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实录教师心得体会精选 小学课堂教学心得(八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小学课堂实录教师心得体会精选一
1.1、“精神“鼓励
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皇帝或者小公主,家人们都宠着护着,听不得批评,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也是一样,不能因为学生一时的错误而经常批评,这样会使他们产生叛逆或者厌恶的,因而对英语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喜欢就会没兴趣。采用鼓励法来改变这一状态,例如我们在课堂上创造几句朗朗上口又简单的鼓励口号,比如:good、good、very good!perfect、perfect!go、go、go!等等并配有拍手、拍桌子等一些简单的动作,使学生们的单词与拍手声富有一定的节奏感。当孩子们回答对问题时,表现优秀时其他同学们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孩子们都会积极的回答问题,渴望回答问题,获得同学与老师的表扬。
1.2、“物质”鼓励
在课堂上个教师除了有“精神”上的鼓励之外,我们还可以有“物质”上的鼓励,一个小小的不粘胶,小小的红色印章,小小的一朵小花都可以成为我们鼓励孩子们的道具。这样的奖励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扬鼓励分发,也可以一个人的形式进行表扬,在课程结束时为表现突出的学生分发小奖励,这样他们不仅可以获得老师的表扬,同时也可以放学后获得家长的表扬和鼓励,获得了双丰收的效果。不断地奖励可以建立学生的学习英语的信心和成就感。
歌曲是学生们比较容易接受和学习的内容,英文儿歌也是如此,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哼着押韵的歌词,学生们可以很轻松的接受这样全新形式的英语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歌曲来学习英语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为儿童所熟悉和喜爱的儿歌中,有大量内容反映了对儿童的思想及行为培养的内容,儿歌的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词句都是简单易懂的。
歌曲的抒情性和表现性以其音响、旋律、节奏、复调等因素作用于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心灵的共鸣。通过英文儿歌,把原本显得抽象的英语教育变得具体和生动起来。通过念叨理解,既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心志和陶冶情操。
游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的课堂上,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适当的加入一些游戏环节来活跃一下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要学习的英文单词,句子等融入到游戏环节中,使学生在轻松游戏的过程当中就能获得知识。游戏教学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3.1、个体游戏法
个体游戏是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每个游戏都是在为自己争取奖励,获得成功。比如我们在学习新的单词时,可以选几名同学站到班级的前面,把单词进行分解,每个孩子选择性的拼说一个或者几个字母,字母拼说完后的下一名学生来读出单词,拼说错的就要被惩罚不能进行游戏了,最后一名获得胜利。单词接龙、猜字母等等这些游戏对学习新的单词拼写会有很好的效果。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这样的小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会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会感觉到学习无压力,学习很快乐。
3.2、小组游戏法
小组游戏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小组的成员们可以通过集体比赛来为小组获得分数,最后哪个小组获得成绩高就由那个小组获得最后冠军,整组队员都会有奖励。这样不经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增强的大家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小组游戏中不是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大家的展示,每个人都要表现出色,发挥特长这样才会获得成绩,一个人的不专注,或者小动作都会影响集体的成绩。比如咬耳朵游戏,几个小组同时进行比赛,老师讲一个英语的句子小声的告诉每组的第一名同学,大家通过咬耳朵的方式传递句子,哪一组的最后一名同学最快的说对句子就算胜利。课堂上适当的游戏对学生起到一个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的效果,这就带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门语言的学习是枯燥的、乏味的,但是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语言的方法是多样的,作为一名小学的英语教师,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用这些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悟性和灵性,让他们从起跑线上来接受这门新的语言,对这门语言感兴趣,来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之路走得更好、更远。
2022小学课堂实录教师心得体会精选二
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美术兴趣小组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然而,由于其有较大的“弹性”,容易受到考试或者其它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要办好美术兴趣小姐,教师必须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应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善于调动学生的极积性,将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使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成为学生学习艺术的乐园。在这面我作了些探索和尝试。
一、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大约20名左右。活动要固定,通常每周一次,活动制度化。遇到有特殊情况择日进行,不轻易暂停。参加成员坚持自愿报名。精心制定活动计划,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密度。小组活动主要有三方面:
(1)重视基础训练,对素描、色彩、速写、工艺美术,抓住难点强化训练,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2)指导学生参加与校园环境布置,重点辅导学生设计艺术节、运动会的徽标,设计海报、黑板报、墙报,学习布置会场、美术展览等等,边学边实践,边干边提高。
(3)指导学生从事美术创作,培养学生观察与热爱生活的习惯,以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较高艺术品味的作品来。
二、经常开设美术知识讲座
优秀的美术作品对于学生在认识上、思想教育上、审美能力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客观事物的审美属性日益突出,缺乏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的现代人,将不可避免出现困惑和缺憾。通过美术鉴赏和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把学生引向健康成长的道路。我们经常举行美术知识讲座,诸如《世界名画欣赏》、《世界风景画欣赏》、《中国服饰欣赏》、《全国美展欣赏》等等,通过多媒体观看全新的各类美术图像,同时还观看录像、放幻灯,或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翻看大画册,边看边议,畅谈感想。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世界观形成中的一个闪光点。我在欣赏课中特别注重介绍中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像齐白石的《祖国万岁》,潘鹤的《艰苦岁月》,王式廊的《血衣》,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罗中立的《父亲》等等,引导学生看画读画,透过自己的视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感受、体会。欣赏之余,我们还座谈心得,撰写体会。通过一系列的鉴赏评析,加深了同学们对杰作的热爱,唤起了对美术的高涨热情,使兴趣小组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定期举办美术展览
举办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为同学们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的舞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大胆构思,不拘一格,精心绘制,多出佳作,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四、组织观摩活动。
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学生参观美展,有时还带队去上海参观博物馆和大型美展,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感知。参观展览前,多介绍背景知识。参观中,边看边讲边记边画。条件允许我们还请主办者来校与学生见面交谈,或当场示范作画,使教学与观摩融为一体,同学们得益颇多。
五、举行绘画比赛
美术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我们举行了速写、美术字、墨板报设计、简笔画、记忆画等比赛,通过训练比赛,大大促进了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另外,我们还举行了中外名画知识抢答比赛,每当比赛,同学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场上的气氛格外热烈。
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防止一阵风、形式主义,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要作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2022小学课堂实录教师心得
小学课堂实录教师心得体会精选 小学课堂教学心得(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