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安全意识心得体会实用 安全教育和学生手册心得体会(九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自然教育安全意识心得体会实用一
读书笔记
小李刚从农民工子弟小学升入我校,我第一次批改他的“读书笔记”,发现他只是随便抄了一篇短文,字迹很潦草,一看就明白他厌恶写作文。
其实在开学第一节作文课上,我已经详细地介绍了怎样写“读书笔记”,并强调了书写要工整,没想到小李还是明知故犯,我有些生气。本想立刻把他叫过来好好训导一番,然而,在我仔细地看了小李抄的那篇关于朋友的文章之后,一个想法闯人我的脑海,让我改变了主意。
那天午时的语文课,我先让学生们说说自我对于“朋友”的理解,学生们的发言很进取.等好多学生都说了自我的想法后,我说:“刚才这些同学对‘朋友’多多少少都有自我的体验和理解。教师那里有一篇写‘朋友’的文章,此刻念给大家听,看看和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紧之后,我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除了亲人,恐怕仅有朋友这个词能够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切了。有了朋友就远离了寂寞,有了朋友就有了欢乐,有了朋友也就拥有了好心境。朋友,是你能够寻找帮忙、诉说烦恼的人,也是需要你帮忙、排忧的人。悲痛的时候,困难的时候,成功的时候,他都在场,这就是朋发!好朋友,能够说心里话,彼此关心,相互勉励,共同提高,有时吵吵闹闹,却从不伤感情……当我读完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小翔情不自禁地说:“教师,这真是一篇好文章啊,很精练地写出了真正的‘朋友’是怎样的。”
明慧也说:“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怎样交朋友,怎样对待朋友。
“教师,您是从哪里找到这篇文章的呢?”小静好奇地问,“我也想摘录!很多学生激动地搭话:“教师,我也要!我也要……”
“好,那教师就告诉你们吧,文章不是我摘录的,”我微笑着说,“而是——小李摘录的,教师在那里也要感激他为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好文章!既然大家这么喜欢,那就让负责黑板报的同学把它抄写在黑板报上,方便大家阅读摘录!”说着,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小李,学生们露出了羡慕的神情。而小李呢,一向处在兴奋之中,从他那既高兴而又有些羞涩的表清里,能够读出他被教师表扬、被大家接纳的欢乐。
课后,我把小李叫到办公室说:“你能把文章再抄一份吗?这样方便出黑板报的同学抄写……”小李二话没说,满口答应。
第二天一到学校,小李就把抄好的文章拿给了我。我接过一看,呵,他把文章端端正正地抄在了稿纸上,从那一笔一划中能够看出他的用心。
移山大法
有一则故事: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慕名而来的人请大师当众表演。大师来到一座山前坐了下来。众人等了一会儿,却见大师起身跑向山的另一面去了。然后,大师告诉众人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可是来,我就过去”。
一天午时,课代表小王一脸沮丧地来到办公室,抱怨说:“教师,好多人都不交作业。”“不交作业?”我陷入了沉思:发火是没用的,顶多好几天,然后依然如旧。既然“山可是来”,那“我就过去吧”。
自习课的时候,我拿着红笔走进了教室,按顺序给学生面批作业。见状.其他学生纷纷拿出自我的作业本,摆在课桌上。那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见我“地毯式”批改作业,一个都不放过,也都飞速地写起作业来。一节课下来,一向俯身讲解的我腰酸背疼,但心境却十分舒畅。长时间以来,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主动问问题的习惯,而教师又不能及时辅导,致使作业本上的错误依旧。而这一次我不但批改完了班上所有学生的作业,还“新账旧账一齐算”,学生们原有的一些学习困惑都得到了满意解答。
这之后,他们不但作业上交进取了,并且学生们主动问问题的也多了。
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
这学期我发现一个怪现象:小张平时语文课表现异常好,古文默写次次满分,可期末考试成绩勉强及格。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在默写时特意留心小王并在班里展开调查,最终发现原先小王平时默写时作弊,有时写在桌子上,有时小抄夹在指缝里……简直就是无所不用其极。
小张这样的学生以前我也曾遇到过,可是他表现得更激烈些。他是一个十分要强的学生,虚荣心十分强。因为他是班干部,在同学中有必须的威望,所以他不自觉地将自我的目标定得很高,要求处处给同学做表率;但同时他又十分浮躁,目光短浅、自欺欺人,幻想不劳而获。按照心理学原理,其实他这样做,恰恰说明他心虚,是不自信的表现。
以往遇到作弊事件,我一般会直接在班里不点名将事情描述一番,然后全班一齐分析原因,指出这种“掩耳盗铃”行为的危害,促使当事者改正,并且要求大家一齐监督。另外一种稍微缓和些的做法就是将其叫到办公室,私下交流督促。可是小张个性张扬、崇拜英雄、自认为是班里“最有男子汉气概”的,喜欢说大话,是典型的“顺毛驴”,只喜欢听表扬,越表扬越来劲。我冷静观察他一周,他似乎意识到什么了,刻意表现得很好。既然这样.我决定暂且不揭穿他,先让他“假装”。装的过程就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装”习惯了,也就成真的了。这样会帮忙他真正强大起来。
为此,我在班会上总结期中考试时,提到有些同学在大考中心理过于紧张导致成绩不梦想并有意识地提到小张:“小张同学平时的语文成绩是咱班的‘一哥’,这次考试‘马失前蹄’,可是我们大家都相信他的实力。”听到我这番话,教室黑瞪大眼睛的不仅仅是小张,数十双眼睛里满是惊诧。放学以后,我又特意找到小张,拍拍他的肩膀:“小张,压力不要太大,我相信你的实力和潜能,你平时默写全都会,这次是太紧张了。看来你要好好调整一下心态,要记住:你是咱们班的学习风向标,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放弃。我看好你,不要让我失望啊!”这个倔强的男孩都快哭了……我明白,这是我最成功的一次“言不由衷”,但却给他注入了催化剂,我的“善解人意”会使他没有退路。
我的这种做法极大地满足了小张的心理需求,不但帮其掩饰了过失、挽回了面子,并且使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何发?只能拼命学习,充实自我,以到达真正的提高。他之后在周记里写道:“我不敢停下来,也没有时间停下来.我是‘过河卒子,只能进不能退’,否则等于承认我不但学习不行,并且品质很差,我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仅有使自我真正强大起来才能弥补以前的过失。语文教师铺天盖地的表扬,班主任满满的期望,同学们质疑的眼神,都鞭策着我克服懒惰、浮躁、虚荣。我拼了!”
接下来让我更得意的是,所有教师都惊讶于小张的表现,他不但踏踏实实地学习,并且为人诚实大度,作业工整认真,上课表现更好,工作做得更加到位。期末考试一举跃到班级前十。如今,他稳稳地位于班级前十,已成长为一个更加理性、沉稳、健康的阳光男孩。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每个孩子内心都有“想好”的愿望,这也是他们的“本能”,只可是常常被懒惰等负面因素所蒙蔽。擦亮他们蒙尘的眼睛,激发他们“想好”的“本能”,才是我们教师应当做的事情。我们批评的“本能”只会压抑他们“想好”的“本能”,只会使他们的眼睛越来越黯淡。
两种“本能”其实也就是两种角度,一个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个是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说到底,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更是情感的。当教师真正关爱学生,用心、用情,从不一样的视角去解读和对待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地克制自我的“本能”,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本能”,创生出更多和谐完美的音符。
