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阳抗击疫情美篇范文汇总 疫情防控安阳(8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安阳抗击疫情美篇范文汇总一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殷墟参观游览。

这里曾经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中晚期的一处都城遗址。距今天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了。公元前1300年左右,商朝的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现在山东的曲阜,古称奄,迁到了我们安阳小屯村,当时这里称为殷。在这片土地上建起了商王朝的都城,历时255年,共传位8代12王。所以盘庚迁殷以后的商朝又称为殷朝或殷商。直至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帅军伐纣灭商。这座曾经辉煌了二百多年的商王朝的都城,逐渐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到了近代,一个偶然的发现,引出了“一片甲骨惊世界”的恢宏乐章。中国乃至全世界所有的教科书上,都这样无可争议地记载着:公元1899年秋,在中国河南安阳西郊一个被称为“小屯”的村子里,发现了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的文字——甲骨文。经过近百年的考古发掘,这座沉睡了三千多年的古代都城重新展示在了我们面前。为我们今天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殷墟,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

甲骨文发现地:殷墟首先是以出土甲骨文而闻名于世的。可以说没有甲骨文的发现,就没有殷墟的发现。那么甲骨文是怎么发现的呢?这就要从奇怪的“龙骨”谈起了。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小屯村民在田里耕作,时常有一些龟甲和兽骨之类的东西从土中冒出来。起初,人们并不太在意,也就随手丢弃了。不过有时候会有大批的甲骨出土,有的村民就会把它们整车拉回家中,填塞枯井。中国传统的中医中药中有一味药叫做“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或牙齿的化石,实际上从哪儿能弄这么多的龙骨用来入药呢?于是药铺大都以古骨充之,不论人骨还是兽骨,统统拿来冒充。研成粉末,作刀创药用。当时像这样的兽骨卖到几文钱一斤。于是,村民就开始将甲骨带到中药铺里出售了。当时,谁也不知道这几文钱一斤的“龙骨”,就是殷代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由于人们不认识它,不知道有多少甲骨片就这样被当作 “龙骨”毁掉了。直至光绪24年(1899年),当时任清王朝国子监祭酒的内阁学士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在北京武门外菜市场的达仁堂药铺抓药,在中药“龙骨”上面发现刻有字迹,并认定甲骨是殷商遗物。这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光和甲骨的复见天日。这也是郭沫若先生的诗句“一片甲骨惊世界”的由来。

大门:我们看到的这扇大门,是根据甲骨文中的“门”字仿建设计的。整扇大门是由甲骨文中的3个“门”字组成的。门额题名“殷墟博物苑”5个大字,是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周谷城老先生题写的。门两侧的浮雕图案,是根据1976年妇好墓中出土的龙形玉玦,放大仿制而成。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早期龙的形象之一。叫做夔龙。好,下面就让我们穿过这道甲骨之门,走进历史,走进殷墟。

司母戊鼎:这就是1939年在王陵区出土的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世界青铜器之最。这是司母戊鼎放大一倍的复制件。堪称青铜时代的巨无霸,不仅造型美观,花纹绚丽,他所隐含的政治意义更耐人寻味。鼎腹内壁上铸有“司母戊”三字,故被世人称为:“司母戊大鼎”。专家认为,此鼎可能是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亲 “戊”而铸造的。真品现存放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大鼎重875公斤,这么大的铜鼎,不仅

安阳抗击疫情美篇范文汇总 疫情防控安阳(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