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聋哑儿童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关爱聋哑儿童活动总结(五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关爱聋哑儿童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关于关爱聋哑儿童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1、扶残助残,有你有我。
2、提供保障与服务情系农村贫困残疾人。
3、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4、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提高认识,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5、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6、残疾人是我们中的一员。
7、我们要帮助残疾人。
8、当别人感到幸福你同样是幸福的。
9、你我同在一个蓝天下,共享一片蓝天。
11、伸出你的手,让别人幸福。
12、关爱残疾人转至,献出一份爱。
13、走进残疾人家庭,关心残疾人劳动生活。
14、弘扬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促进全社会更加理解、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
15、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16、帮扶贫困残疾人共享社会关爱阳光。
17、支持残疾人事业。
18、倡导助残风尚构建和谐社会。
19、把温暖送进每一户贫困残疾人家庭。
21、情系残疾兄弟姐妹,奉献一份诚挚爱心。
22、扶残助残,有你有我。
23、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24、
关爱聋哑儿童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关爱聋哑儿童活动总结(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