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提速技巧心得体会简短 如何提高农业效率(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农业科技提速技巧心得体会简短一
一、强化思想作风建设,推进党建工作。
支部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以集中学习和自觉学习相结合,完善“每月一学”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集中学习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关于改进机关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和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责任分解。根据局党工委要求落实好《建立党政领导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按要求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党员落实好“四访”对接制度。支部每名党员确定了一个村或者农业经营主体做为联系点,积极做好与科技入户示范村的对接服务。按期缴纳党费,严格按照中组部要求使用和管理党费。按要求做好党建信息和调研工作,及时上报各类党建信息和调研文章。
二、扎实开展进社区活动,严格组织生活。
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展两个月以来,支部党员每人认领1个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和岗位,内容涉及政策法规、环境保护、文明创建、公益事业、青少年教育、社区稳定、困难群众帮扶等社区工作。先后组织党员参加泥塘社区开展的“图书换绿植”等活动,卫生整治清扫3次,开展政策法规辅导2场,赠送农业技术科技图书300余册,接受咨询500余人次,协调解决邻里纠纷2起。结合“四解四促”、“十百千万”走访、“双体验、双联动、双满意”活动、“牵手行动”等活动,组织在职党员利用业余时间到社区经常性地开展共建活动。
三、抓好教育环节,开展纪念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支部认真把握每个环节和步骤,将教育活动做扎实、做到位。组织集中学习4次,完成了规定的学习内容和书目,邀请专家专题辅导1场,主要领导1次上党课,观看了《焦裕禄》纪录片,2次召开学习交流会。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重点是听取基层服务对象的意见。通过各种渠道共征求到意见和建议8条,;召开座谈会2场,积极开展“双联动双体验”活动;参加“十百千万”走访300多户群众;开展谈心谈话31人次。认真贯彻第一批活动中的10个即知即改制度规定、“1 10”改进作风长效机制文件,结合区委53个制度建设计划,提出了24项整改落实和专项整治,内容涉及加强班子建设、强化为人民服务、严格制度规范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等10项具体、可量化、操作性强的制度计划。基本完成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的各项工作,教育实践活动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明显。同时组织党员开展了红色教育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七一前夕,局党工委召开座谈会对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机关支部共有两名同志被表彰为作秀党务工作者,三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四、严格党员发展,加强教育管理。
按照党员发展程序,今年机关支部暂无积极分子申报。支部定期组织党员收看电教片,今年组织开展了2次专题宣传教育,播放了《习近平在兰考的重要讲话》、《东升工作室关于机关作风建设问题拷问》、《蜕变与悔悟》、《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系列专题片》、《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20个认识误区》等15部电教片,收视率高于85%。参加基层支部委员培训2次。参加局党工委组织的党员观摩现代农业等各项集体教育活动2次。对支部下属31名党员组织关系进行梳理,积极做好党员统计工作。
最新农业科技提速技巧心得体会简短二
一年来,在县农业局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全乡上下围绕年初既定的产业思路为主题,以“粮食增产、结构调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服务,使我乡农业生产得以稳步发展。现结合我乡实际,总结农业工作如下:
一、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夯实农业基础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调大规模,调优结构,调新品种,调精技术,调宽服务。
(一)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经济收益。全乡的主导经济仍为农业产业,但经济重心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今年水稻种植面积228亩;马铃薯种植面积4025亩;玉米2850亩,大豆550亩,药材1750亩;发展萝卜、白菜、莲花白为主的高山反季蔬菜1500亩。
(二)引进先进技术,种植新型品种。从县内外各地调运高产新品种,免费发放10吨“生产种薯”和53万粒原种,覆盖到全乡3个村654户,种植面积达1500亩;引进抗病性玉米种、高产洋芋种等新品种,免费下发各种种植技术资料到各农户,覆盖到全乡5个村500多户;向15户科技示范户发放价值3930元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并现场指导示范户进行科学种、养,鼓励示范户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方向,带动一方百姓走向致富之路。
(三)加快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完成45666芽“盐源早”优质核桃芽嫁接;组织乡、村三职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和乡党委班子成员到清溪乡同心村、大田乡新堰村、宜东乡长荣村,实地参观学习了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按照县产业扶贫经果林栽种方案,截至目前,已在我乡三个贫困村栽种花椒730亩,核桃863亩,苹果273亩,脆红李60亩。
(四)加强科技指导,促进农民增收。全年共办科技专栏6期,印发技术资料20000份,发放农业法规及惠农政策选篇200余册;举办2次水产果树和农业技术知识培训,培训800余人次;从县林业局、农业局请来农业技术专家深入坪安、沙坪、虫林三个贫困村指导农户进行栽种。
