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和幼儿教育心得体会总结 幼儿教育学的心得体会(8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陶行知和幼儿教育心得体会总结一
style="color:#125b86">>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指出:“自从蒙台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地觉得幼稚园之效力;自从小学注意比较家庭送来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乃渐渐地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趁早给它建立得稳。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教育在人生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陶行知先生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先能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到‘教育即生活’。幼儿教师要树立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在生活中渗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在生活中向幼儿渗透感恩他人的习惯,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讲文明、有礼貌的习惯。幼儿园小班幼儿大多在三岁左右,幼儿入园的第一个星期我们就教育他们怎样说“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早晨小朋友吃早餐、中午小朋友吃午饭时,我们都教小朋友说“谢谢老师!”让小朋友在享用别人的劳动时学会感恩他人,到中班、大班时,我们就尝试着让孩子自己轮流分饭、分菜,培养他们独立生活能力。幼儿园游戏很多,但在游戏中我们始终渗透文明礼貌的概念,让幼儿从小在心灵里就播种文明礼仪的种子。
第二,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做人,培养幼儿独立的精神。
陶行知先生在《学做一个人》一文中指出:“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
(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
(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三)要有独立的职业。”在儿歌、故事中培养幼儿独立精神。刚刚开学,大多幼儿不愿意上学,出现厌学情绪。我们就给他们耐心讲故事、教儿歌、做游戏吸引他们。我们幼儿园从小班到中班、大班,始终把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例如小班学生,在上幼儿园的第一个星期,我们就教儿歌:“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也不哭,也不闹,叫声老师好”。幼儿园小朋友在歌唱中就会萌发独立意识,中班、大班的小朋友,我们就讲故事,寓教于乐,我们认为只有从小就具有独立精神的人,长大后才会有出息。
第三,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精神。
在幼儿教育中避免死记硬背,着重培养幼儿的思辨能力。在幼儿教育中,让幼儿大胆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创新,表扬有创新精神的小朋友。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一文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呢?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要多多鼓励小朋友,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
有关陶行知和幼儿教育心得体会总结三
晴蜓的故事
一天午后,一群小小孩子在田间的小路上奔跑,追逐着一只蜻蜓。蜻蜓闪着绿莹莹的大眼睛,颤动着翅膀,惊慌地上下乱飞。也许是被追赶得昏了头,突然,猛地撞在树干上摔了下来。翠贞扑上去捉住了它,几个孩子抢着要,叫着嚷着,闹成一团。
陶行知恰好从村里走出来,孩子们看见了他,齐声欢叫:“陶先生!陶先生!”陶先生停下脚步,见他们的捉蜻蜓玩,便慈爱地抚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吃露水”。另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蜻蜓吃虫子,苍蝇、蚊子、水里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翠贞点点头。陶行知从她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圆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问:“蜻蜓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指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将蜻蜓的头部对着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有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一个小男孩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抚了一下蜻蜓的尾巴。陶行知将蜻蜓举在眼前,用商量的口吻说:“蜻蜓是吃害虫的,它是人类的朋友,放了它,让它为我们去消灭害虫,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翠贞看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忽地坠落下来,在地上挣扎了几下,又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陶先生说:“孩子们,我们观察生物,切不可将它捉来弄死。一只蜻蜓一年可以为人类消灭成千上万只蚊子。你们看,它在大自然中飞来飞去,多么自在,多么活泼!”
蜻蜓在空中飞了几圈,很快飞到流水潺潺的河面上,俯冲上升,盘旋翻飞。孩子们注视着它,欢呼着:“嗬,在跳舞呢,看!”
陶行知便由此想到许多学校的生物课,都是将活生生的东西弄死,做成标本,他多次指出:“生物课不要变成死物课,‘生物陈列所’不要变成‘僵尸陈列所’,更不要在无意中培养孩子们残忍的天性。”他主张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去。要认识青蛙,可以到河边去观察,要认识小鸟,可以到树林里去。这样,才能观察到真正的生物,孩子们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有关陶行知和幼儿教育心得体会总结四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陶行知
4、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陶行知
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
6、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
7、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陶行知
8、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陶行知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陶行知
10、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 ——陶行知
11、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陶行知
12、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四解放嘴,王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 ——陶行知
13、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陶行知
14、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
15、教育是立国之本。 ——陶行知
16、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陶行知
17、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陶行知
18、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 寄语少年人, 莫将少年误。——陶行知
有关陶行知和幼儿教育心得体会总结五
拜人民为老师
早在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时候,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教导师生们与劳动人民相结合,‚教人民进步者,拜人民为老师‛。
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是没有孩子们用的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己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
‚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
‚我可不识字。‛木匠慌了。
陶行知笑着说:‚我是请你来指导学生做木工的。你如果教会一个人,就可得一份工钱。如果一个也没教会,那么就算你把凳子全做好了,还是一文工钱也得不到。‛木匠显出为难的样子。陶行知亲切地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划好的线就‚吭哧‛‚吭哧‛地锯起来。
第二天,广场上摆着木匠工具,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学做凳子。有个小朋友嘟囔着:‚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做木匠的。‛一个大人看见孩子拿起工具,不小心就很容易弄破手,也皱起眉直摇头。这时,陶行知笑着说:‚我有一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你们看写得如何?‛小朋友都拍手
陶行知和幼儿教育心得体会总结 幼儿教育学的心得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