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片廉政心得体会总结 廉洁教育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3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警示教育片廉政心得体会总结一
一、深度分析
2015年3月,邓为民在接受采访时说:做区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区委书记。要走出时间少、事务多的思想误区,把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作为重要作业,把“心动”化为“行动”,真实解决杰出疑问。
以上诸多言语是他对外的说辞。可是他真实的所作所为又有哪一点是为了群众呢?名为为民,实为为己。打着为民的名号,他背地里做的事全是为了一己之私。
其一他是名副其实的两面派,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全区的干部大会上,他反复要求大家要遵守规定,主席台上与新任职干部大讲廉洁,但私下里却公然猖狂地接受贿赂。在忏悔录中他提到“逢年过节或家中婚丧喜庆事宜,下属、同事、朋友、企事业单位领导、个体老板均以慰问、看望、拜年为名,送给我礼金、礼品、消费卡。面对这么多的东西,自己都搞不清楚是谁给的。”
其二,他每日繁忙的不是政务,而是花天酒地。他经常性地缺席会议,2015年12月24日,凌河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式上,参会人员都已到齐,却独独不见区委书记。他在担任区委书记两年半的时间里,只听取过1次关于党建工作的汇报,就连区委常委会也没按时按次召开。他要抓的不是党建,而是享乐。他是锦州几乎所有高档娱乐消费场所的vip,与多名女性长期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而且还吸食冰毒。
以上诸多行为证明他并不是为民,不仅不为民,而且还害民。
第一、他收受贿赂替人办事,组织30余人“升官”。在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为别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资产。以这种方式提拔上来的干部不乏谄媚无能之辈,试问这样的干部占据要职,政务的廉洁高效又如何能够保障?最后吃亏遭罪的还是前来办事的群众。
第二、他任性用权导致国家经济损失。2011年至2013年间,凌河区政府想征用某处农用地,找到某拆迁安置公司。在没有经过集体研究和履行合法程序的情况下,邓为民擅自决定以2.1亿余元的价格与某公司签下了协议,造成国家经济损失9000余万元。
二、感悟、教训
深度分析邓为民案后,我认为要以此为戒,深刻吸取他的教训,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提升。
1、注重增强政治责任意识
在工作中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时刻记住党和人民赋予的重托。
2、注重增强宗旨意识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积极主动服务人民群众。切实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沾的东西不沾,不该做的事情不做。
3、注重强化廉洁从政意识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一要能顶得住歪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一些歪理邪说在社会上流行,在正确行使权力时,就必须提高觉悟,坚定信念,锤炼意志。二要耐得住清贫。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要抗得住诱惑。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特别要慎重交友、慎重用权。
4、注重加强学习和修养
坚持人民群众利益至高无尚的大局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基础。要坚持深入企业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调研。
我将时刻审视自身是否存在任何思想懈怠或行为堕落的苗头。坚定思想信念,洁身自好,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真正做到为民谋福利,为民办实事。
对于警示教育片廉政心得体会总结二
同志们: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召开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大会,通报涉酒的违纪违法和扶贫领域腐败典型案例,既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届省委八次全会、七届市委十二次全会精神,也是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对全县各级干部进行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纪律保障。
刚才,x同志通报的典型案例涉及的人和事,相信大家已有所耳闻。县委决定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开展警示教育,正是居于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治考量,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一项制度安排,更是从严管理干部的一项务实举措。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大家决不能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和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心理,要持续保持冲刺姿态、攻坚状态,从严从实抓好每项工作,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下面,结合当前工作需要,我和大家交流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召开此次警示教育的主题和意义
经县委研究,本次警示教育聚焦“涉酒违纪违法案”和“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两个主题进行,为什么这样安排?从民族文化上看,x是以x、x等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与酒相关的文化浓厚,群众饮酒“量多、频繁”的特征相对其他县(市)更为突出一些,干部涉酒的违纪违法案件数量较大,不容忽视。2020年,县纪委监委查处违反“禁酒令”x人,公安机关查处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置的酒驾醉驾x人,占全县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总数的x%,占比之高,已到了必须“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时刻。从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上看,2015年以来,国家、省、市、县在脱贫攻坚领域投入了x多亿资金,在水、电、路、气、汛等基础设施以及种植、养殖等产业上实施了上千个项目,一大批资金、项目的投入,极大改善了县域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干部存量少,尤其是“懂经济、懂项目、懂经营”的干部更少,这影响了项目实施的质量,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埋下了廉洁自律的风险。2020年,县委县政府邀请第三方审计单位,仅对2016年以来的扶贫产业项目审计评估后,就发现了x多个问题,县纪委监委也查处了xx等一批违纪违法干部,从查处情况看,套取、侵占、诈骗扶贫资金、项目验收弄虚作假、决策“拍脑袋”、审批乱作为导致资金超拨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成为了群众身边“微腐败”的主来源,降低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为此,县委综合分析、系统研判后,坚持问题导向,选定了这两个主题开展警示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警示教育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批示,强调要深入剖析严重违纪违法干部的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慑、教育作用。我们今天召开警示教育的目的是随时提醒,打好“预防针”,增强“免疫力”,预防干部的思想、心理、道德、操守“生病”,希望大家牢记“身边的教训”,以案为鉴,借案反思,不能心不在焉当“看客”,错把警示当“故事”,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最为关键的是,要通过每一次警示教育,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最大程度的教育保护我们的干部,防止大家从“好干部”到“阶下囚”,实现“惩治极少数”与“管住大多数”的有机结合。
二、围绕初心中心,以案为鉴对照自查
我在县委全会、纪委全会上多次讲过,要以案为鉴,用身边人和身边事对照找差距、补短板。今天通报的这些典型案例,以前在各种场合我也讲过,时刻都在提醒大家,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当前,大部分同志都做到了,但仍有少部分同志不知止,就拿违反禁酒令问题来说,2018年至2020年期间,全县共查处公职人员违反禁酒令案件x件x人,其中,2018年x件x人,占x%,2019年x件x人,占x%,2020年x件x人,占x%。同志们,我们三令五申强调禁酒令,但依然挡不住少数干部工作日违规饮酒问题。还有就是在产业扶贫方面,国家对产业扶贫项目的投入越来越大,资金越来越多,但套骗、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扶贫产业项目资金等腐败问题仍时有发生。我县2019年立案x件x人,2020年立案x件x人,移送公安处置x件x人。
结合刚才x同志通报的典型案例,大家认真对照想一想、问一问,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里?
一是问问“两个维护”落到实处没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既是根本政治任务,也是根本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有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履职尽责,才能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这一点,大多数党员干部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成效大家有目共睹。但少数干部纪律涣散,不知敬畏,顶风违纪,将禁酒令当成摆设,置之不理。去年3月份,xx人违规饮酒,导致当天研判会议不能正常召开。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重大民生工程,容不得有半点懈怠,来不得半点糊涂。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警示教育片廉政心得体会总结 廉洁教育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