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百年微党课心得体会及感悟 微党课观看感想(六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观看百年微党课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
1、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居里夫人的演讲录像。
2、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端庄、漂亮的女士是谁吗?(居里夫人)
3、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经定格于同学们的头脑中,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
4、请几名学生自由发言。
二、编写习作提纲,试写居里夫人
1、通过交流,同学们对居里夫人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现在如果让你来写居里夫人,你打算写些什么内容、怎样去写?请同学们快速构思,列出写作提纲。
2、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作文思路。
3、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内进行交流。
三、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思路
1、结合学生的作文思路进行简单小结。
2、同样是写居里夫人,我们看看作者梁衡在纪念居里夫人逝世100周年时创作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怎样写的。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18课(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认读生字新词。
5、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6、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写了有关居里夫人的哪些内容。
7、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
四、细读探究课文,理解“美丽”内涵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请从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根据学生的发言,机动教学。教师边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有关语段,深入理解“美丽”的内涵。
(1)外表美。重点品读下面语句。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引导学生理解“定格”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这句话。
(2)内在美。相机出示有关语句。
①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执著的探究精神。
②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体会居里夫人执著的信念与追求。
③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从这两段话中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的巨大贡献及其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④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一心想着人类的科学事业,视名利如粪土。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居里夫人最美的地方。
五、回读通览课文,理解题目含义
1、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结合课文谈一谈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
2、小结:外在的美是短暂的、易逝的,只有内在的美才会是永恒的,不变的。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更重要的表现在她那坚定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薄名利的人格魅力上。所以,她的美丽才会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才会跨越百年,甚至是永远。
六、自主完成作业,课外拓展阅读
1、写会本课生字新词,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2、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原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新词,回顾课文内容
1、听写下面词语:
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
2、同桌互查,自我改正,教师指导普遍存在问题。
3、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二、互相质疑解疑,深入探究文本
1、请同学们再来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是否还有不懂的问题,在课文中作出标记。
2、提出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与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3、共同探究:具备怎样的品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此处可补充阅读玛丽·居里《我的信念》一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三、欣赏品析课文,感悟表达方法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特别好,作出标注。
2、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说明理由,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教师相机出示有关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特点。
3、上节课老师让大家试写居里夫人,列出写作提纲,现在对照你的提纲,想一想这篇课文在布局谋篇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4、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作者选取了居里夫人人生中具有典型性的片段, 由表及里,应用多种手法对居里夫人的形象、人格及心灵、精神进行了盛赞,使居里夫人的形象跃然纸上,熠熠生辉。作者的写作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进行随文练笔,提升内心感受
1、下面让我们也拿起笔来,把你心中对居里夫人的赞美之词写下来。
2、读一读刚才写下来的对居里夫人的赞美之词,共同赏评。
五、课外拓展阅读,自由进行习作
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继续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写一篇有关居里夫人的短文,可以按照原来拟定的提纲写,也可以结合自己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和爱因斯坦写的《悼念玛丽·居里》后所受到的启发,重新构思并完成作文。
2、搜集其他一些科学家、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仿照《跨越百年的美丽》写一写你心目中最崇敬的一位科学家或历史文化名人。
主题观看百年微党课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20xx年和20xx年,有两个特殊的地方,分别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结束后,作政治宣示的见证场所。
第一个地方,是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国家博物馆。按照传统文化左祖右社建筑规制,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左右对望。左边是历史,右边是现实;左边记载初心和使命,右边擘画着创新与未来。
20xx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刚刚半个月,习近平同志便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在这里陈列的复兴之路展览。
驻足凝望一幅幅历史画卷,习近平同志抚今追昔,感慨万千,随即为近代中国人民的奋斗,添上画龙点睛的一笔。他说: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个地方,是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的那座石库门建筑,以及由此往西南方向不到100公里的嘉兴南湖上的红船。将近一个世纪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的石库门房子里召开,在南湖的红船上完成最后议程。在高楼林立的繁华大都市中,这栋两层砖木小楼显得格外地庄严肃穆;在湖水浪花的拍打下,那条红船总像是在蓄势远航。
2021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同志便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专程从北京赴上海和浙江,先后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
在中国共产党的出发地,他们回顾建党的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坚定的政治信念。习近平同志说,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毛泽东同志称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个比喻很形象,我看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红船是我们党的母亲船,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来时的路,是怎样一条路?习近平同志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瞻仰中共一大旧址时,驻足观看了一部题为《追梦》的电视短片,该片浓缩了中国共产党将近一个世纪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国家博物馆,到上海、嘉兴党的产床和母亲船,习近平同志提纲挈领地昭示出:我们从哪里来?为什么出发?走了什么路?干了什么事?现在怎样了?要到哪里去?归根结底,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的航程中,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故事的灵魂,是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故事的着眼点。
其中有三个关键词很重要:
第一个关键词,是中国梦
这个精练又精辟的概括,既浓缩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悲壮历史,又展示了21世纪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雄心壮志。它犹如画龙点睛的一笔,为走进和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推开这扇大门,走进历史的深处,你会发现,17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所追求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的内涵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经过长期努力,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将近一个世纪奋斗中遭遇的重大事件,做出的重大选择,创造的重大成就,都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息息相关,都呈现为从梦想起航到接近目标的具体过程。
第二个关键词,是中国道路
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习近平同志2021年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回头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程,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重要历史时期。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道路决定命运,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着中国梦的前进方向和实现途径,最终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迎来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做的最主要事情,就是寻路、定路、拓路。在战争年代,寻找、确立和拓展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建设时期,艰辛探索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改革时期,开拓坚持和发展完善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实现中国梦的必由
观看百年微党课心得体会及感悟 微党课观看感想(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