(五)加大监测力度,保证食品安全。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认真做好农残检测工作,按每月至少抽样20样品个的原则,对蔬菜、水果进行抽样检测,共抽去样本240个;经检测,均无不合格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达100%,确保了我乡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全乡24个专业合作社进行不定时抽查24次;节假日排查5次,节假日期间我乡主要针对有上市产品的合作社进行检查,未发现违禁药品且全乡无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对全乡5个村种养殖大户、基地进行不定时的抽查26次。
(六)持续推动产业招商。围绕产业抓招商,营造亲商、惠商、利商环境。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便捷,为大面积种植户提供网上订货、销售、以及价格对比等消息。
二、发展农村经济状况,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因工业园区发展,我乡移民工作逐步开展,导致农村人口、农业耕种面积等大幅变动。农村经济总收入为6217万元,同比增加505万元;农业收入2248万元,同比减少95万元;实现农民劳务收入1135万元,同比减少5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16元,同比增收863元。
三、畜牧业发展良好,促进农民增收
因地制宜以大户带动散户发展的方式,引导群众做大做强畜牧;全乡生猪存栏1440头,出栏3920头;牛存栏550头,出栏380头;羊存栏5580只,出栏1820只;小家禽存栏3820只,出栏2680只;抓好春季、秋季防疫工作,防疫率100%。
四、完成惠民工程,为民办实事
全乡在调整种植结构的基础上,在保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同时,按时按质完成了国家惠民政策工程。
1、完成粮食直补面积4076亩,补贴金额55.02万元。
2、完成玉米良种补贴3485亩、水稻良种补贴210亩、玉米覆膜补贴3628亩。
3、完成种植业投保续保工作,玉米投保参保2168亩;马铃薯投保续保面积为4450亩。多方协调,帮助全乡384户玉米受风灾影响农户及时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为农户挽回16.8万元经济损失。
4、巩固退耕还林面积6026.068亩,林业投保参保51008亩;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将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到实处,确保了辖区内安全。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多,工作做的还不够细致完善等。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在,未来的一年里,我将着里于农业种植的技术、机械化的使用、新型品种的引进等方面,一如既往的做好服务三农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好务。
最新农业科技提速技巧心得体会简短三
全面停止主伐后,我们合理的利用铁力局24万亩土地,紧密联系农业多种经营战线实际,积极研究、探索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建设,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增效、职工增收。
一、注重实效,深化结构调整
一是结构调整。20__年种植大豆189,000亩,玉米29,000亩。扩大旱改水规模,新增水田600亩,全局水田面积达到21,575亩。积极推进矮高梁种植,达到6660亩。扩大返魂草种植面积3__亩,达到3000亩。新增种植品种红小豆2550亩。利用马永顺林场地理优势,新建26600平方米有机食品采摘大棚,现已投入使用。
二是积极发展新品种北关农场新建水稻育秧大棚30栋,增加水稻秧苗质量。《利用伐区木桩栽培松杉灵芝项目》被列为伊春科技计划项目,获得项目款8万元。现在九连林场、西北河营林所已经购买菌种,正在养菌阶段。三是引进玉米新品种。今年引进先锋38p05,先达203,这两个品种从品质和饱满程度都值得推广。
二、突出职能,稳步发展特色种养及加工业
畜牧产业20__年稳中有升。截止目前,全面野猪养殖1885头,野鸡0.2万只,养蜂4250箱。现有野猪规模养殖场两处,分别位于铁力林业局红旗营林所和茂林河林场,其中红旗野猪场现已注册为谷丰生猪饲养有限责任公司,现生猪存栏568头。森林猪规模养殖场一处,位于建设营林所,该场于20__年成立铁力市硕丰山养生态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项目有优良仔猪繁育,并在20__年被百家老字号哈尔滨大众肉联食品有限公司认定为该公司第一家生态猪养殖基地,注册“益灵”商标和“有机”食品标识。另外,冷水鱼养殖水面252亩,其中初具规模的为忠宝林蛙养殖专业合作社。
三、狠抓管理,巩固扩大北药业
几年来,我们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把大力发展北药产业为经济转型切入点之一,积极引导种植户发展适销对路、适宜生长的地产药材。截止目前,种植北药17500亩,其中平贝种植9900亩,五味子种植4600亩,返魂草种植3000亩,栽培松杉灵芝8000袋(其中20__袋棚内栽培)。野生药材改培77400亩,其中五味子改培42010亩,刺五加改培34190亩,穿山龙改培1200亩。五味子年产量300吨(干品),平贝年产量300吨(干品),野生药材采集640吨。
四、积极构建现代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我们充分发挥松涛集团公司这一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对现有企业加以规范引导,采取出售、买断、转让等方式,使其逐步向松涛集团公司靠拢。先后共建立种植加工企业6个,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条,使其成为调整种植结构的强大引擎。
二是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整合北药产品品牌,加大名、优、新、特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北药产品的品位和档次,增加市场竞争能力。近年来,松涛公司开发生产的刺五加保健茶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健”字号产品,列入保健产品系列;平贝产品注册的“清溪沟”、“宇贝”等商标,已使我局的平贝闻名省内外,这些都为优化种植结构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三是
农业科技提速技巧心得体会简短 如何提高农业效率(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