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师读文章心得体会实用 教师如何阅读心得体会(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教师读文章心得体会实用一

教师说话时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的心灵或多或少地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所以,我们平时与幼儿说话时应尽量注意保护孩子的“面子”。

小班的幼儿偶尔尿裤子是很正常的,但有些孩子尿了裤子不愿意告诉老师,怕老师说:“你怎么会尿裤子?”这样一说,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就会笑话自己尿了裤子,被大家笑话多没“面子”呀,只有自己忍着。如果我们能多为孩子考虑一下,照顾孩子的感受,蹲下来亲切地、轻声地说一句:“没关系,我们悄悄地去休息室换上干净的裤子。放心吧,我会替你保密的,小朋友们不会发现的。”我想这样孩子们就不会有顾虑了,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

平等交谈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说这样的话,“请坐好”、“请你跟我这样做”等等。在这里教师是作为指挥者的身份出现的。而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教师应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应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幼儿的活动,支持幼儿的探索。比如,当幼儿不愿意帮老师收玩具时,我们可以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以此来得到幼儿的帮助,锻炼幼儿,而不能以命令的口气说:“快点,帮老师收玩具!”;当幼儿在美工角活动时,为了防止幼儿乱扔纸屑,我们可以委婉地提醒幼儿:“你们需要一个垃圾筐吗?”这样幼儿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要把纸屑扔到垃圾筐里,而不能扔在地上,但如果直接说:“不许把纸扔在地上。”则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应常说,“你好”、“请”、“没关系”、“能不能”、“我们一起来好吗?”、“你说应该怎样呢?”、“你先试试看,如果需要帮忙就叫我。”、“你可以帮我一下吗?”等等。

因人用语

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比如,对性格不同的幼儿,语言的使用就应不同:比较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更多地采用亲切地语调,关怀地语气对他们说话,以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要有耐心,在语速上要适当地放慢一些;对脾气较急的孩子,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的急躁情绪得以缓和。再如,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要多使用些儿童化、拟人化的语言,将一些无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来吸引幼儿的注意;而对于略大一些的中大班幼儿则要注意语言的坚定和亲切,使幼儿感到老师的话是经过思考的,不是随随便便说的,是值得听的。总之,对不同的幼儿,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因人用语,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趣”化——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

有一次午饭时,孩子们很吵,于是我说:“咦,我们教室里什么时候飞进来那么多小蜜蜂,嗡嗡嗡嗡的,多吵呀!我们快把它们请出去,别打扰我们吃饭了。”孩子们听了都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便安静下来吃饭了。这就是富有趣味性语言的魅力。此外,生动形象的语言还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把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地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学习。如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讲故事的语言就应该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比如用又粗又涩的声音扮演鸭爸爸;用恶狠狠的腔调演绎大灰狼;用阴郁沉闷的怪声表现老巫婆等等,这样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就把幼儿带入了童话世界,之后的交流、教学也会进行得顺利且充满活力。

最新教师读文章心得体会实用二

1.构建学校与德育基地合作互动工作机制的研究

2.学校德育校本资源综合应用的研究与实践

3.苏教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道德审视

4.论学校教育中的选择性尊重

5.品德课教材中公民宪法义务的文本研究

6.小学公民教育实践研究

7.用冰山理论指导工学结合实践

8.以社会实践为德育载体的可操作研究

9.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研究

10.学校德育空间研究

11.苏北农村留守初中生学校生活幸福感的个案研究

12.“校本德育”的内涵研究与实践探索

13.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内容与途径探析

14.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15.学校心理团训的尝试与反思

16.全员德育中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教育职能研究

17.关怀理论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18.儿童同情丧失与学校教育

19.非连续性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维度

20.课外体育俱乐部--职校“问题学生”转化的有效阵地

2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消费教育研究

22.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

23.青少年道德发展环境的研究

24.文化转型:高职院校技术文化的构建

25.中职生异性交往中的问题及对策

26.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

27.课程内涵及在德育中的方式研究

28.赏识教育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9.网络德育活动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30.高职院校新生和毕业生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31.德育与学校网络生活切入点的研究与实践

32.舍勒人格思想研究及其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

33.教育中的国家主义及其道德后果

34.人本德育:一种新的学校德育范式

35.满园春色更待绿叶衬

36.试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37.对近三年来“upi”量表普查中“想轻生”新生的分析报告

38.“公共参与的限度”公约下的班级公共生活建构

39.构建和谐德育的思考与实践

40.新疆维吾尔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

41.新课程背景下的全员德育研究与实践

42.家庭教育成功模式创建与推广研究

43.重拾节俭教育

44.中职生“文化休克”症探因及消解对策

45.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46.社会化视野下的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

47.职业学校和谐班级建设的几点思考

4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分析

49.终身道德学习:道德人的培养路径初探

50.论“公共人”的培育

51.浅议如何处理和避免学生“不尊敬”事件

52.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

53.道德视角下农村儿童闲暇生活的质化研究--以新乡a小学中高段学生为例

5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55.学校里的病态竞争与道德教育

56.影响教师进行学科德育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

57.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思考

58.校园网络阵地建设与管理研究

59.生活化德育的研究与实践

60.从心育入手,抓好职校新生入学教育

61.以绘本为媒介实施品格教育的行动研究

62.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品德培育

63.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模式的研究

64.公民教育视野下的小学班会研究

65.新时期社区教育有效模式探索

66.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研究

67.对话式德育课堂的研究以“品德与生活”课堂为例

68.“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69.让游戏替你说话

70.学校心理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71.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教育探析

72.儿童休闲的缺失与弥补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分析

73.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德育功能的研究与探索

74.用认知行为理论指导问题学生的转变工作

75.中职学生习得无助状态的成因表现及教育对策初探

76.分数崇拜与学校德育

77.道德教育方法,途径年级层次探索

78.和谐校园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理性思考

79.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80.小学品德教师专业认同的个案叙事研究

最新教师读文章心得体会实用三

本学期一开学,我校就开展师德师风学习,学习活动一直延续至今,烽火燎原,照亮了我的心田。通过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教师的职责、人格等无所不在誓词中的字里行间一一再现,作为教师,在感到光荣的同时,也感到了肩负的使命,一代品学兼优的学生,才是祖国未来繁荣强盛的希望。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不断学习,敬业爱岗,关爱学生,勇于创新,势在必行。

誓词中“勇于创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加强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学校教育虽说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教学中有所创新。

教师的责任是传授知识给学生和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靠教师自身感染出来的。教学中依赖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所以教师言行肢体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教师只有修身立德,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和人格魅力,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权威。学生才会以你为榜样,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长此以往,思想端正,品德高尚。

师生间心灵的沟通,是在于教师感情上的熏陶。在教育教学过程

教师读文章心得体会实用 教师如何阅读心得体会(7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