没有出水,

于是就放弃了,他断定这个地方没有水。接着又换一个地方,再换一个地方,就是找不到水。其实,只要再往下挖一点点,水就会出来。家长们,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放弃,希望你们在孩子表现不太好的时候也不要放弃,也许你的孩子成绩在班中平平,也许你的孩子的一些坏习惯一直改了又犯,你绝不能放弃,你再坚持一次也许那就是最后一次,你的孩子从此开始学业进

步,坏习惯也彻底改了。 当然,更希望你们家长能配合老师,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首先是热情支持。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看电视时,尽量控制音量,不干扰孩子学习;孩子学习用的文具、书籍要给他们随时添臵。同时在生活上注意孩子的衣食住行,使孩子时时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其次是认真督促。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父母必要的督促不能忽略。当遇到孩子放学后把书包一扔就去玩,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听mp3、看小说、看电视时,父母就应劝导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学习上来。督促孩子多看课外书,多积累课外知识;多读、多背、多听,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第三是仔细检查。虽父母不一定能看得懂孩子的作业,不一定天天有时间,但也要经常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本,因为作业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作业马虎潦草,乱涂乱画,甚至不完成作业,父母就要及时追问原因,要求孩子重新做好。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孩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习惯。第四是积极配合。有些父母认为自己不懂,由学校去教好了,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应是主动、经常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倾听老师的意见,把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告诉老师,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短处,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学习好功课。孩子毕竟是孩子,对学习的重要性、目的性不一定十分明确,因而,孩子的自觉性不可能像我们成年人想象的那样自觉,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自觉、或不认真现象,少不了家长的督促提醒,所以需要广大家长负起责任来,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和鞭策者。

人无论做什么,都应该从小事做起,关注一点一滴,积小

成大,由近及远。但是与此相反,在思想观念上,我想应该不能只关注眼前的、近小的利益,应该从人生长远的角度去思考与把握。所以不能只把眼光盯在孩子的学科成绩上,而忽略了孩子的人格塑造、良好品质的培养。虽然做好一个家长真的是很难,但我们还是应该努力。我相信,你们当中有很多家长,做着一个好家长,体验着做家长的快乐,但也有一些家长,真的很努力,很苦很累,只是有些状况不尽如人意,有时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懂事听话又学习好,而自己吃了很多的苦,却还是不行,心理难免会不平衡或是失去信心,其实我们大人也要平衡好心态,人生总有得有失,人与人是不可比的,关键是孩子是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就对了。只要我们想努力做好一个家长,我们也就自然会有办

法去解决一些问题,改变一些我们所不很满意的状态。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愿意放弃一些休闲,多一点付出,那么一切一定会更好,努力之后总会有收获。而相应的,轻松的背后则也许会有一些遗憾或是一些作为家长的自责或歉疚。不少家长有这样的认识,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来学习的,因此学习成绩最重要,这种认识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够全面。我觉得培养学生成人,学习好固然重要,身心健康也很重要,思想道德素养更加重要,有专家指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好是危险品,思想不好是危害品”。

知识改变命运,能力创造奇迹,人品决定前途。一个人将

来能否有所作为,除了水平能力,更主要的看这个人的品格如何,因为“品格决定成就。”我们家长在教育子女中要从品格教育入手,才能培养出举止文明,品行端庄,风度高雅,充满自信,敢于争先的孩子来。良好的品格养成了,还需要担心孩子不文明礼貌,不勤奋好学,不求上进吗?因此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从孩子的小事细节抓起,以“品格第一”的理念去教育引导孩子,去训练培养孩子,去开发挖掘孩子的潜能,去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获得成功,去体验因点滴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励孩子走向成功。各位家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我们教师的辛勤劳动,也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更离不开学生的自身努力。只有三股绳拧到一起,孩子们才能创造出一个灿烂的明天。最后,让我们家校精诚合作,共创辉煌!

谢谢!

20xx年9月15日

对于家长与老师的交际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上午好!

首先,作为班

家长与老师的交际心得体会及感悟 老师和家长交流后感想(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