推荐自然教育安全意识心得体会实用二
1、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也。——孟子
4、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学》
5、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年级愈高就愈是如此。
6、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英国作家萨克雷
7、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苏霍姆林斯基
8、真正的教育与其说是言辞,无宁说是在实践。
9、“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10、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马卡连柯
11、懂得如何启发,使教人的一大艺术。——阿米尔
1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春秋政治家
13、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陶行知
14、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
15、“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16、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蔡元培
17、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
18、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狄德罗
19、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
20、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郭秉文
21、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23、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爱因斯坦
24、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25、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郭沫若
26、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美,富兰克林
27、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28、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2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30、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讲的学问,而在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兴趣已很浓的时候,再教他的学习方法,这才符合优良教育的原则。
3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32、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
33、有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唐彪
34、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乌申斯基
35、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洛克
36、读史使人明智,读私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37、不愤不启,不启不发。——孔子
38、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
39、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40、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41、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马卡连柯
42、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魏源
43、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林格伦
44、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马卡连柯
45、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
46、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47、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苏霍姆林斯基
48、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斯宾塞
49、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5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1、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华罗庚
52、凡是出于人为的事,人都能破坏它,只有自然的本性是不能消灭的,因此教育必须”遵循自然”。
53、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54、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
55、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苏霍姆林斯基
56、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
57、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叶圣陶
58、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巴基斯德
59、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斯宾塞
60、知识不是某种完备无缺、纯净无瑕、僵化不变的东西。它永远在创新,永远在前进。——普良尼施尼柯夫
推荐自然教育安全意识心得体会实用三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它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正确方法,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生活中有数学,存在着数学思想,把生活和数学有效地联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
自然教育安全意识心得体会实用 安全教育和学生手册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