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盘识别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盘中餐教学反思(五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餐盘识别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
由于各种原因,高校食堂一直都是浪费食物的重灾区,大学生“舌尖上的浪费”令人吃惊。据一项针对北京部分大学餐后剩菜剩饭情况的调查表明,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①长期以来大学校园的浪费行为,不仅增加了大学生的家庭负担,也不利于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而践行“光盘行动”,以集体之力来改变高校食堂浪费严重的现状,将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0xx年5月,我们联合长沙医学院的后勤处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对长沙医学院大学生的“光盘”情况开展调研。此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1份,回收率为95.5%,其中有效问卷185份,占回收问卷的96.9%。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餐盘的基本情况
2.1.1 大学生“光盘”人数不多,浪费现象严重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学生铺张浪费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②调查显示,当问到“你身边的食物浪费现象严重吗时”,有67.6%的同学选择“极普遍”;当问到“是否每餐做到‘光盘’时”,只有16.2%的学生选择了“做到”。
通过访谈还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心情和饮食习惯对粮食随意的浪费,对“光盘行动”认识较为肤浅和模糊,浪费粮食的的感性成分高于理性成分。长沙医学院调查数据显示,真正自我践行“光盘行动”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小,全校2万多名学生,真正做到“餐餐光盘”的大学生仅有120名左右,约占全校学生比例的0.6%。
2.1.2 大学生光盘意识程度不深,节约意识较浅
“光盘行动”作为一种节约的良好行动与习惯,大学生对其却不甚了解,并表现出出人意料的冷漠。大部分同学不会主动寻求对“光盘行动”的了解,仅仅是通过电视、新闻、广告知道有这个行动而已。调查显示,问及对浪费食物的看法时,46%的学生表示“想浪费就浪费,很正常的现象”;当问到“是否想过采取行动节约粮食”时,有86.7%的同学选择“否”。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节约意识不强。
2.2 大学生对“光盘行动”的态度
大学生作为中国的一大群体,在节约粮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调查了“是否认为现在推行‘光盘’行动是必要的”,但41.6%的学生选择了“可有可无”,29.2%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必要”;问到“对‘光盘’行动所持的态度是怎样的”,48.6%的学生选择了“有意义,但不会主动有所行动”,24.3%的学生选择了“跟随大众,不强求”,这说明大学生缺乏“光盘”的实际行动。
2.3 影响大学生“光盘”的因素
在食堂就餐的学生里,剩菜剩饭的现象相当可观。对于剩菜剩饭的原因,同学们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58.4% 的同学因为“饭菜不合口味、难以下咽”,饭菜的色香味成为学生浪费粮食的主要原因;15.1% 的同学错估饭量,“打得太多了,吃不下”;14.1 % 的同学因为“想减肥不能吃太多”;11.4% 的同学认为“伙食糟糕”,“每天都是那几样菜”,食堂的饭菜种类也导致了学生不“光盘”的“借口”;还有2% 的同学表示自己有“剩碗底”的习惯。
3 大学生“光盘行动”的效果
3.1 “光盘行动”初见成效
调查结果显示,“光盘行动”的广泛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85.4% 的同学表示“对‘光盘行动’有所了解”,知道学校在进行光盘活动,90%的同学表示他们会努力“光盘”,“毕竟粮食来之不易”,76.3% 的同学认为通过“光盘行动”的宣传,大学生更加珍惜粮食,节约意识有所提高。课题组成员通过对用餐时段的观察发现,“光盘”率总体有所提高,食堂剩菜剩饭回收量减少了40%左右。 3.2 “光盘”尚未成功, 同学仍需努力
但在践行的过程中,“光盘行动”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浪费食物的现象虽有所改善,但中餐和晚餐时段依然比较严重;真正做到光盘的更多的是参加“光盘行动”的志愿者。餐具回收处
餐盘识别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盘中餐教学反思(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