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历史学习心得体会及感悟 《秦汉史》读后感(9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秦汉历史学习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一、尝试制作“微课”。
经过校本培训,我初步了解“微课”制作的方法。但对历史学科“微课”应选择什么内容,考虑了许久。后来决定以历史学习和解题方法为主要内容。自己动手制作时,由于本人多媒体操作技术不好,遇到了一些问题,我及时请教郑老师,在他的耐心指导下,加上自己的多次尝试,克服了困难,终于完成了“微课”处女作品《历史辨析题解题方法》。
二、共同探讨“微课”。
本学年与新来的苏老师“结对子”,正好我校与__中学举行“同课异构”活动,苏老师承担此项活动任务。我、刘老师、王老师听了苏老师的课,并提出一些好的意见。苏老师不是课题组成员,但“微课”作为我校的特色必须在校际交流中有所展示。但是,要以什么内容来展示,着实有些伤脑筋。后来,考虑到__市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我与苏老师探讨在《秦汉开拓西域》课件上,加入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微视频,作为知识的拓展延伸。在“同课异构”活动上,得到兄弟学校听课老师的关注,苏老师的课也获得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陈老师的肯定,并被录像,打算作为新教师培训的教材。
三、参加“微课”评比。
刚好省电教馆举行“微课”比赛,参赛作品要求是对某一问题的答疑解惑,本来觉得自己的微课作品比较粗糙,不好意思参赛,但本着重在参与,我的微课作品正好符合参赛作品要求。在郑老师的鼓励下,最后决定还是将微课作品《历史辨析题解题方法》上传参赛,也算是为课题添砖加瓦吧。
四、“微课”在路上。
目前本学年历史“微课”作品数量太少,学生可选择范围太小,微课的应用还没有真正开始。接下去考虑增加微课作品的数量和微课的应用,让学生喜欢微课,以发挥其学生“学习助手”的独特作用。
推荐秦汉历史学习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各位游客:
今天我们大家参观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在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先进的国家级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有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0平方米,用以展览的面积为11000平方米,馆内现有收藏品37万件.这座博物馆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的遗愿,由国家计委和陕西省政府共同投资1.44亿元人民币,所修建的一座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呢,是由中国建筑学界泰斗梁思成大师的关门弟子张锦秋女士所担任.建筑的外观为仿唐风格,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反应了一个辉煌时代的风貌;布局上,还借鉴了中国宫殿建筑"轴线对称、中央殿
秦汉历史学习心得体会及感悟 《秦汉史》读后感(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