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递进课程构建心得体会简短 德育原理课程感想(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德育递进课程构建心得体会简短一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任职以来,自己始终明确职责、摆正位置。积极协助主管校长搞好学校管理,抓好德育工作和教育科研工作,使工作稳妥有序地开展。本年度完成的主要工作:
1、德育工作。由于在新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强化了德育常规管理,使学校的校园环境、室内环境、校园文化、学生基础文明素质得以改进和提高。
学校主要开展了如下德育活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教育无 界、爱心无界捐资助学活动和向地震灾区捐款活动;9月份,民族精神教育月系列活动,召开了“欢乐金秋颂祖国”主题大队会。
“十要十不要”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十要十不要”中队会评比活动;继续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对德育校本教材进行了增补,由10课增加到16课,23000多字。文明学生、优秀学生、优秀班级和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活动;童眼看辽宁征文活动;纪念沈阳解放60周年征文活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假期实践活动;完成了学生品德评定工作。进行了安全教育和综合治理工作。会同体卫艺处进行了食品卫生宣传周和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组织班主任培训16次。参加了市区组织的德育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完成了全乡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调查统计工作,贫困生的调查摸底和资料上报工作,使部分贫困学生得到了资助。
2、教育科研工作。开展了中央教科所《和谐德育》实验课题的申报开题工作;继续开展了省级家长学校实验校的研究工作。解答了教师业务的咨询。完成了学校《20__年教育年鉴》的编写工作。
3、对外宣传工作。完成了_工作,共发表信息40余条,论文4篇,调查报告1篇,校本教材1篇,学生作品15篇。出版《德育月报》6期并在市中_发表。红领巾广播站定期播音,少先队板报及时更换。为学校社会形象的改善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4、政务公开工作。及时上传和更新了沈北新区政府信息公开网中我校网页的相关内容,达5万字以上,130余条文件和信息。校务公开板报的内容及时更新。
5、领导交办工作。为德育科完成了《沈北新区传统美德示范区创建方案》的起草工作,长达14000多字。完成了沈阳市中小_我区材料的整理和起草工作。完成了沈阳市文明学生名单的汇总上报工作和其它任务。
完成了学校领导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工作成绩。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丰田)生态环保日志大赛组织奖,区寒假工作先进单位;本人被评为沈阳市社区教育先进个人;学生获得省区市征文奖励10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到中心小学工作以来,自己对学校的德育和自身工作情况一直在不断的反思。不足之外,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改进。
由于自己的工作要面对教育局德育科、青教办、行政办(政务公开办)、贫困学生资助中心和教育基金会,教师学校教育科研室、德育研究室、教育学会、教育志办公室(校志办)等9个部门,处理业务性事务耗时较多,难免顾此失彼。今后要加强自身管理,协调好德育处的工作关系,继续提高工作效率。
克服学校在硬件方面的客观困难,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继续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为核心,强化德育特色,与安全保卫处、体卫艺处密切配合,努力使我校成为学生文明、校园整洁、教师舒心、环境安全的农村小学。
2022德育递进课程构建心得体会简短二
>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英语教育教学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相结合,能够提升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本文探讨了德育教育的渗透意义,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方法,希望能够对高校德育教育提供帮助。
>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方法
1.加强德育渗透,是全方位育人的需要。加强大学生德育渗透,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道德义务,通过学校引导和个人实践,不断提升个人素养,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一门公共课程,通过这一课程,加强德育渗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了路径,也是落实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
2.加强德育渗透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石。长期以来,高校一直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特别是高职院校,其培养目标直指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高校培养的是人才,要求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少德育这一内容,势必导致学生失去了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不再重视道德和规范的重要性,一个没有价值观、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近年来发生在高校校园里的一系列学生伤亡事件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的短板。因此,应站在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角度理解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3.加强德育渗透是高校教书和育人的统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进行了认真研判,提出了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这充分体现了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如同人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德育教育也体现在人成长的各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思想就是学生在家庭教育里学到的。高校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如果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没有贯彻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首的方针,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到位,“育人”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贯彻落实高校育人目标就是要将德育融入到大学生各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方而。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强调德育的渗透就是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1.大学英语课程本身的特点为德育渗透提供了条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而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提到“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进行德育教育具有政策性依据。另外,大学英语是高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受众面广,课时量多,师生接触机会多,如果教师能利用这些课程特点,加强英语课堂的德育渗透,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英语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德育又面临着新的问题。例如,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低,特别是当前的网络新媒体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便利,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跟不上学生的步伐也成为事实。另外,作为大学生德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也不理想。不能适应新形势学生的学习特点,不能很好研究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相脱离,不能很好回答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导致这一主渠道教育收效甚微。此外,随着我国改革不断深入,各类社会思潮涌动,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也受到较大影响,给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不同程度存在于大学生当中。针对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出现的问题,全方位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迫在眉睫。因此,通过英语课堂教学加强德育渗透,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机会。
1.发挥任课教师言传身教的优势,提高德育的渗透效果。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形式,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崇拜和模仿教师也是学生时期常见的行为。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用丰富的专业知识传授本业,让学生学到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用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要对学生言传身教,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以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这就需要教师本人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展现一名人民教师的风范,在教书育人、待人接物等方面做出示范,逐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2.在英语教学写作中适时渗透德育教育。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施德育渗透的重要机会。通过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体现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作文教学也是实现“文道结合”的综合训练过程,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写作教学的机会,加强学生感受生活和发现生活的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理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再加上适当地点拨、渗透德育,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透过事物的表象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3.课外阅读中适时渗透德育教育。阅读是人生的好习惯。读书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还可以陶冶学生的精神。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德育素材,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要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有意识地扩散、迁移、传递给教育对象,使之在有意无意中接受。当然,还要注意认真研究和准确地把握英语学科特点,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姚凤华.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2).
[2]黄琪.谈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时代教育,2015(20).
[3]陈慧.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16(08).
2022德育递进课程构建心得体会简短三
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德育工作会精神,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加强细节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为手段,力求在德育实效性方面有所突破,提出“让德育走进孩子心灵,让学生文明、快乐的成长”的德育理念,努力构建充满教育理性和教育智慧,体现理解和尊重的、具有我校特点的德育,坚持贴近实际、体验为主、全员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师德教育为保证,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深化少先队活动,以活动促发展,在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加强德育常规管理和德育队伍建设,调动校内育人积极性,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推进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1、加强师德规范教育。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要逐步健全完善制度,不断充实师德教育内容,通过教育引导、学习培训和考核奖惩等形式,加强师德建设,让每一位教师做到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时为师,处处为表,积极引导教师确立“严谨教学、敬业爱岗、乐业爱生、甘于奉献、廉洁从教”的优良作风。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优秀班主任及优秀班集体评比表彰活动,采取理
德育递进课程构建心得体会简短 德育原理课程感想(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