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参观四史场馆心得体会及感悟 参观四史场馆心得体会及感悟作文(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参观四史场馆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第一,从环境角度来说,“某某”厂从外部角度来看,整体规划整洁、布局合理,进入厂房内部,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机床以及干净明亮的,环境对工人的影响是直接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工人不论是心情,还是工作积极性明显的会得到提升,从个人也间接的影响工作效率,对提高工作产量、质量,对工厂的效益的提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二,从机械的维护与养护的角度来看,“某某”厂有着一套完整的维护养护措施,从而对每台机械的保养与维护做的更彻底,“生产工具代表生产力”,有先进的生产工具必然会带来先进的的生产力,而良好的机械维修与养护,正是保证生产工具正常使用的前提!这就是为什么“某某”厂的机床“用起来更加顺手”的原因所在。

第三,从工厂职工管理方面来讲,该厂的管理规范全面,对方方面面的事项都有明确细致的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职工准则的规范化,既有利于管理,又有利于工厂的发扬壮大,而管理职工的办法就是对职工进行规范化的教育,提高职工的规则意识,奖罚分明,提高职工积极性,也正如上文所述的更有利于工厂的发扬壮大!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职工素质,人是工作的主体,也是工作管理的对象,上述所说的所有角度,归根结底都是作用于人,而关系工厂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还是人!没有良好的职工素质何来良好的环境?再好的环境无人去维持与保护也是无用;没有良好的职工素质,再好的机床不会使用也是徒劳;没有良好的职工素质再好的机床不去正确的养护,也将会成为一堆废铁;没有良好的职工素质,再规范的条例不去遵守,也是一纸空文!总而言之,职工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工厂各个方面更关系到工厂的兴衰!学会万事“以人为本”的态度,把提高职工素质与道德修养相结合是工厂向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

不断的在学习中成长,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充实了生活,生活给了学习者更多的经验!

总之,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里,要想在困难中生存,并且“屹立不倒”,必须牢记在困难中求生存,在艰苦中求发展的不灭信念,用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去面对、接受和适应这纷繁复杂的新社会。社会需要前进也必定前进,历史证明了,先进的、科学的事物必将战胜陈旧与迂腐,生存与发展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描写参观四史场馆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伴着微风清爽的吹拂,我们花都工学结合基地300多名同学在学生部领导和辅导员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来到了伟大革命家洪秀全的故居所在地,进行参观和学习。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曲折而辉煌的历史,伟大的历史创造者以及革命前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学习我国的历史以及先辈们的革命精神,这成为了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洪秀全是近代中国的农民运动领袖,也是最早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之一,他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对中国封建统治和西方资本侵略者的农民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故居洪秀全曾写下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和《百正歌》等革命文献,号召人们为实现“天下一家,分享太平”的理想而斗争,为指导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洪秀全故居的所在地,是洪秀全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大抪村,占地面积25000平方来。官禄抪过去是一条穷村,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官禄抪,官禄抪,食粥送薯芋;乌蝇咬饭粒,追到新街渡。”这首民谣,正是当地农民贫苦生活的写照。洪秀全的长子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此出生。故居在清军“诛九族”时被烧毁,1959年经考古挖掘,在原墙基上复原,1998年曾维修过。

一踏进洪秀全故居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洪秀全铜像。该像是由著名雕塑家梁明诚设计、制作,于2005年12月12日落成的。像高3米,以青铜浇铸;基高1.5米,用红砂岩制作。洪秀全铜像昂首朝东,手按剑柄,英姿飒爽,表现了洪秀全反清起义的决心。

故居大门的左边是“书房阁”——官禄抪的村塾,清军“诛九族”时已被焚毁,现在的建筑是1959年根据文物考古资料复原的,1998年曾维修过。洪秀全7岁在此读书,勤奋好学,“五、六年间,即能诵读四书五经、孝经及古文多篇,其他更自读中国历史及奇异书籍,均能一目了然,读书未几即得其业师及家庭之称许。”后因家贫失学,随父兄耕种,到18岁时又被聘为该村塾师,任教于“书房阁”。

站在书房阁的门前一眼望去,是一口大池塘,这口半月形的鱼塘非常奇妙,不仅能把官禄抪村貌整个倒映出来,还可以看到远离村子10里外的丫髻山的倒影。

洪秀全故居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立在池塘边的那棵奇妙的龙眼树。这棵形状奇特的龙眼树,是洪秀全青少年时期亲手种植的,距今已有170多年了。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参观四史场馆心得体会及感悟 参观四史场馆心得体会及感悟作文(六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